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概述
学习内容:传统康复方法学基本概念及包含内容;传统康复方法的发展简史;中国传统康复方法的基本观点及其理论基础
学习目的:
了解:传统康复方法的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我国康复医学发展的导向;中医康复方法和现代康复方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熟悉:中医康复方法的“功能”导向思想;传统康复方法三个基本观点在方法论上的进一步体现“:正气为主”、“杂合而治”、“治未病”的基本内涵;阴阳五行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
掌握:统康复方法的起源和发展各个时期的代表性著作及思想;传统康复方法的三个基本观点:整体观、 辩证观、功能观; 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的基本内容。
学习目标: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传统康复方法的基本理论,树立整体观、辩证观、功能观的基本康复观点。 -
●1.1传统康复方法的定义
主要内容:传统康复方法学基本概念及包含内容。
-
●1.2中国传统康复的发展简史
主要内容:传统康复方法的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以及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性著作及思想。
-
●1.3中国传统康复的基本理论
主要内容:整体观、 辩证观、功能观的定义及内涵;正气为主”、“杂合而治”、“治未病”的基本内涵。
-
●1.4阴阳学说
主要内容:阴阳的概念,以及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
●1.5五行学说
主要内容:五行以及五行学说的概念,以及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
●1.6藏象学说
主要内容:藏象的概念,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生理功能。
-
第二章传统康复方法的原则和评定
学习内容:传统康复方法的原则;传统康复中望闻问切等评定方法的具体内容。
学习目的:
了解:传统康复方法的基本原则,神的概念;嗅气味的诊断方法
熟悉:切诊的操作及各种脉象的临床意义。
掌握:望诊、问诊的基本内容及临床意义。
学习目标: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传统康复的评定方法,树立综合运用传统康复技术评定方法对患者进行评定的思想。 -
●2.1传统康复方法原则
主要内容:传统康复方法的原则及内涵。
-
●2.2四诊-望诊
主要内容:望诊的内容;神的概念;望色、望神、望舌质、望舌苔的内容、操作方法及临床意义。
-
●2.3四诊-闻诊
主要内容:闻诊的基本理论、基本内容及临床意义。
-
●2.4四诊-问诊
主要内容:问诊的基本内容,各问诊内容的临床诊断意义。
-
●2.5四诊-切诊
主要内容:切诊的基本内容,基本操作方法,常见脉象在临床诊断中的意义。
-
第三章经络腧穴总论
学习内容:经络的概念、生理功能、经络系统的组成及十二正经的名称、分布;十二经脉流注次序、交接规律;奇经八脉基本概念及任督二脉循行分布。腧穴基本概念及分类作用;腧穴定位方法:骨度分寸法、体表标志法、手指比量法、简便取穴法;腧穴的主治特点及主治规律;各个特定穴的概念及作用。
学习目的:
了解:了解经络学说的形成;腧穴的发展、腧穴的命名;了解腧穴的现代研究概况。
熟悉:经络系统的组成;熟悉奇经八脉的分布、作用及特点;熟悉各类特定穴的含义和内容与分布特点;熟悉特定穴歌诀。
掌握: 经络的定义;掌握十二经脉的循行、分布、交接规律和十二经脉气血流注概况;腧穴的定义、分类方法、腧穴的主治特点及规律、定位方法;头面部分及躯干、四肢常用的骨度折量寸与指寸法;腧穴的主治特点及主治规律;
学习目标: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十二经脉的命名循行及分布交接规律,腧穴的定位方法及主治特点,从而为后面经络腧穴各论的学习奠定基础。 -
