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及生理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及生理是学习母婴护理的基础,主要包括内、外生殖器及其相关组织;以及女性自己独特的生理功能。
-
●1.1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女性的生殖系统解剖重点掌握女性内外生殖器官的构成及解剖特点,生殖器官邻近器官及其临床意义。
-
●1.2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女性的生殖系统生理,体现了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重点掌握卵巢的周期性变化、雌孕激素的生理功能以及月经。
-
第二章妊娠期妇女的护理
妊娠是女性一生中最特殊的生理时期,是一个变化复杂而又极其协调的生理过程,女性在此阶段会经历生理和心理各方面的变化,在此阶段正确且及时的产前检查,优质的孕期健康教育是保障母婴健康的重要知识。
-
●2.1妊娠生理
妊娠是胚胎和胎儿在母体发育成长的过程,妊娠生理主要包括受精卵的形成及着床,胎儿附属物的形成与功能,以及胎儿的发育特点。
-
●2.2妊娠期母体变化
妊娠期在胎盘产生的各种激素作用下,母体各系统为适应妊娠发生一系列的解剖及生理变化,以满足胎儿的生长发育,并为分娩及产后哺乳做好准备。
-
●2.3妊娠诊断
根据妊娠不同时期的特点,临床上将妊娠分为三个时期,每一个阶段均有自己的诊断要点。
-
●2.4妊娠期管理
妊娠期管理主要包括对孕妇进行定期产前检查,以明确孕妇及胎儿的健康状况;指导妊娠期营养及用药;及时发现异常并有效处理。
-
第三章分娩期妇女的护理
分娩期是指妊娠满28周及以后,胎儿及其附属物从临产发动至全部从母体娩出的过程。在本章,我们主要掌握影响分娩的四个因素,先兆临产、临产诊断及产程分期的概念、三个产程的护理措施,熟悉三个产程的临床表现,了解枕左前位的分娩机制、无痛分娩、分娩区的环境布局与管理。掌握分娩过程的无菌技术实操及指导产妇正确使用腹压。学会判断胎盘剥离的征象。培养护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和人文关怀理念。
-
●3.1影响分娩的因素
影响分娩的四个因素有产力、产道、胎儿及精神心理因素。若四个因素均正常并能互相适应,胎儿顺利经阴道自然娩出。
-
●3.2枕先露的分娩机制
胎儿先露部在通过产道时,为适应骨盆各平面的形态特点,被动地进行一系列转动,以其最小径线通过产道的全过程。临床上以枕左前位最为多见,故学习时多以枕左前位为例说明分娩机制。
-
●3.3正常分娩妇女的护理
分娩发动前出现的预示孕妇不久将临产的症状,如宫底下降感、不规律的子宫收缩(阵痛)、见红等。临产的标志是出现规律性宫缩,胎先露部下降同时伴有进行性宫颈管消失、宫颈口扩张。总产程是从开始出现规律性宫缩直至胎儿胎盘娩出,临床上将其分为三个产程。
-
第四章产褥期管理
产褥期是产妇各系统恢复的关键时期,学习产褥期的相关知识,为产妇及新生儿提供服务,对促进产妇康复和新生儿发育非常重要。
-
●4.1产褥期妇女的身心变化
产褥期产妇全身各系统均发生较大的生理变化,了解这些变化,对做好产褥期保健,保证母婴健康有重要意义。
-
●4.2产褥期妇女的护理
产褥期母体的变化很大,需要科学护理产妇,使其舒适,促进器官恢复,预防产后出血及感染,促进母乳喂养成功。
-
第五章新生儿及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
本章主要讲述了足月新生儿的特点及护理、早产儿的特点及护理、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黄疸、新生儿败血症和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通过本章的介绍可以丰富与新生儿相关的医学知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新生儿保健及为新生儿常见疾病进行正确护理;同时,为培养良好的临床思维打下基础。期待在护理操作中表现出认真的态度,对小儿有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关心、体贴小儿,并能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以下各节还突出了执护考试的要点,愿和大家一同进步。
-
●5.1足月新生儿的特点及护理
本节主要介绍了新生儿分类、正常新生儿的特点、新生儿的特殊生理状态、正常新生儿的护理等知识,为本章节的后续学习奠定了理论基础,并包括了执护考试的要点,请耐心学习。
-
●5.2早产儿的特点及护理
本节主要介绍了早产儿的特点和早产儿的护理,扎实了学生的理论基础,培养良好的临床思维,并包括了执护考试的要点,请耐心学习。
-
●5.3新生儿窒息
新生儿窒息好发于生后一分钟内无自主呼吸或未建立规律呼吸的新生儿,是新生儿伤残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故针对这类新生儿,要学会及时诊断,并争分夺秒地完成抢救工作。本节从概述、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要点、常见护理诊断、护理措施等方面全面介绍本病,使同学们对本病有初步的认识。并包括了执护考试的要点,请耐心学习。
