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翻译概论
本章主要学习翻译导论,主要内容包括:翻译与翻译职业、翻译的标准、翻译的过程及译者的基本素质。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对翻译有初步和整体的把握和了解,为以后的翻译学习和翻译实践奠定基础。
-
●1.1 翻译知多少
本节课是整个课程的导入部分,主要学习什么是翻译、翻译的种类、翻译职业的意义,并简要介绍本课程的学习重点和学习目的。
-
●1.2“译事三难"
本节课主要学习翻译的标准:信、达、切,并结合具体的翻译实例学习在翻译的过程中如何做到信、达、切,为以后的翻译学习、翻译实践开启方向之门。
-
●1.3翻译“三步曲 ”
本节课主要结合一则笑话的翻译学习翻译的步骤:理解、表达和校核,在学习如何养成良好的翻译习惯的同时,也了解到笑话的翻译。
-
●1.4好译者炼成法
本节课主要学习译者的四项基本素质:坚实的双语基础,良好的文化意识,广博的知识面,高度的责任感,结合具体的翻译实例学习如何加强这些素质,如何提升翻译能力。
-
●1.5诗词“三美”
本节课结合古诗《静夜思》的翻译,重点学习诗词的翻译标准“三美”:音美、形美、意美,并在学习过程中,回顾和实践本章所学习的翻译标准、翻译过程和译者的基本素质。
-
●1.6学翻译•看中国 (一)
本节课主要欣赏双语字幕的BBC《美丽中国》节目的宣传片。学生通过自主赏析、学习这段经典翻译,感受到美丽祖国的魅力,同时也感受到汉、英两种语言的魅力,为以后的翻译学习开启兴趣之门。
-
第二章翻译理论与策略
本章主要学习基本的翻译理论和翻译策略,主要包括:奈达的功能对等论、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理论、弗米尔的目的论、归化与异化以及更好实践这些理论和策略所涉及的翻译方法和技巧。
-
●2.1译字、译意、译功能
本节课主要学习奈达的功能对等论,了解形式对等和功能对等的差别,认识到翻译功能对实现翻译目的的重要意义。
-
●2.2“死译”与“乱译”
本节课主要学习直译与意译两种翻译方法,通过学习这两种方法从而在翻译中更好地协调好译字、译意与译功能三者的关系。
-
●2.3“西风”与“东风”
本节课主要学习归化与异化这两种处理文化差异的翻译策略,在翻译时译者可以根据翻译目的灵活地采用相应策略,协调好中西文化差异。
-
●2.4文化“走出去”
本节课主要学习文化的缺省与补偿,重点学习文化补偿的四种方法,通过这些方法的学习和应用会很好地解决翻译中因文化缺省而带来的交际障碍。
-
●2.5文本三类型
本节课主要学习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理论,重点学习表达型、信息型和号召型文本的文本特征及每种类型文本的翻译原则,以便在翻译实践中根据不同的文本类型恰当灵活地选择适当的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
-
●2.6译本之争
本节课主要学习弗米尔的目的论。主要通过对比《红楼梦》中、西两个译本来学习翻译目的对译文产生的影响,从而学会根据翻译目的选用不同的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更好地实现译文的跨文化交际功能。
-
●2.7学翻译•看中国 (二)
本节课主要欣赏王洛勇朗读的英语版《出师表》。 学生通过自主赏析、学习这篇我国经典名篇的英语译文,体会如何结合翻译目的采用相应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如何更好地通过翻译弘扬和传播我们中华文化。
-
第三章词语的翻译
学习各种英汉词语翻译技巧,包括词义选择、语义色彩、引申法、增补法、减省法、转换法等,以及这些技巧在篇章翻译中的应用。
-
●3.1也谈“对等"
本节课主要学习英汉词语的语义对等关系:英汉语义完全对等,英汉语义部分对等,英汉语义错位,英汉语义空缺,从而更好地把握词义,在翻译实践中准确、恰当地选择词义。
-
●3.2不简单的“work”
本节课主要学习词义的选择。重点学习从不同语境、不同搭配、不同词性和不同形式来判断和选择词义,从而使译文更符合翻译的标准。
-
●3.3“政治家”还是“政客”
学会判断语义色彩,根据词汇本身以及在语境的褒贬含义,选择恰当的译文。
-
●3.4“阿喀琉斯的脚后跟”
学习抽象化引申和具体化引申的翻译技巧。
-
●3.5加上“润滑剂”
根据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表达方式,学习在英译汉、汉译英中的增补技巧。
-
●3.6什么词不用译?