●3.1经络总论
主要内容:经络的定义;十二经脉的循行、分布、交接规律和十二经脉气血流注规律;奇经八脉的分布、作用及特点。
-
●3.2腧穴总论
学习内容:腧穴基本概念及分类作用;腧穴定位方法:骨度分寸法、体表标志法、手指比量法、简便取穴法;腧穴的主治特点及主治规律;各类特定穴的概念及作用。
-
第四章经络腧穴各论
学习内容:十二经脉及任督二脉的循行路线;以上经脉常用腧穴的定位、主治、操作;常用经外奇穴的定位及主治。
学习目的:了解:十二经脉循行特点
掌握:十二经脉及任督二脉的基本循行路线及常用腧穴的定位、主治、操作。
熟悉:十二经脉及任督二脉上非重点腧穴的定位、主治;经外奇穴的定位、主治。 -
●4.1手太阴肺经
主要内容:手太阴肺经的经脉循行,及中府、尺泽、孔最、列缺、太渊、鱼际、少商的定位、主治、操作方法。
-
●4.2手阳明大肠经
主要内容:手阳明大肠经的经脉循行,商阳、合谷、阳溪、手三里、曲池、臂臑、肩髃、迎香的定位、主治、操作方法。
-
●4.3足阳明胃经
主要内容:足阳明胃经的经脉循行,承泣、四白、地仓、颊车、下关、头维、梁门、天枢、归来、伏兔、梁丘、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丰隆、解溪、内庭的定位、主治、操作方法。
-
●4.4足太阴脾经
主要内容:足太阴脾经的经脉循行,隐白、公孙、三阴交、地机、阴陵泉、血海、大横的定位、主治、操作方法。
-
●4.5手少阴心经
主要内容:手少阴心经的经脉循行,极泉、少海、通里、阴郄、神门的定位、主治、操作方法。
-
●4.6手太阳小肠经
主要内容:手太阳小肠经的经脉循行,少泽、后溪、腕骨、支正、天宗、颧髎、听宫的定位、主治、操作方法。
-
●4.7足太阳膀胱经
主要内容:足太阳膀胱经的经脉循行,睛明、攒竹、天柱、风门、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脾俞、胃俞、肾俞、大肠俞、膀胱俞、次髎、承扶、委中、膏肓、秩边、承山、昆仑、申脉、至阴的定位、主治、操作方法。
-
●4.8足少阴肾经
主要内容:足少阴肾经的经脉循行,涌泉、太溪、照海、复溜、阴谷的定位、主治、操作方法。
-
●4.9手厥阴心包经
主要内容:手厥阴心包经的经脉循行,曲泽、间使、内关、大陵、劳宫、中冲的定位、主治、操作方法。
-
●4.10手少阳三焦经
主要内容:手少阳三焦经的经脉循行,中渚、阳池、外关、支沟、肩髎、翳风、耳门、丝竹空的定位、主治、操作方法。
-
●4.11足少阳胆经
主要内容:足少阳胆经的经脉循行,听会、率谷、阳白、头临泣、风池、肩井、环跳、风市、阳陵泉、光明、悬钟、丘墟、足临泣的定位、主治、操作方法。
-
●4.12足厥阴肝经
主要内容:足厥阴肝经的经脉循行,大敦、行间、太冲、曲泉、章门、期门的定位、主治、操作方法。
-
●4.13任脉、督脉
主要内容:督脉的经脉循行,长强、腰阳关、命门、至阳、大椎、哑门、风府、百会、上星、水沟的定位、主治、操作方法。任脉的经脉循行:中极、关元、气海、神阙、下脘、中脘、膻中、天突、廉泉、承浆的定位、主治、操作方法。
-
●4.14经外奇穴
主要内容:
1.头颈部:四神聪、印堂、太阳、球后、牵正、翳明、安眠。
2.躯干部:定喘穴、夹脊、子宫。
3.四肢部:十宣、四缝、八邪、落枕穴、腰痛穴、膝眼、胆囊穴、阑尾穴。
-
第五章针灸疗法
学习内容:毫针刺法、灸法、拔罐法、三棱针、头针、电针等操作。
学习目的:
了解:针刺前体位的选择、定穴、方法及如何消毒。
熟悉:电针、头皮针、耳针、的操作方法;针刺注意事项及临床应用
掌握:艾灸、毫针、灸法的临床操作方法;头针的分区及主治。
学习目标: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十以上针刺方法的操作方法及临床适应证,从而能够规范的应用上述技术进行保健康复。 -
●5.1毫针刺法
主要内容:毫针的规格、针刺的消毒方法,针刺时体位的选择,毫针的基本操作技术包括持针法、进针法、针刺的角度方向深度、基本行针手法和辅助行针手法、得气的概念及意义。
-
●5.2灸法
主要内容:灸法的概念、灸法的常用材料及艾柱灸法、艾条灸法、温针灸、灯火灸、灸法临床应用和注意事项。
-
●5.3拔罐法
主要内容:拔罐常用的罐具,拔罐的操作方法、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和禁忌。
-
●5.4三棱针