-
●5.4新生儿颅内出血
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新生儿时期最严重的脑损伤,处理或治疗不及时,可危及生命,是新生儿早期的重要疾病与死亡原因,早产儿发病率高。本节从概述、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要点、常见护理诊断、护理措施等方面全面介绍本病,使同学们对本病有初步的认识。并包括了执护考试的要点,请耐心学习。
-
●5.5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为临床常见疾病,在新生儿中,60%的足月儿、80%的早产儿都可出现。本节从胆红素代谢、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要点、常见护理诊断、护理措施等方面全面介绍本病,使同学们对本病有初步的认识,其中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的鉴别是执护考试的重点,请耐心学习。
-
●5.6新生儿败血症
新生儿败血症是全身感染性疾病,本节从概述、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要点、常见护理诊断、护理措施等方面全面介绍本病,使同学们对本病有初步的认识。并包括了执护考试的要点,请耐心学习。
-
●5.7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简称新生儿冷伤,又称新生儿硬肿症,多发生在生后1周内,以早产儿多见,冬季多见。本节从概述、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要点、常见护理诊断、护理措施等方面全面介绍本病,使同学们对本病有初步的认识。并包括了执护考试的要点,请耐心学习。
-
第六章妊娠期并发症妇女的护理
本章为临床常见病的学习,从理论角度及临床实践能力出发,需掌握的自然流产、异位妊娠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护理评估及护理措施。熟悉自然流产、异位妊娠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概念。了解自然流产、异位妊娠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护理目的。学会识别妊娠期并发症并能够运用护理程序对上述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培养护生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积极的工作态度、较强的临床思辨能力。
-
●6.1自然流产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流产妊娠周数的定义不同,我国将妊娠不满28周,胎儿体重不足1000g而终止妊娠者,胚胎或胎儿染色体异常是自然流产最常见的原因。临床主要表现为停经后阴道流血和腹痛。
-
●6.2异位妊娠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的常见急腹症,是孕产妇死亡的原因之一。如不及时救治可危及孕产妇生命。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发育而造成异位妊娠,其中以输卵管妊娠最常见。
-
●6.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是妊娠与血压升高并存的一组疾病,是引起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多发生在妊娠20周后,以高血压、水肿、蛋白尿为基本临床特征,严重时出现头痛、眼花、胸闷,甚至抽搐、昏迷、全身衰竭、母婴死亡。
-
第七章胎儿及胎儿附属物异常
胎儿及胎儿附属物在妊娠期或者分娩期可能出现一些异常情况,若不及时处理可对母儿健康造成影响或危害。妊娠期规律产检,分娩期严密观察,可及时发现异常并处理。在本章,要学会对胎儿及胎儿附属物异常的识别,并运用护理程序对上述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培养护生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稳定的工作情绪和较强的应变能力、处理能力。
-
●7.1胎儿宫内窘迫
胎儿宫内窘迫是指胎儿在子宫内因急性或慢性缺氧危及其健康和生命的综合症状。应针对病因,及时纠正缺氧状态。
-
●7.2胎盘早剥
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称为胎盘早剥。是妊娠晚期一种严重的并发症,起病急、发展快,处理不及时可危及母儿的生命。
-
●7.3前置胎盘
