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上)(华东理工大学)
有机化学(上)(华东理工大学)
5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5/13
开课时间2025/01/21 - 2025/07/20
课程周期26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有机化学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分支,它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合成、物理性质及有机化合物之间相互转化规律的学科,是一门理论和实践性并重的课程。通过MOOC课程的新型在线为主的自学手段使学生了解近代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并具备必要的基本知识和一定的基本技能。有机化学是华东理工大学的传统优势课程,也是学校开设的第一门MOOC课程,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线上课程)。适合于各高校的化学、化工、药学、生工、材料、环境等专业的选读,是该类专业的重要必修课,相当于常规课的70-96学时。本课程同时作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向国内开放。主讲老师为:俞善辉、钱旭红、罗千福、方向、王朝霞、许胜等,均为教学经验丰富的有机化学课程的骨干教师。
课程大纲

在线教程

章节简介教学计划
绪论
登录后可预览视频
有机化学历史
俞善辉,钱旭红
有机化合物的特点、来源及分类
俞善辉,钱旭红
原子轨道、共价键及量子理论发展
俞善辉,钱旭红
杂化轨道及分子轨道理论
俞善辉,钱旭红
共价键的属性、极性
俞善辉,钱旭红
有机物构造式的表达及共振论
俞善辉,钱旭红
有机物中各类作用力、电子效应
俞善辉,钱旭红
有机反应分类
俞善辉,钱旭红
有机碳化学、有机与生命
俞善辉,钱旭红
结构表征、如何看待有机、诺贝尔奖
俞善辉,钱旭红
烷烃和环烷烃
甲烷的来源
俞善辉
烷烃的结构与同分异构
俞善辉
碳原子分类及烷基的命名
俞善辉
烷烃的习惯命名、衍生物命名、系统命名
俞善辉
次序规则、最低系列及烷烃2017命名
俞善辉
烷烃的构象
俞善辉
烷烃的物理性质
俞善辉
烷烃的氧化、异构化及裂化
俞善辉
烷烃的卤代反应及机理
俞善辉
卤代反应取向及其它取代反应
俞善辉
烷烃的来源与制备
俞善辉
脂环烃的定义分类及2017命名
俞善辉
环烷烃的结构、稳定性及张力理论
俞善辉
环己烷的构象
俞善辉
脂环烃的性质及制备
俞善辉
杂环化合物的2017命名
俞善辉
烯烃、炔烃、二烯烃2017命名
俞善辉
2017命名实施导引
俞善辉
卤素化合物2017命名
俞善辉
含氮化合物2017命名
俞善辉
醇、酚、醚、含硫化合物2017命名
俞善辉
醛、酮及其衍生物2017命名
俞善辉
羧酸及衍生物2017命名
俞善辉
元素有机化合物和金属有机化合物2017命名
俞善辉
糖的2017命名
俞善辉
氨基酸、多肽2017命名
俞善辉
立体化学2017命名
俞善辉
立体化学
对映异构
伍新燕
偏振光和分子的旋光性
伍新燕
对称元素和手性
伍新燕
手性原子和手性分子
伍新燕
比旋光度
伍新燕
含一个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上
伍新燕
含一个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下
伍新燕
相对构型和绝对构型
伍新燕
含多个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
伍新燕
对映异构体的手性性质
伍新燕
外消旋体的拆分
伍新燕
知识拓展
伍新燕
学习资料
烯烃
烯烃的定义与结构
王朝霞
烯烃的命名
王朝霞
烯烃的物理性质
王朝霞
烯烃与HX的亲电加成反应
王朝霞
烯烃与硫酸、水、醇等的亲电加成反应
王朝霞
烯烃与卤素、次卤酸的亲电加成
王朝霞
烯烃的自由基加成与催化加氢
王朝霞
烯烃的硼氢化-氧化与α-H卤代反应
王朝霞
烯烃的氧化与聚合反应
王朝霞
烯烃的制备
王朝霞
学习资料
炔烃和二烯烃
炔烃的异构、命名、结构和物理性质
李琼,沙风
炔烃的化学性质-弱酸性
李琼,沙风
炔烃的化学性质-催化加氢,亲电加成
李琼,沙风
炔烃的化学性质-硼氢化,亲核加成
李琼,沙风
共轭体系和共轭效应
李琼,沙风
共轭二烯的1,4加成
李琼,沙风
共轭二烯的D-A反应
李琼,沙风
共轭二烯的聚合
李琼,沙风
学习资料
有机化合物结构解析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解析
许胜
质谱仪工作原理
许胜
红外光谱
许胜
核磁共振谱
许胜
学习资料
芳烃及非苯芳烃
苯的结构和芳香性
窦清玉
芳烃的异构和命名
窦清玉
单环芳烃的来源和制法
窦清玉
单环芳烃的物理性质
窦清玉
单环芳烃的化学性质(上)
窦清玉
单环芳烃的化学性质(中)
窦清玉
单环芳烃的化学性质(下)
窦清玉
芳烃的取代基分类
窦清玉
取代基对反应活性及定位的分析和解释
窦清玉
二取代苯的定位规则
窦清玉
联苯及稠环芳烃
窦清玉
萘的结构和性质
窦清玉
其他稠环芳烃
窦清玉
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窦清玉
杂环化合物的结构和芳香性
窦清玉
五元杂环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窦清玉
吡啶的化学性质及碱性
窦清玉
五元杂环化合物的制备
窦清玉
六元杂环化合物性质及制备
窦清玉
学习资料
卤代烃
卤代烃的分类和命名
许胜
卤代烃物理性质
许胜
卤代烃化学性质
许胜
金属有机化合物
许胜
亲核取代反应机理1
许胜
亲核取代反应机理2
许胜
几种特殊结构的情况分析
许胜
亲核试剂影响
许胜
离去基团影响
许胜
溶剂影响
许胜
消除反应机理
许胜
消除反应影响因素
许胜
取代与消除反应的竞争
许胜
卤代烃制备
许胜
Wittig反应与应用
许胜
学习资料
醇、酚和醚
醇的结构、分类和命名及物理性质
罗千福
醇的化学性质
罗千福
醇的氧化
罗千福
多元醇的反应
罗千福
醇的制法
罗千福
学习资料
  • 第一章绪论

