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
2万+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5/16
开课时间2025/01/21 - 2025/07/20
课程周期26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从整体上正确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读经典、学原文、悟原理,结合当代现实问题,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形成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觉和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
课程大纲

在线教程

章节简介教学计划
为什么我们还需要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与时代同行
登录后可预览视频
究竟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李爱军
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基于《共产党宣言》的文本分析
李爱军
马克思主义究竟能够给予我们什么?
李爱军
从实际出发,还是从主观臆想出发?——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与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李翠
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历史演进及其新发展
李翠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的真经和密码
李翠
生态文明何以必要?——人与自然关系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人与自然以实践为基础的对立统一关系
彭曼丽
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三大历史阶段
彭曼丽
坚持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原理,坚定不移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彭曼丽
文化建设何以重要?——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原理与方法论意义
焦自军
文化的内涵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焦自军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焦自军
事物是怎样的一种存在状态?——事物普遍联系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理念
事物的普遍联系
谭咏梅
事物的变化发展
谭咏梅
事物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原理的创造性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理念
谭咏梅
坚持改革开放,还是退群闭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与中国改革开放国策的正确性
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理的本性与实践的特点
李翠
实践怎样检验真理:真理的本性与实践的特点
李翠
将实践标准运用到社会历史领域:以“正确看待我国改革开放”为例
李翠
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什么?——社会基本矛盾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动力
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李伏清
社会发展的其他动力
李伏清
全面深化改革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动力
李伏清
如何正确理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社会主要矛盾及其转化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矛盾演变
社会主要矛盾及其转化原理以及方法论意义
李爱军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演进
李爱军
正确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矛盾
李爱军
所有制能否超越一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马克思所有制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制制度
马克思生产资料所有制理论
李连根
我国社会主义所有制改革实践
李连根
所有制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制制度
李连根
分配制度能否超越一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
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及方法论意义。
朱春晖
列宁、毛泽东等人继承与发展了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
朱春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经济制度。
朱春晖
国家是什么,其本质何在?——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及其方法论意义
李爱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继承与发展
李爱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彰显
李爱军
坚持一元指导,还是多元指导?——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原理与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建设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李爱军
全球化视域下中国意识形态的定位、现状、问题和转型
李爱军
中国共产党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应对策略
李爱军
阶级斗争学说真的过时了吗?——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与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斗争
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及其方法论意义
李爱军
正确认识和处理我国社会主义现阶段的阶级斗争
李爱军
阶级斗争的复杂性与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斗争
李爱军
中国是否跨越了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社会形态更替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社会形态的内涵与类型
李爱军
社会形态更替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李爱军
正确理解和科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李爱军
科学技术到底是祸还是福?——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方法论意义
李爱军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李爱军
增强中国为世界提供中国方案的信心
李爱军
到底以人民为中心,还是以少数人为中心?——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
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
李爱军
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李爱军
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创造性运用与发展
李爱军
新时代资本逻辑视阈下如何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资本逻辑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本逻辑与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逻辑的全面批判
李爱军
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逻辑批判的当代价值
李爱军
新时代资本逻辑视域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李爱军
全世界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何以必要?——马克思世界交往理论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马克思的世界交往理论
刘临达
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经济全球化中的问题以及逆全球化趋势
刘临达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新型全球化
刘临达
马克思主义已失去时效了吗?——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与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
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李爱军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
李爱军
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的原因、实质及其意义
李爱军
为什么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两个必然”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
“两个必然”的理论逻辑
李爱军
“两个必然”的历史逻辑
李爱军
“两个必然”的实践逻辑
李爱军
  • 第一章为什么我们还需要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与时代同行

    我们仍处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判定的“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马克思主义回答的不是资本主义制度某一阶段、某一个局部的问题,它是对资本主义制度发展和历史命运的解答,只要资本主义制度还继续存在和发展,这个解答就有意义,马克思主义就会不“过时”,而是与时代同行。

  • 1.1究竟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通过本节知识点的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及其从整体上正确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1.2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基于《共产党宣言》的文本分析

    以《共产党宣言》为文本分析,着重从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时代性和创新性五个方面入手,探究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

  • 1.3马克思主义究竟能够给予我们什么?

