我想打篮球
我想打篮球
2万+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5/22
开课时间2025/03/12 - 2025/06/20
课程周期15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篮球运动属于技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项目,以其对抗性、娱乐性、简便性、锻炼性等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学篮球、打篮球、看篮球、话篮球已经成为人们业余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参与篮球运动能够有效地改善大学生的身体形态、脏器功能,全面提升身体素质。同时,篮球运动中体现出的勇敢顽强、团结协作、积极向上、沉着果敢的精神,正式人们适应社会发展所必备的意志品质。然而,绝大多数人是初学者、业余爱好者和青少年,只是碎片化、非系统的获取篮球知识和技能,他们极其渴望得到专业的篮球指导。本课程希望为他们的篮球启蒙开辟一个良好的开端。本课程遵循“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价值观、“终身学习”的教育观、“能力本位”的质量观、“过程导向”的课程观、“行为导向”的教学观,从篮球的发展历程出发,使学习者具备一定的篮球文化基础和理论认知,介绍篮球运动中常见的运动损伤、预防、处置和恢复,培养他们最基本的技战术能力,掌握基础的体能练习方法,树立科学的健身观,了解篮球基本的竞赛规则和裁判法,把他们领进奇妙的篮球世界,感受篮球带给他们的快乐和满足。如果《我想打篮球》这门开放课程经过几期教学达到了预期效果,我将会进一步深入开设《我爱打篮球》、《我为篮球痴》、《篮球无国界——双语版》等开放课程,满足不同层次篮球爱好者的需求,不断地探索和打造篮球课程教学的高深知识体系,为我国篮球运动的发展贡献自己和团队的微薄之力。

课程大纲
第一章 篮球运动的概述(2课时)
1.1篮球运动的起源、发展(1课时)
1.2篮球运动的特点与价值(1课时)
第二章 篮球运动中常见伤病的预防、处置和恢复(1课时)
2.1篮球运动中常见的伤病(0.5课时)
2.2常见伤病的提前预防、实时处置、伤后恢复(0.5课时)
第三章 篮球运动前的准备、篮球操和球性练习(2课时)
3.1篮球热身、拉伸(1课时)
3.2篮球操(0.5课时)
3.3球性练习(0.5课时)
第四章 篮球中的无球技术(2课时)
4.1移动技术(1课时):基本站立姿势、起动、急停、转身、跑、跳、变向跑、侧身跑、滑步、碎步、后撤步等。
4.2篮板球技术(1课时):前场篮板球、后场篮板球技术。
第五章 篮球中的有球技术(10课时)
5.1运球技术(2课时):高低运球、运球急停急起、换手变向运球、转身变向运球、胯下变向运球、背后变向运球等。
5.2投篮技术(2课时):双手胸前投篮、单手肩上投篮等。
5.3传接球技术(2课时):双手胸前传接球、双手头上传接球、体侧传接球、单手肩上传接球等。
5.4行进间投篮技术(2课时):急停投篮、行进间低手投篮、行进间高手投篮等。
5.5突破技术(2课时):交叉步突破、顺步突破等。
第六章 防守技术(2课时)
6.1防守有球队员、防守无球队员(1课时)
6.2抢球、打球、断球、封盖技术(1课时)
第七章 快攻攻防战术(2课时)
7.1快攻的类型和阶段(1课时)
7.2快攻的攻防策略(1课时)
第八章 进攻基础配合(4课时)
8.1传切配合(1课时)
8.2突分配合(1课时)
8.3掩护配合(1课时)
8.4策应配合(1课时)
第九章 防守基础配合(2课时)
9.1挤过、穿过、绕过、交换、延误配合(1课时)
9.2关门、夹击、补防、轮转配合(1课时)
第十章 体能训练(3课时)
10.1力量训练(0.5课时)
10.2速度训练(0.5课时)
10.3耐力训练(0.5课时)
10.4灵敏训练(0.5课时)
10.5柔韧训练(0.5课时)
10.6协调训练(0.5课时)
第十一章 篮球竞赛规则、裁判法和赛事组织编排(2课时)
11.1篮球基本规则(1课时)
11.2篮球裁判法、赛事组织编排工作(1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