    介绍有机物的特点、分类;了解共振论、电子效应、立体效应和溶剂效应。有机化合物中的化学键、性质及杂化轨道理论;化学键的断裂。

  • 1.1有机化学历史

    古代近代有机化学历史

  • 1.2有机化合物的特点、来源及分类

    有机物特点及分类

  • 1.3原子轨道、共价键及量子理论发展

    原子轨道理论及近代现代化学历史

  • 1.4杂化轨道及分子轨道理论

    量子理论中的杂化轨道、分子轨道理论

  • 1.5共价键的属性、极性

    共价键的本质及属性

  • 1.6有机物构造式的表达及共振论

    简单介绍共振论及共振结构式

  • 1.7有机物中各类作用力、电子效应

    有机理论中的诱导、共轭、超共轭电子效应

  • 1.8有机反应分类

    化学键断裂及有机反应分类

  • 1.9有机碳化学、有机与生命

    有机碳化学、有机与生命

  • 1.10结构表征、如何看待有机、诺贝尔奖

    结构表征、如何看待有机、诺贝尔奖

  • 第二章烷烃和环烷烃

    烷烃的命名,sp3杂化,烷烃的构象,烷烃的物理性质。烷烃的化学性质:自由基取代反应及机理,自由基稳定性。环烷烃的命名及环己烷构象,环烷烃的化学性质。

  • 2.1甲烷的来源

    甲烷来源及历史

  • 2.2烷烃的结构与同分异构

    烷烃的立体结构及同分异构介绍

  • 2.3碳原子分类及烷基的命名

    烷烃中碳原子、氢原子及烷基分类

  • 2.4烷烃的习惯命名、衍生物命名、系统命名

    烷烃的习惯命名、衍生物命名、系统命名

  • 2.5次序规则、最低系列及烷烃2017命名

    系统命名中的次序规则、最低系列及2017命名

  • 2.6烷烃的构象

    烷烃的构象理论

  • 2.7烷烃的物理性质

    烷烃物理性质及物理常数

  • 2.8烷烃的氧化、异构化及裂化

    烷烃氧化等化学性质

  • 2.9烷烃的卤代反应及机理

    烷烃的卤代的自由基反应理论

  • 2.10卤代反应取向及其它取代反应

    卤代反应的取向、各级氢的活性、取代反应的影响因素

  • 2.11烷烃的来源与制备

    烷烃的各类制备方法

  • 2.12脂环烃的定义分类及2017命名

    脂环烃的定义分类及2017命名

  • 2.13环烷烃的结构、稳定性及张力理论

    环烷烃结构及张力理论

  • 2.14环己烷的构象

    环己烷的船式椅式构象

  • 2.15脂环烃的性质及制备

    脂环烃的加成及取代等化学性质与制备

  • 2.16杂环化合物的2017命名

    杂环化合物的2017命名

  • 2.17烯烃、炔烃、二烯烃2017命名

    烯烃、炔烃、二烯烃的2017命名

  • 2.182017命名实施导引

    2017命名实施规则导引

  • 2.19卤素化合物2017命名

    含卤素化合物的2017命名

  • 2.20含氮化合物2017命名

    含氮化合物的2017命名

  • 2.21醇、酚、醚、含硫化合物2017命名

    醇、酚、醚、含硫化合物的2017命名

  • 2.22醛、酮及其衍生物2017命名

    醛、酮及其衍生物的2017命名

  • 2.23羧酸及衍生物2017命名

    羧酸及衍生物的2017命名

  • 2.24元素有机化合物和金属有机化合物2017命名

    元素有机化合物和金属有机化合物的2017命名