    通过本节知识点的学习,深刻体会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不仅仅把握人类社会发展大势的智慧,而且还有哲学智慧。

  • 第二章从实际出发,还是从主观臆想出发?——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与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

    通过本专题的学习,掌握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了解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演进及其新发展,理解和把握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的作用。

  • 2.1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辩证唯物主义整个理论大厦的基础。通过本知识点的学习,解释为什么世界统一于物质。

  • 2.2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历史演进及其新发展

    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形成经历了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通过本知识点的学习,掌握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演进及其新发展。

  • 2.3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的真经和密码

    通过本节知识点的学习,认识到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是带领人民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

  • 第三章生态文明何以必要?——人与自然关系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本讲主要学习“人与自然关系”原理,人与自然以实践为基础的对立统一关系,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三大历史阶段。通过本讲学习,运用人与自然关系原理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 3.1人与自然以实践为基础的对立统一关系

    实践把人与自然联系起来,建立起人与自然之间实践、认识、审美、价值、道德等多层次、多方面的复杂关系。通过本知识点学习,深入理解人与自然关系。

  • 3.2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三大历史阶段

    从人与自然关系角度考察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可以将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划分为人依赖于自然、人与自然相异化以及人与自然异化的超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三大历史阶段。通过本知识点的学习,深入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目标。

  • 3.3坚持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原理,坚定不移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坚持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原理,坚定不移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 第四章文化建设何以重要?——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通过本专题的学习掌握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基本内涵,理解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 4.1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原理与方法论意义

    通过本知识点的学习,掌握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的基本内容及其方法论意义。

  • 4.2文化的内涵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通过本节知识点的学习,掌握文化的内涵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 4.3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开。通过本节的学习了解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涵。

  • 第五章事物是怎样的一种存在状态?——事物普遍联系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理念

    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基本特征入手,揭示物质世界的普遍状态即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通过本讲的学习,树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学会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联系和发展,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理念的哲学意蕴。

  • 5.1事物的普遍联系

    通过本节知识点的学习,掌握联系的内涵和特征以及方法论意义。

  • 5.2事物的变化发展

    通过本节知识点的学习,掌握发展的内涵及其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原因。

  • 5.3事物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原理的创造性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理念

    通过本节知识点的学习,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理念是对事物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原理的创造性运用。

  • 第六章坚持改革开放,还是退群闭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与中国改革开放国策的正确性

    本讲主要学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原理,真理的本性与实践的特点,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通过本讲学习,运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原理考察社会历史问题。

  • 6.1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理的本性与实践的特点

    真理的本性与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特点决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本知识点的学习,掌握为什么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6.2实践怎样检验真理:真理的本性与实践的特点

    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辩证统一。通过本知识点学习,掌握实践怎样检验真理。

  • 6.3将实践标准运用到社会历史领域:以“正确看待我国改革开放”为例

    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通过本知识点学习,深入理解我国改革开放这一基本国策的正确性。

  • 第七章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什么?——社会基本矛盾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动力

    本章主要是学习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社会发展的其他动力以及探讨学习全面深化改革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动力问题。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社会发展的动力理论,并科学认识和推动我国的社会发展。

  • 7.1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通过本节知识点的学习,掌握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 7.2社会发展的其他动力

    通过本节知识点的学习,掌握社会发展的其他动力即社会革命、阶级斗争和社会改革的作用。

  • 7.3全面深化改革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动力

    通过 本节知识点的学习,结合社会基本矛盾原理,深刻认识全面深化改革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动力。

  • 第八章如何正确理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社会主要矛盾及其转化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矛盾演变

    通过本专题的学习,掌握社会主要矛盾及其转化原理以及方法论意义,正确认识和掌握中国共产党对新中国70多年来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演进,以及新时代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理论价值。

