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
1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5/09
开课平台智慧树
开课高校江西师范大学
开课教师柯强胡菊菊陈勇骆兴芳王芳
学科专业工学电子信息类
开课时间2025/01/21 - 2025/07/20
课程周期26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移动通信是电子信息产业中高速发展的行业,也是相关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从1G到5G,通信速度与通信质量极大提高,给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便利。在4G技术已全面应用、5G技术开始落地的今天,社会对移动通信行业的人才需求巨大,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因此学习掌握移动通信专业知识、熟悉移动通信技术应用、了解行业发展方向是必经之路。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社会交互软件的全面普及,教师和学生对创新、高效、灵活、便捷的教学模式的渴望和需求越来越强烈,建设《移动通信》Mooc可以让学生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行动者、体验者、挑战者,满足了现代化数字教学的需要,提高了教学效率和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课程大纲

在线教程

章节简介教学计划
移动通信概述
登录后可预览视频
移动通信的发展
胡菊菊
移动通信的特点
柯强
移动通信工作频段
柯强
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
柯强
移动通信电波传播与传播预测模型
电波传播的基本特性
柯强
自由空间的电波传播
柯强
三种基本电波传播机制
柯强
对数距离路径损耗模型及衰落特性
柯强
多普勒频移
柯强
电波传播损耗预测模型
电波传播损耗预测模型(1)
柯强
电波传播损耗预测模型(2)
柯强
移动通信中的信源编码和调制解调技术
信源编码
柯强
最小频移键控
最小频移键控(1)
柯强
最小频移键控(2)
柯强
高斯最小频移键控
高斯最小频移键控(1)
柯强
高斯最小频移键控(2)
柯强
高斯最小频移键控(3)
柯强
QPSK
二项调制BPSK
柯强
四项调制QPSK
柯强
偏移QPSK-OQPSK
柯强
π/4-QPSK4
柯强
抗衰落和链路性能增强技术
分集接收
分集接收(1)
柯强
分集接收(2)
柯强
信道编码与交织
信道编码(1)
柯强
信道编码(2)
柯强
卷积编码(1)
柯强
卷积编码(2)
柯强
交织技术
柯强
扩频通信
PN序列
柯强
扩频通信原理(1)-扩频和解扩
柯强
扩频通信原理(2)-直扩系统抗窄带干扰的能力
柯强
跳频扩频通信系统
陈勇
蜂窝组网技术
频率复用和蜂窝小区
柯强
多址接入技术
柯强
扩频通信基础
柯强
移动通信网络结构
柯强
GSM系统
GSM系统结构
柯强
移动通信系统的信道
移动通信系统的信道(1)
柯强
移动通信系统的信道(2)
柯强
移动台呼叫建立过程
移动台呼叫建立过程(1)
柯强
移动台呼叫建立过程(2)
柯强
  • 第一章移动通信概述

    本章主要介绍了移动通信的发展、特点,移动通信工作频段和工作方式。

  • 1.1移动通信的发展

    本节主要介绍了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包括1G\2G\3G\4G\5G时代。

  • 1.2移动通信的特点

    本节主要介绍了移动通信的特点,包括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传输
    、在强干扰环境下工作、通信容量有限、通信系统复杂、对移动台的要求高。

  • 1.3移动通信工作频段

    本节主要介绍了移动通信的频谱资源、我国移动通信的工作频段、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工作频段、第四代移动通信的频率划分、第五代移动通信的频谱分配。

  • 1.4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

    本节主要介绍了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包括单工通信、双工通信、半双工通信、移动中继方式。