  • 2.25糖的2017命名

    糖的2017命名

  • 2.26氨基酸、多肽2017命名

    氨基酸、多肽的2017命名

  • 2.27立体化学2017命名

    立体化学的2017命名

  • 第三章立体化学

    介绍立体(构象、构型)异构、对称元素、手性、手性原子、手性分子、比旋光度、对映体、非对映体、外消旋体、内消旋体等基本概念。Fischer投影式,D/L和R/S标记,对映异构体的性质,环状化合物的立体异构体。

  • 3.1对映异构

    同分异构、光学异构及历史

  • 3.2偏振光和分子的旋光性

    物理学的偏振光及旋光性

  • 3.3对称元素和手性

    分子的各类对称元素及判断手性

  • 3.4手性原子和手性分子

    手性原子及手性分子概念

  • 3.5比旋光度

    物理常数比旋光度、影响因素及应用

  • 3.6含一个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上

    含一个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与Fischer投影式

  • 3.7含一个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下

    含一个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与R/S命名

  • 3.8相对构型和绝对构型

    相对构型和绝对构型与D/L命名

  • 3.9含多个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

    含两个或以上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及内消旋体

  • 3.10对映异构体的手性性质

    对映异构体的手性性质及对人类与自然界的影响

  • 3.11外消旋体的拆分

    外消旋体的各种拆分方法

  • 3.12知识拓展

    手性研究的拓展

  • 第四章烯烃

    烯烃的命名、结构、sp2杂化,烯烃的物理性质。烯烃的化学性质:亲电加成与选择性、自由基加成、催化加氢、α-H的反应、氧化等反应。烯烃的主要来源和制法

  • 4.1烯烃的定义与结构

    烯烃的定义与sp2杂化结构

  • 4.2烯烃的命名

    烯烃的系统命名

  • 4.3烯烃的物理性质

    烯烃的物理性质

  • 4.4烯烃与HX的亲电加成反应

    烯烃与HX的亲电加成反应及机理

  • 4.5烯烃与硫酸、水、醇等的亲电加成反应

    烯烃与硫酸、水等的亲电加成反应

  • 4.6烯烃与卤素、次卤酸的亲电加成

    烯烃与卤素、次卤酸的亲电加成反应

  • 4.7烯烃的自由基加成与催化加氢

    烯烃与HBr的自由基加成、反马氏规则与催化加氢

  • 4.8烯烃的硼氢化-氧化与α-H卤代反应

    烯烃的硼氢化-氧化反应与α-H卤代反应

  • 4.9烯烃的氧化与聚合反应

    烯烃的各类氧化反应与聚合反应

  • 4.10烯烃的制备

    烯烃的制备反应

  • 第五章炔烃和二烯烃

    炔烃的结构、sp杂化和命名。炔烃的化学性质:端炔的弱酸性、加成反应、氧化反应。炔烃的制备。共轭二烯烃的结构、共轭体系与共轭效应,共轭二烯烃的化学性质:1,2和1,4-加成、双烯合成、聚合反应。