  • 8.1社会主要矛盾及其转化原理以及方法论意义

    通过本节知识点的学习,掌握社会主要矛盾及其转化原理以及方法论意义 。

  • 8.2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演进

    通过本节知识点的学习,正确认识和掌握中国共产党对新中国70多年来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演进。

  • 8.3正确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矛盾

    通过本节知识点的学习,正确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矛盾这一论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 第九章所有制能否超越一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马克思所有制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制制度

    所有制是社会经济关系的核心,是区分不同性质社会的根本标志。生产资料所有制必须与一定的生产力状况相适应。通过本专题的学习,更好理解和掌握马克思的所有制思想,了解我国所有制改革实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制制度。

  • 9.1马克思生产资料所有制理论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体系,其内部结构是由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等经济关系组成。通过本知识点的学习,掌握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本质以及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所有制的设想。

  • 9.2我国社会主义所有制改革实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根据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我国开始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进行深刻的调整和改革。通过本知识点的学习,理解我国所有制改革的三次飞跃。

  • 9.3所有制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制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制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通过本知识点的学习,掌握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核心。

  • 第十章分配制度能否超越一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

    通过本专题的学习,掌握马克思的分配正义理论及其方法论意义,深刻认识到实行一定的分配制度必须与一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因而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

  • 10.1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及方法论意义。

    通过学习本节了解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的原理、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原理、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的方法论意义。

  • 10.2列宁、毛泽东等人继承与发展了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

    通过学习本节了解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人如何继承与发展马克思的分配正义理论。

  • 10.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经济制度。

    通过学习本节了解中共共产党怎样把马克思的分配正义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及我国分配制度的演变轨迹。

  • 第十一章国家是什么,其本质何在?——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阶级的工具。通过本专题的学习,掌握国家的本质,深刻认识到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的重要性以及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必要性。

  • 11.1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及其方法论意义

    通过本节知识点的学习,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及其方法论意义。

  • 1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继承与发展

    通过本节知识点的学习,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继承与发展。

  • 1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彰显

    通过本节知识点的学习,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是实现“中国之治”的根本遵循,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 第十二章坚持一元指导,还是多元指导?——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原理与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建设

    通过本专题的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深刻认识到全球化视域下中国意识形态的定位、现状和存在问题及其意识形态的转型,因而中国共产党加强意识刑天建设的重要性。

  • 12.1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通过本节知识点的学习,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

  • 12.2全球化视域下中国意识形态的定位、现状、问题和转型

    通过本节知识点的学习,掌握全球化视域下中国意识形态的定位、现状和存在问题及其意识形态的转型。

  • 12.3中国共产党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应对策略

    通过本节知识点的学习,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性,积极采取应对策略。

  • 第十三章阶级斗争学说真的过时了吗?——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与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斗争

    通过本专题的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及其方法论意义,正确认识和科学把握现阶段我国社会阶级斗争的状况,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伟大斗争的重要性。

  • 13.1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及其方法论意义

    通过本节知识点的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及其方法论意义。

  • 13.2正确认识和处理我国社会主义现阶段的阶级斗争

    通过本节知识点的学习,正确认识和处理我国社会主义现阶段的阶级斗争 。

  • 13.3阶级斗争的复杂性与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斗争

    通过本节知识点的学习,认识到阶级斗争的复杂性,为此中国共产党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必须进行伟大斗争。

  • 第十四章中国是否跨越了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社会形态更替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通过本专题的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更替理论,正确理解和科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哲学意蕴。

  • 14.1社会形态的内涵与类型

    通过本节知识点的学习,熟读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形态的相关论述,

  • 14.2社会形态更替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通过本节知识点的学习,掌握社会形态更替理论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 14.3正确理解和科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通过本节知识点的学习,深刻认识到中国走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

  • 第十五章科学技术到底是祸还是福?——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

    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对社会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通过本专题的学习,深刻认识到我国在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而且必须掌握我们自己手中,坚持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主创新道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