  • 第二章移动通信电波传播与传播预测模型

    本章主要介绍了电波传播的基本特性、自由空间的电波传播、三种基本电波传播机制、对数距离路径损耗模型及衰落特性、多普勒频移、电波传播损耗预测模型

  • 2.1电波传播的基本特性

    本节主要介绍了电波传播的基本特性

  • 2.2自由空间的电波传播

    本节主要介绍了自由空间的电波传播、功率接收、传播损耗。

  • 2.3三种基本电波传播机制

    本节主要介绍了三种电波传播机制,分别的反射、绕射、散射。

  • 2.4对数距离路径损耗模型及衰落特性

    本节主要介绍了对数距离路径损耗模型、阴影衰落、多径衰落的基本特性。

  • 2.5多普勒频移

    本节主要介绍了多普勒频移

  • 2.6电波传播损耗预测模型

    本节主要介绍了电波传播损耗预测模型,包括室外传播模型、室内传播模型、电波传播损耗预测模型举例。

  • 第三章移动通信中的信源编码和调制解调技术

    本章主要介绍了信源编码、最小频移键控、高斯最小频移键控、QPSK四项调制。

  • 3.1信源编码

    本节主要介绍了信源编码的概念、方式、移动通信中的应用。

  • 3.2最小频移键控

    本节主要介绍了相位连续的FSK 、MSK信号的相位路径、频率及功率谱

  • 3.3 高斯最小频移键控

    本节主要介绍了. 高斯滤波器的传输特性 、GMSK信号的波形和相位路径 、GMSK信号的调制与解调、GMSK功率谱 。

  • 3.4QPSK

    本节主要介绍了二相调制BPSK 、 四相调制QPSK 、偏移QPSK—OQPSK、π/4-QPSK。

  • 第四章抗衰落和链路性能增强技术

    本章主要介绍了分集接收技术、信道编码、卷积编码、交织技术、PN系列、扩频通信原理、跳频扩频通信系统。

  • 4.1分集接收

    本节主要介绍了宏观分集、微观分集、分集的合并方式及性能。

  • 4.2信道编码与交织

    本节主要介绍了信道编码的基本概念、奇偶校验码、分组码及其应用;卷积码编码器、状态图、网格图、维特比译码的基本原理;交织技术和交织编码。

  • 4.3扩频通信

    本节主要介绍了PN序列、扩频通信原理、跳频扩频通信系统的相关内容。

  • 第五章蜂窝组网技术

    本章主要介绍了频率复用和蜂窝小区、多址接入技术、扩频通信基础、移动通信网络结构。

  • 5.1频率复用和蜂窝小区

    本节主要介绍了用来解决频率资源有限和用户容量问题。
    区域覆盖方式
    小容量的大区制
    大容量的小区制

  • 5.2多址接入技术

    本节主要介绍了频分多址技术、时分多址技术、码分多址技术

  • 5.3扩频通信基础

    本节主要介绍了扩频通信的基本概念、理论基础、扩频方法

  • 5.4移动通信网络结构

    本节主要介绍了2G移动网络基本组成、2.5G移动网络基本组成、3G移动网络基本组成、LTE网络架构

  • 第六章GSM系统

    本章主要介绍了GSM系统结构、移动通信系统的信道、移动台呼叫建立过程。

  • 6.1GSM系统结构

    本节主要介绍了GSM系统结构、GSM系统的功能单元

  • 6.2移动通信系统的信道

    本节主要介绍了移动通信系统的物理信道和逻辑信道

  • 6.3移动台呼叫建立过程

    本节主要介绍了移动台的被呼过程、移动台的主呼过程

  • 开始学习
  • 第一章  作业测试
    第一章 移动通信概述

    1.1 移动通信的发展

    1.2 移动通信的特点

    1.3 移动通信工作频段

    1.4 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

    视频数4
  • 第二章  作业测试
    第二章 移动通信电波传播与传播预测模型

    2.1 电波传播的基本特性

    2.2 自由空间的电波传播

    2.3 三种基本电波传播机制

    2.4 对数距离路径损耗模型及衰落特性

    2.5 多普勒频移

    2.6 电波传播损耗预测模型

    视频数7
  • 第三章  作业测试
    第三章 移动通信中的信源编码和调制解调技术

    3.1 信源编码

    3.2 最小频移键控

    3.3 高斯最小频移键控

    3.4 QPSK

    视频数10
  • 第四章  作业测试
    第四章 抗衰落和链路性能增强技术

    4.1 分集接收

    4.2 信道编码与交织

    4.3 扩频通信

    视频数11
  • 第五章  作业测试
    第五章 蜂窝组网技术

    5.1 频率复用和蜂窝小区

    5.2 多址接入技术

    5.3 扩频通信基础

    5.4 移动通信网络结构

    视频数4
  • 第六章  作业测试
    第六章 GSM系统

    6.1 GSM系统结构

    6.2 移动通信系统的信道

    6.3 移动台呼叫建立过程

    视频数5
  • 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