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网络与优化》课程是高校本科通信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主干课程,对强化学生本专业课理论学习及移动通信工程中的实际应用起着重要的“桥梁” 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得学生能够紧密结合当今经济社会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学会如何通过有效的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建立网络模型的方法或手段,从而准确地找出影响网络质量的原因及其相互影响,进而采取参数修改、网络结构调整等技术手段,进一步优化网络性能,以确保网络系统高质量运行。本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是,从总体上讲,是以无线网络数据分析的高效性及无线网络问题定位的准确性为着眼点,通过理论学习和工程实践(如网络规划、工程建设及日常维护等)的紧密结合,不断强化学习效果。具体讲,本课程共分7章,67段视频。主要内容包括:LTE系统概述及其关键技术;网络优化流程、场景及主要测试方法;链路预算及传播模型校正、覆盖优化的主要内容;容量基础计算、影响容量的主要因素及容量优化的方式;随机接入、切换、小区选择及重选基本内容、寻呼区及切换带划分的主要原则、流程类问题定位的一般方法;功率控制的目标、无线系统中主要的功率问题及LTE系统中主要的功率控制方式;干扰的基本定义、系统内干扰和系统外干扰对网络主要影响及频谱特点。本课程内容基本涵盖了移动通信网络优化的主要基础理论和实践技术,能够为后续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增强适应移动通信网络的快速发展的能力。
本课程共32个学时,8周学习完成,每周3-5个学时,各章节学时分布参见课程大纲。
第1章 LTE系统概述
1.1 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趋势
1.2 LTE协议演进流程
1.3 LTE系统架构
1.4 LTE关键技术-频谱分布、双工模式
1.5 LTE关键技术-多址技术
1.6 LTE关键技术-多天线、ICIC
1.7 LTE物理层结构-帧结构、物理资源
1.8 LTE物理层结构-控制信道资源、导频结构
1.9 LTE物理层结构-物理信道、无线资源详细分布、物理层处理流程
1.10 天线-作用、基础定义
1.11 天线-参数
1.12 天线-覆盖关系、安装
第一章单元测验
第2章 网络优化概述
2.1 网络规划定义、流程、主要内容及指标
2.2 网络优化定义、流程、对象、基本方法
2.3 网络规划和网络优化关系及LTE网络优化特点
2.4 网络优化分析手段
2.5 基本测试方法
第二章单元测验
第3章 覆盖优化
3.1 无线传播理论-频谱划分、传播途径
3.2 无线传播理论-多径、损耗、模型
3.3 链路预算-模型、发射端EIRP计算
3.4 链路预算-接收端最小电平
3.5 链路预算(小区半径确定及计算举例)
3.6 传播模型校正-环境特点、区域类型及主要内容
3.7 传播模型校正-分类、测试方法
3.8 传播模型校正-具体校正计算
3.9 覆盖指标-覆盖需求、RSRP指标
3.10 覆盖指标-RSRQ、SINR指标
3.11 覆盖的主要问题-RSRP主导
3.12 覆盖的主要问题-信号质量主导
3.13 覆盖优化案例
第三章单元测验
第4章 容量优化
4.1 资源分配流程
4.2 吞吐量计算
4.3 业务质量保证
4.4 调度算法
4.5 容量优化-优化流程
4.6 容量优化-下行吞吐量优化
4.7 容量优化案例
第四章单元测验
第5章 流程类优化
5.1 流程类概述-状态转移说明
5.2 流程类概述-业务流程说明
5.3 接入类流程-场景及接入流程说明
5.4 接入类流程-PRACH优化
5.5 接入类流程-接入功率控制
5.6 接入类流程-接入问题分析
5.7 接入类优化案例
5.8 移动管理-切换流程及测量报告相关内容
5.9 移动管理-切换分类、实际信令
5.10 移动管理-切换带优化定义
5.11 切换问题分析
5.12 切换优化案例
5.13 小区选择和重选定义、场景及状态转移
5.14 小区选择和重选准则
5.15 小区选择和重选过程
5.16 寻呼定义、作用触发场景
5.17 DRX操作时序
5.18 寻呼优化原则
第五章单元测验
第6章 功率控制优化
6.1 功率控制定义及无线系统主要功率问题
6.2 功率控制流程-开环和闭环
6.3 功率控制流程-外环和小区间功率控制
6.4 参考信号功率
6.5 功率控制优化分析
6.6 功率控制优化案例
第六章单元测验
第7章 干扰优化
7.1 干扰定义及指标
7.2 干扰分类及说明
7.3 系统内干扰说明
7.4 系统内干扰案例
7.5 系统外干扰说明
7.6 系统外干扰案例
第七章单元测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