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字形篇
联系古代文物、历史名人、书法大家等的趣闻,介绍汉字起源的各种说法,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的发展过程与特点。联系先民思维以及古代文化,解读有代表性的古文字的含义。
-
●1.1众说纷纭的汉字起源
介绍关于汉字起源的各种说法,包括仓颉造字说、结绳说、契刻说、八卦说、外来说、河图洛书说以及图画说,简述各种说法的主要观点,分析它们合理或荒谬之处。
-
●1.2备受煎熬的甲骨与骨感秀美的甲骨文
介绍甲骨文的发现,甲骨的制作,甲骨文的定义、内容、结构、特点,以甲骨文拓本和部分甲骨文图片为例,辨识和解读甲骨文以及文化含义。
-
●1.3多姿多彩的青铜器与茁壮肥美的金文
介绍青铜器的种类、历史价值,金文产生的原因、金文的主要内容,重点介绍金文的特点,以金文拓本和部分金文图片为例,辨识和解读金文和文化含义。
-
●1.4敢想的战国人和任性的战国文字
介绍战国文字的种类,包括简牍文字、缯帛文字、石刻文字、玺印文字、货币文字、兵器文字。以各类文物为例,辨识和解读战国文字以及文化含义。介绍战国文字的特点。
-
●1.5抓狂的秦始皇与雅美的小篆
介绍篆改的原因,小篆对汉字改革的具体表现,小篆的载体,辨识和解读小篆以及文化含义,小篆在文字发展史上的作用。
-
●1.6奇怪的囚徒与蜕变的隶书
分析程邈创造隶书的传说,隶书的来历、种类,中国现存最早的家书,隶书的特点,隶改的意义。
-
●1.7笔走龙蛇的草书
介绍草书的定义、分类、代表书法家,草书的规范以及对日文的影响。重点讲述草书大家张旭和怀素的故事。
-
●1.8绝世独立的楷书
楷书的定义、种类、代表书法家以及作品,讲述诸多书法家的故事。
-
●1.9步步莲花的行书
介绍行书的产生、类别、特点、内容,重点讲述”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的故事,介绍”天下第二行书“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和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的苏轼的《寒食帖》内容。
-
第二章造字篇
介绍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的定义、类别、特点,辨识各类古文字。介绍武则天造字以及网络用语中的造字现象。
-
●2.1随物赋形的象形字
象形字的定义、类别、来源,辨识古文字中的象形字,解读鲁迅先生的小说《理水》中用象形字讽刺的文化含义。
-
●2.2察而见意的指事字
指事字的定义、特点。利用历史故事,介绍指事字的种类。
-
●2.3脱胎换骨的会意字
会意字的定义、类别以及相关的历史故事。
-
●2.4见形知声的形声字
形声字的定义、种类,形旁的作用以及讹变,某些声旁表意的形声字代表文字。
-
●2.5奇思异想的造字大观
介绍武则天造字的理据、特殊含义,以及网络用语中造字现象。
-
第三章词汇篇
介绍本义、引申义、假借义的知识,古今异义的类别,合音词在古代汉语以及网络用语中的使用现象。
-
●3.1同源共流的本义
利用各类历史故事,介绍本义的定义,分析本义的方法以及应该注意的古文字讹变现象。
-
●3.2相因而生的引申义
利用各类历史故事,介绍引申义的定义,词义引申的方式(链条式引申、辐射式引申、综合引申)。
-
●3.3寄人篱下的假借义
假借义的定义,假借的原因,有代表性的假借字以及故事。
-
●3.4随机而变的古今异义
利用历史故事,介绍古今异义的含义、类别。
-
●3.5合二为一的合音词
利用历史故事介绍合音词的定义。讲述合音词的构造法原理以及网络用语中的使用现象。
-
第四章用字篇
利用历史故事,介绍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以及繁简字的定义、特点。
-
●4.1知错不改的通假字
利用历史故事,介绍通假字的定义,使用的原因,总结通假字的特点。
-
●4.2卸重分流的古今字
利用历史故事,介绍古今字的定义、类别,总结古今字的特点。
-
●4.3异曲同工的异体字
利用历史故事,介绍异体字的定义、类别,总结异体字的特点。
-
●4.4删繁就简的繁简字
繁简字的定义、汉字简化的原则,某些简化字无造字理据的现象。
-
第五章修辞与语法篇
介绍汉字使用的特殊修辞格离合、增减、藏词、镶嵌、联边、回文、飞白,讲解汉字在使用中宾语前置的四种方式。
-
●5.1欢多悲少的“离合”
利用历史故事和文学典故、谜语等,介绍离合修辞的定义、修辞效果以及使用情况。
-
●5.2意味深长的“增减”
利用历史故事和文学典故、谜语等,介绍增减修辞的定义、类别、修辞效果以及使用情况。
-
●5.3东遮西掩的“藏词”
利用历史故事和文学典故、谜语等,介绍藏词修辞的定义、类别、修辞效果以及使用情况。
-
●5.4缀玉联珠的镶嵌
利用历史故事和文学典故等,介绍镶嵌修辞的定义、类别、修辞效果以及使用情况。
-
●5.5同类相从的“联边”
利用历史故事和文学典故等,介绍联边修辞的定义、功能、修辞效果以及使用情况。
-
●5.6循环往复的“回文”
利用历史故事和文学典故等,介绍回文修辞的定义、类别、修辞效果以及使用情况
-
●5.7将错就错的“飞白”
利用历史故事和文学典故等,介绍飞白修辞的定义、类别、修辞效果以及使用情况
-
●5.8 合理颠倒——宾语前置句式
利用经典著作中历史故事,介绍宾语前置的四种句式,讲述四种句式中宾语前置的条件与表现形式。
-
第六章文化篇
介绍避讳的原因、种类,以及各种避讳的方法。
-
●6.1要命的汉字潜规则——避讳面面观(一)
利用历史上令人毛骨悚然或啼笑皆非的避讳故事,介绍避讳的种类,重点解读国讳和家讳的含义和表现形式。
-
●6.2要命的汉字潜规则——避讳面面观(二)
利用避讳故事讲解特讳、贤讳、官讳、恶讳的含义及表现形式。
-
●6.3要脸的汉字潜规则——避讳面面观(三)
利用避讳故事讲解俗讳的含义、表现形式以及文化原因。
-
●6.4如何对付汉字潜规则——避讳面面观(四)
字、省字、标“讳”、标“君”、缺笔、缺偏旁、改音、拆字、析字、析言、空格、填讳、覆黄。重点介绍代称、别称、称字、省字四种方法。
-
●6.5如何对付潜规则——避讳面面观(五)
讳”、标“君”、缺笔、缺偏旁、改音、拆字、析字、析言、空格、填讳、覆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