  • 5.1炔烃的异构、命名、结构和物理性质

    炔烃的异构、命名、sp杂化结构和物理性质

  • 5.2炔烃的化学性质-弱酸性

    末端炔烃的化学性质-弱酸性及与金属的反应

  • 5.3炔烃的化学性质-催化加氢,亲电加成

    炔烃催化加氢与卤化氢、卤素亲电加成

  • 5.4炔烃的化学性质-硼氢化,亲核加成

    炔烃的硼氢化反应、与氢氰酸、醇、醋酸的亲核加成

  • 5.5共轭体系和共轭效应

    共轭二烯烃的共轭体系和共轭效应

  • 5.6共轭二烯的1,4加成

    共轭二烯烃的1,4与1,2加成

  • 5.7共轭二烯的D-A反应

    共轭二烯的双烯合成反应

  • 5.8共轭二烯的聚合

    共轭二烯的聚合与橡胶

  • 第六章有机化合物结构解析

    红外光谱基本理论,分子的振动形式;特征频率区及推导结构。核磁共振谱原理,化学位移,屏蔽与去屏蔽效应,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自旋偶合-裂分,核磁共振图谱的解析。

  • 6.1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解析

    波谱基本概念介绍

  • 6.2质谱仪工作原理

    简单介绍质谱

  • 6.3红外光谱

    红外光谱理论介绍

  • 6.4核磁共振谱

    核磁共振理论介绍

  • 第七章芳烃及非苯芳烃

    苯的结构与命名,休克尔规则,单环芳烃的来源和制法。单环芳烃的化学性质:亲电取代反应及其历程,加成反应,苯环侧链反应。定位规则及其解释。稠环芳烃的命名,性质。杂环化合物命名,化学性质。

  • 7.1苯的结构和芳香性

    苯环的凯库勒结构式、苯的近代概念、休克尔规则

  • 7.2芳烃的异构和命名

    苯的异构与取代苯的命名

  • 7.3单环芳烃的来源和制法

    芳烃的来源和制备方法

  • 7.4单环芳烃的物理性质

    芳烃的物理性质

  • 7.5单环芳烃的化学性质(上)

    单环芳烃的亲电取代化学性质-卤代、硝化反应

  • 7.6单环芳烃的化学性质(中)

    单环芳烃的亲电取代化学性质-磺化、付氏反应

  • 7.7单环芳烃的化学性质(下)