  • 15.1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方法论意义

    通过本节知识点的学习,掌握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方法论意义。

  • 15.2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通过本节知识点的学习,认识到关键核心技术的大国重器还是要掌握在我们自己,深刻体会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主创新道路的重要性。

  • 15.3增强中国为世界提供中国方案的信心

    通过本节知识点的学习,认识到科学技术去取得重大成就都是干出来的,有助于增强中国为世界提供中国方案的坚定信心。

  • 第十六章到底以人民为中心,还是以少数人为中心?——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

    通过本专题的学习,掌握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这一基本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应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而不是以少数人为中心,深刻认识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坚持这一原理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 16.1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

    群众史观与英雄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对立的体现。通过本节知识点的学习,掌握英雄史观的内涵、根源和缺陷,以及群众史观的理论依据。

  • 16.2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通过本节知识点的学习,理解和掌握人民群众的内涵及其在创造历史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主要表现。

  • 16.3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创造性运用与发展

    通过本节知识点的学习,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创造性运用与发展。

  • 第十七章新时代资本逻辑视阈下如何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资本逻辑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通过本专题的学习,以《资本论》为文本分析,掌握资本逻辑与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逻辑的全面批判,以及 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逻辑批判的当代价值,从而深刻认识到新时代资本逻辑视域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性。

  • 17.1资本逻辑与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逻辑的全面批判

    通过本节知识点的学习,掌握资本逻辑的内涵,以及马克思恩格斯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对资本逻辑的全面批判。

  • 17.2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逻辑批判的当代价值

    通过本节知识点的学习,深刻体会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逻辑批判的当代价值。

  • 17.3新时代资本逻辑视域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通过本节知识点的学习,正确认识和把握新时代资本逻辑视域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径。

  • 第十八章全世界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何以必要?——马克思世界交往理论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根据马克思的世界交往理论,人类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交往扩展的世界性趋势。由此,世界的紧密度将大大加强,人类也将逐渐走向一个全新的共同体整合模式。通过本专题的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世界交往理论,同时探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相关问题。

  • 18.1马克思的世界交往理论

    通过本节知识点的学习,掌握马克思的世界交往理论及其方法论意义。

  • 18.2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经济全球化中的问题以及逆全球化趋势

    通过本节知识点的学习,正确认识和把握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出现包括逆全球化趋势在内的种种问题的原因。

  • 18.3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新型全球化

    通过本节知识点的学习,掌握运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引领构建新型全球化的重要性。

  • 第十九章马克思主义已失去时效了吗?——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与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

    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这一基本原理和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新变化的关系呢?通过本专题的学习,深刻认识到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其实并没有超越这一原理的适用范围,马克主义并没失去时效,而是依然在起作用。

  • 19.1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通过本节知识点的学习,掌握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 19.2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

    通过本节知识点的学习,掌握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方面出现新变化的种种表现。

  • 19.3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的原因、实质及其意义

    通过本节知识点到恶学习,正确认识和把握当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实质及其意义。

  • 第二十章为什么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两个必然”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简称“两个必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和历史总趋势。通过本专题的学习,理解和掌握“两个必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

  • 20.1“两个必然”的理论逻辑

    通过本节知识点的学习,理解和掌握“两个必然”的理论逻辑。

  • 20.2“两个必然”的历史逻辑

    ]通过本节知识点的学习,理解和掌握“两个必然”的历史逻辑。

  • 20.3“两个必然”的实践逻辑

    ]通过本节知识点的学习,理解和掌握“两个必然”的实践逻辑。

  • 开始学习
  • 第一章  作业测试
    第一章 为什么我们还需要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与时代同行

    1.1 究竟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1.2 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基于《共产党宣言》的文本分析

    1.3 马克思主义究竟能够给予我们什么?