根据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表达方式,学习在英译汉、汉译英中的减省技巧。
-
●3.7词类变变变
根据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表达方式,学习在英译汉、汉译英中的词性转换技巧。
-
●3.8礼貌、准确、得体的表达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商务信函的翻译。重点学习了在翻译的过程中如何遣词用句,从而使商务信函的表达更准确、礼貌和得体。
-
●3.9学翻译•看中国 (三)
本节课主要欣赏英、汉双语字幕的TED演讲《Chinese Zodiac》。学生通过自主赏析、学习这段经典翻译,在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的同时,进一步了解文化对语言意义的影响,从而为以后翻译实践中选择词义和协调文化差异产生积极影响。
-
第四章句子的翻译
本章针对的是英语复合句的汉译技能。其中包括英汉两种语言句子结构和表达习惯的差异;如何正确全面充分理解原句要表达的内容;以及应对英语长句以及带有从句的英语句子翻译成汉语需要掌握的原则和方法。
-
●4.1 常见的名词性从句
学习主语从句、表语从句、宾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四种名词性从句的翻译技巧。
-
●4.2灵动的“which”
了解英语定语从句在句子中主要的功能,包括超越限定修饰先行词的其他功能,翻译中如何把握定语部分的语义重点,以及在翻译中要遵循的原则。
-
●4.3“主动”与“被动”
介绍被动语态在英语和汉语中使用的不同之处以及背后不同的文化理念;基于此原则,理解英汉句子中主动和被动意思,并如何在两者之间灵活翻译。
-
●4.4“是”与“否”
介绍英语中否定句的种类,如何避免混淆,确保理解上的准确;其中包括英语中一些特殊的否定结构和表达否定意思的词和用法的介绍。
-
●4.5长句不长
介绍英语和汉语句子结构的差异和各自特征; 如何正确全面理解英语长句的信息主次关系,各部分衔接逻辑关系,并灵活自然译为汉语的几种常用方法。
-
●4.6何以名“状”
介绍英语状语从句以及一些状语结构的用法及其表达的逻辑关系;英语和汉语在表达主句和从句逻辑关系上各自的特征;其中包括连接词使用的差别。
-
●4.7变换的句式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葛底斯堡演说》的翻译。重点结合纽马克文本类型理论从句子层面探讨《葛底斯堡演说》中重点句子的翻译,从而学习演讲词的翻译注意事项。
-
●4.8学翻译•看中国 (四)
本节课主要欣赏英、汉双语字幕的“一带一路”特别节目《大国之道》。学生通过自主赏析、学习视频中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讲话节选的翻译,在感受祖国伟大的同时,进一步理解和学习演讲词的翻译。
-
第五章英汉语言差异与翻译
本章主要学习英、汉语言的差异,重点学习由于中、西思维差异而引起的词语、句子和篇章层面的语言差异以及在翻译中协调这些差异的翻译策略与方法。
-
●5.1从“一带一路”说起
本节课主要学习汉语单一四字格的语法结构及翻译方法,从而总结出汉语四字格的翻译原则,为翻译实践提供指导。
-
●5.2再说“一带一路”
本节课主要学习翻译汉语连珠四字格的翻译方法,有利于提供高汉译英时英语译文的质量。
-
●5.3“泼水节”的那些事儿
本节课主要学习汉语动态、英语静态的语言差异,重点学习从汉语动态向英语静态转换的翻译方法,为翻译中协调动态与静态语言差异具有指导意义。
-
●5.4“形散神不散”
本节课主要学习汉语意合、英语形合的语言差异,重点学习汉语意合和英语形合相互转换的翻译方法和技巧。
-
●5.5“主语”与“主题”
本节课主要学习汉语主题显著与英语主语显著的语言差异现象,从而为更好的理解和翻译两种语言提供了思考角度。
-
●5.6主语“变身记”
本节课主要学习汉语主题显著与英语主要显著转换的主要方法,有利于协调汉语主题显著与英语主语显著这一语言差异。
-
●5.7“前置”与“后置”
本节课主要学习汉、英两种语言中定语语序的差异,以及在英汉互译中定语语序的调整方法和技巧。
-
●5.8“时空”和“方式”
本节课主要学习汉、英两种语言中状语语序的差异,以及在英汉互译中状语语序的调整方法和技巧。
-
●5.9“开场白”与“压轴戏”
本节课主要学习由于中、西思维差异而引起的汉、英句子和篇章结构差异,以及在英汉互译中相应的调整方法和技巧。
-
●5.10聚焦英汉差异
本节课主要学习城市旅游简介《杭州》的翻译,重点从思维差异、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的角度探讨了这篇旅游文本的翻译,在进一步学习协调英、汉差异的翻译策略与方法的同时,也学习了旅游文本的翻译。
-
●5.11学翻译•看中国 (五)
本节课主要欣赏英、汉双语字幕的城市宣传片《杭州》。学生通过自主赏析、学习这段宣传片的翻译,在感受以杭州为代表的中国文化,中国风尚的同时,进一步理解和学习旅游宣传文本的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