妊娠时正常胎盘附着于子宫体部的前壁、后壁或侧壁。妊娠28周后,若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下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位置低于胎先露部,称为前置胎盘。是妊娠晚期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妊娠晚期阴道流血最常见的原因。
-
●7.4胎膜早破
胎膜早破是指胎膜在临产前自然破裂。发生孕周越小,围产儿预后越差。胎膜早破可引起早产、脐带脱垂、母儿感染等。
-
第八章妊娠合并症妇女的护理
本章为临床常见病的学习,从理论角度及临床实践能力出发,需掌握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合并糖尿病、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护理措施。熟悉各种妊娠合并症与妊娠、分娩之间的相互影响。了解各种妊娠合并症的发病情况。学会对妊娠合并症的临床表现的辨别及实施整体护理的方法。培养护生的良好沟通能力和临床思辨能力。
-
●8.1心脏病
妊娠合并心脏病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以先天性心脏病和风湿性心脏病居多,其次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心律失常、围生期心肌病、贫血性心脏病及心肌炎等。妊娠、分娩及产褥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均可加重患者心脏负担而诱发心力衰竭。
-
●8.2糖尿病
妊娠合并糖尿病指妊娠期才发现或发生的任何程度的糖耐量异常。孕妇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多种原因所致的低血糖均可进一步加强脂肪分解速度,导致机体内酮体大量生成,易引发孕妇酮症酸中毒。自胰岛素广泛应用于临床后,糖尿病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率显著下降。但对母婴威胁仍较大,必须引起重视。
-
●8.3贫血
贫血是妊娠期常见的合并症之一,以缺铁性贫血最为常见,贫血对母儿可造成一定的损害,应予以重视。贫血孕妇的抵抗力低下,对分娩、手术和麻醉的耐受力降低,即使是轻度或中度贫血,孕妇在妊娠期和分娩期的风险也会增加。重度贫血甚至危及孕产妇生命。
-
第九章异常分娩妇女的护理
影响分娩的四个因素有产力、产道、胎儿及精神心理因素,这些因素在分娩中相互影响,其中任何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因素异常,或者这些因素间不能相互适应即可导致分娩过程受阻,称为异常分娩,又称难产。出现异常分娩时,必须综合分析,及时、正确判断,恰当处理,以保证母儿安全。培养护生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和人文关怀理念。
-
●9.1产力异常
产力是分娩的动力,产力中以子宫收缩力为主,子宫收缩力贯穿于分娩全过程。在分娩过程中,子宫收缩的节律性、对称性及极性不正常或强度、频率有改变,称子宫收缩力异常,简称产力异常。临床上子宫收缩力异常分为子宫收缩乏力和子宫收缩过强。
-
●9.2产道异常
产道异常包括骨产道异常及软产道异常。产道异常可使胎儿娩出受阻,临床上以骨产道异常多见。
-
●9.3胎位异常
胎位异常是引起难产的主要因素,包括头先露、臀先露及肩先露等胎位异常。
-
第十章分娩期并发症妇女的护理
分娩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但由于某些异常因素的出现,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严重威胁母婴生命安全的并发症,如产后出血、子宫破裂等。
-
●10.1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其预后随失血量、失血速度及孕产妇的体质不同而异,短时间内大量失血可迅速引起失血性休克、死亡。
-
●10.2子宫破裂
子宫破裂是指妊娠期或分娩期发生的子宫体部或子宫下段的破裂,直接危及产妇及新生儿的生命,是导致母婴死亡的最严重的分娩期并发症之一。
-
第十一章异常产褥妇女的护理
产褥期母体各系统变化很大,但由于个体因素或者其他原因,可导致感染、出血等异常情况,影响母体恢复。在本章,希望护生学会对产褥感染、晚期产后出血患者的整体护理。培养护生关爱产妇的职业情感、良好沟通能力和临床思辨能力。
-
●11.1产褥感染
产褥感染是指分娩时及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感染引起局部和全身的炎性变化。是目前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
-
●11.2晚期产后出血
晚期产后出血是指分娩24小时后,在产褥期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表现为阴道流血少量或中等量,持续或间断,也可有急骤大量流血,同时伴凝血块排出。临床上需对因正确处理,促进子宫复旧,保障产妇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