    视频数3
  • 第二章  作业测试
    第二章 从实际出发,还是从主观臆想出发?——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与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

    2.1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2.2 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历史演进及其新发展

    2.3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的真经和密码

    视频数3
  • 第三章  作业测试
    第三章 生态文明何以必要?——人与自然关系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3.1 人与自然以实践为基础的对立统一关系

    3.2 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三大历史阶段

    3.3 坚持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原理,坚定不移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视频数3
  • 第四章  作业测试
    第四章 文化建设何以重要?——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4.1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原理与方法论意义

    4.2 文化的内涵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4.3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视频数3
  • 第五章  作业测试
    第五章 事物是怎样的一种存在状态?——事物普遍联系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理念

    5.1 事物的普遍联系

    5.2 事物的变化发展

    5.3 事物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原理的创造性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理念

    视频数3
  • 第六章  作业测试
    第六章 坚持改革开放,还是退群闭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与中国改革开放国策的正确性

    6.1 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理的本性与实践的特点

    6.2 实践怎样检验真理:真理的本性与实践的特点

    6.3 将实践标准运用到社会历史领域:以“正确看待我国改革开放”为例

    视频数3
  • 第七章  作业测试
    第七章 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什么?——社会基本矛盾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动力

    7.1 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7.2 社会发展的其他动力

    7.3 全面深化改革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动力

    视频数3
  • 第八章  作业测试
    第八章 如何正确理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社会主要矛盾及其转化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矛盾演变

    8.1 社会主要矛盾及其转化原理以及方法论意义

    8.2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演进

    8.3 正确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矛盾

    视频数3
  • 第九章  作业测试
    第九章 所有制能否超越一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马克思所有制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制制度

    9.1 马克思生产资料所有制理论

    9.2 我国社会主义所有制改革实践

    9.3 所有制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制制度

    视频数3
  • 第十章  作业测试
    第十章 分配制度能否超越一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

    10.1 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及方法论意义。

    10.2 列宁、毛泽东等人继承与发展了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

    10.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经济制度。

    视频数3
  • 第十一章  作业测试
    第十一章 国家是什么,其本质何在?——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11.1 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及其方法论意义

    1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继承与发展

    1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彰显

    视频数3
  • 第十二章  作业测试
    第十二章 坚持一元指导,还是多元指导?——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原理与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建设

    12.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12.2 全球化视域下中国意识形态的定位、现状、问题和转型

    12.3 中国共产党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应对策略

    视频数3
  • 第十三章  作业测试
    第十三章 阶级斗争学说真的过时了吗?——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与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斗争

    13.1 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及其方法论意义

    13.2 正确认识和处理我国社会主义现阶段的阶级斗争

    13.3 阶级斗争的复杂性与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斗争

    视频数3
  • 第十四章  作业测试
    第十四章 中国是否跨越了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社会形态更替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4.1 社会形态的内涵与类型

    14.2 社会形态更替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14.3 正确理解和科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视频数3
  • 第十五章  作业测试
    第十五章 科学技术到底是祸还是福?——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

    15.1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方法论意义

    15.2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15.3 增强中国为世界提供中国方案的信心

    视频数3
  • 第十六章  作业测试
    第十六章 到底以人民为中心,还是以少数人为中心?——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

    16.1 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

    16.2 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16.3 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创造性运用与发展

    视频数3
  • 第十七章  作业测试
    第十七章 新时代资本逻辑视阈下如何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资本逻辑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7.1 资本逻辑与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逻辑的全面批判

    17.2 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逻辑批判的当代价值

    17.3 新时代资本逻辑视域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视频数3
  • 第十八章  作业测试
    第十八章 全世界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何以必要?——马克思世界交往理论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8.1 马克思的世界交往理论

    18.2 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经济全球化中的问题以及逆全球化趋势

    18.3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新型全球化

    视频数3
  • 第十九章  作业测试
    第十九章 马克思主义已失去时效了吗?——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与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

    19.1 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19.2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

    19.3 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的原因、实质及其意义

    视频数3
  • 第二十章  作业测试
    第二十章 为什么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两个必然”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

    20.1 “两个必然”的理论逻辑

    20.2 “两个必然”的历史逻辑

    20.3 “两个必然”的实践逻辑

    视频数3
  • 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