主要内容:三棱针的操作方法及临床应用。
-
●5.5皮肤针
主要内容:皮肤针的操作方法及临床应用。
-
●5.6电针
主要内容:电针的操作方法及临床应用。
-
●5.7头针
主要内容:头针的头部分区及主治。
-
第六章推拿手法
学习内容:推拿手法的作用机制;常用推拿手法的操作要领及临床应用。
学习目的:
了解:推拿作用机制的现实医学研究;推拿疗法的概念及历史源流。
熟悉:推拿练功的基本要求;推拿手法补泻的操作。
掌握:摆动类、摩擦类、振动类、挤压类、叩击类、运动关节类的操作要领。
学习目标: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能具有推拿的基本理论、能进行推拿操作帮助和指导患者的康复锻炼。 -
●6.1摆动类手法
衮法、滚法、一指禅推法、揉法的操作要领及临床应用。
-
●6.2摩擦类手法
摩法、擦法、推法、搓法、抹法的操作要领及临床应用。
-
●6.3振动类手法与运动关节类手法
抖法、摇法、扳法、拔伸法的操作要领及临床应用。
-
●6.4挤压类手法
按法、捏法、拿法、捻法、拨法的操作要领及临床应用。
-
第七章传统运动疗法
学习内容:八段锦、五禽戏的运动方法
学习目的:
了解:传统运动疗法的概念和历史溯源;传统运动疗法的主要内容及特点和主要作用。
熟悉:传统运动疗法的基本理论、应用原则。
掌握:八段锦、易筋经的运动方法。
学习目标:通过本章节的学习掌握常用传统运动疗法的动作要领,能帮助和指导患者进行传统运动疗法康复锻炼。 -
●7.1传统运动疗法理论
传统运动疗法的概念、主要特点、在康复中的应用原则
-
●7.2易筋经
易筋经的运动方法及动作要领
-
●7.3五禽戏
五禽戏的动作要领及动作分解
-
●7.4八段锦
八段锦的动作要领及动作分解
-
第八章中药疗法
学习内容:中药的相关基础知识,中药疗法在康复中的应用。
学习目的:
了解:康复科常用几种中药外治的方药和适应证。
熟悉:中药疗法的概念,中药疗法理论和原则。
掌握:中药的性能、中药用法用量,中药内治八法、外治法在康复科的应用。
学习目标: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能熟悉中药相关知识,将中药应用于临床康复治疗中。 -
●8.1中药概念及炮制
主要内容:中药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配伍
-
●8.2中药性能
主要内容:中药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配伍
-
●8.3中药性能-归经与毒性
主要内容:中药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配伍
-
●8.4中药的用法
主要内容:中药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配伍
-
●8.5中药疗法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
主要内容:中药的用法用量;常用的几种中药外治的方法、注意事项和应用原则;
中药内治法八法;康复科常用几种中药外治的方药和适应证。
-
第九章临床常见功能障碍的传统康复疗法
学习内容:临床常见功能障碍的康复评定及传统康复方法
学习目的:
熟悉:疼痛的定义、康复评定及颈项痛、腰背痛、肩痛的康复治疗;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的本质、康复评定;言语障碍的定义、康复评定及言语障碍的康复治疗。
掌握: 疼痛、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言语障碍、吞咽障碍的中医辨证及疼痛的康复治疗方法。
了解:疼痛、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言语障碍的其他康复疗法。
学习目标: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能应用传统康复理论知识指导临床康复实践 -
●9.1言语功能障碍的传统康复
主要内容:言语障碍的定义、康复评定及言语障碍的康复治疗
-
●9.2吞咽功能障碍的传统康复
主要内容:吞咽障碍的定义、康复评定及言语障碍的康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