    芳烃的化学性质-苯环加成及侧链的反应

  • 7.8芳烃的取代基分类

    芳烃的两类定位取代基

  • 7.9取代基对反应活性及定位的分析和解释

    定位取代基对反应活性影响及定位规律解释-σ络合物及电子效应

  • 7.10二取代苯的定位规则

    定位取代基对反应活性影响及定位规律解释-σ络合物及电子效应

  • 7.11联苯及稠环芳烃

    联苯及稠环芳烃介绍

  • 7.12萘的结构和性质

    稠环芳烃萘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 7.13其他稠环芳烃

    其他稠环芳烃简介

  • 7.14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 7.15杂环化合物的结构和芳香性

    杂环化合物的结构和芳香性关系

  • 7.16五元杂环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五元杂环化合物的性质与比较

  • 7.17吡啶的化学性质及碱性

    六元杂环吡啶的化学性质及碱性

  • 7.18五元杂环化合物的制备

    五元杂环化合物的制备

  • 7.19六元杂环化合物性质及制备

    六元杂环化合物制备

  • 第八章卤代烃

    卤代烃命名,物理性质。卤代烷的化学性质:亲核取代反应及SN1和SN2历程,消除反应及E1和E2历程,取代与消除的影响因素及竞争,与金属的反应,卤代烃的制法。

  • 8.1卤代烃的分类和命名

    卤代烃分类命名

  • 8.2卤代烃物理性质

    卤代烃物理性质

  • 8.3卤代烃化学性质

    卤代烃亲核取代-水解、醇解、氰解、氨解、卤素交换、硝酸银

  • 8.4金属有机化合物

    卤代烃与金属的反应

  • 8.5亲核取代反应机理1

    卤代烃单分子亲核取代机理

  • 8.6亲核取代反应机理2

    卤代烃双分子亲核取代机理

  • 8.7几种特殊结构的情况分析

    影响取代反应的几种特殊结构的情况分析

  • 8.8亲核试剂影响

    卤代烃亲核取代影响因素-亲核试剂

  • 8.9离去基团影响

    卤代烃亲核取代影响因素-离去基团

  • 8.10溶剂影响

    卤代烃亲核取代影响因素-溶剂

  • 8.11消除反应机理

    卤代烃消除反应机理

  • 8.12消除反应影响因素

    卤代烃消除反应的影响因素

  • 8.13取代与消除反应的竞争

    卤代烃亲核取代与消除的竞争

  • 8.14卤代烃制备

    卤代烃制备及典型卤代烃

  • 8.15Wittig反应与应用

    Wittig反应与应用

  • 第九章 醇、酚和醚

    醇的结构命名,物理性质。醇的化学性质:酸性、卤代反应、成酯、脱水、氧化与脱氢反应。醇的制法。

  • 9.1醇的结构、分类和命名及物理性质

    醇的结构、分类、命名、物理性质

  • 9.2醇的化学性质

    醇的化学性质:酸性、取代、酯化、消除反应

  • 9.3醇的氧化

    醇的氧化反应

  • 9.4多元醇的反应

    多元醇性质

  • 9.5醇的制法

    醇的制备及典型醇

  • 开始学习
  • 第一章  作业测试
    第一章 绪论

    1.1 有机化学历史

    1.2 有机化合物的特点、来源及分类

    1.3 原子轨道、共价键及量子理论发展

    1.4 杂化轨道及分子轨道理论

    1.5 共价键的属性、极性

    1.6 有机物构造式的表达及共振论

    1.7 有机物中各类作用力、电子效应

    1.8 有机反应分类

    1.9 有机碳化学、有机与生命

    1.10 结构表征、如何看待有机、诺贝尔奖

    视频数10
  • 第二章  作业测试
    第二章 烷烃和环烷烃

    2.1 甲烷的来源

    2.2 烷烃的结构与同分异构

    2.3 碳原子分类及烷基的命名

    2.4 烷烃的习惯命名、衍生物命名、系统命名

    2.5 次序规则、最低系列及烷烃2017命名

    2.6 烷烃的构象

    2.7 烷烃的物理性质

    2.8 烷烃的氧化、异构化及裂化

    2.9 烷烃的卤代反应及机理

    2.10 卤代反应取向及其它取代反应

    2.11 烷烃的来源与制备

    2.12 脂环烃的定义分类及2017命名

    2.13 环烷烃的结构、稳定性及张力理论

    2.14 环己烷的构象

    2.15 脂环烃的性质及制备

    2.16 杂环化合物的2017命名

    2.17 烯烃、炔烃、二烯烃2017命名

    2.18 2017命名实施导引

    2.19 卤素化合物2017命名

    2.20 含氮化合物2017命名

    2.21 醇、酚、醚、含硫化合物2017命名

    2.22 醛、酮及其衍生物2017命名

    2.23 羧酸及衍生物2017命名

    2.24 元素有机化合物和金属有机化合物2017命名

    2.25 糖的2017命名

    2.26 氨基酸、多肽2017命名

    2.27 立体化学2017命名

    视频数27
  • 第三章  作业测试
    第三章 立体化学

    3.1 对映异构

    3.2 偏振光和分子的旋光性

    3.3 对称元素和手性

    3.4 手性原子和手性分子

    3.5 比旋光度

    3.6 含一个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上

    3.7 含一个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下

    3.8 相对构型和绝对构型

    3.9 含多个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

    3.10 对映异构体的手性性质

    3.11 外消旋体的拆分

    3.12 知识拓展

    视频数12
  • 第四章  作业测试
    第四章 烯烃

    4.1 烯烃的定义与结构

    4.2 烯烃的命名

    4.3 烯烃的物理性质

    4.4 烯烃与HX的亲电加成反应

    4.5 烯烃与硫酸、水、醇等的亲电加成反应

    4.6 烯烃与卤素、次卤酸的亲电加成

    4.7 烯烃的自由基加成与催化加氢

    4.8 烯烃的硼氢化-氧化与α-H卤代反应

    4.9 烯烃的氧化与聚合反应

    4.10 烯烃的制备

    视频数10
  • 第五章  作业测试
    第五章 炔烃和二烯烃

    5.1 炔烃的异构、命名、结构和物理性质

    5.2 炔烃的化学性质-弱酸性

    5.3 炔烃的化学性质-催化加氢,亲电加成

    5.4 炔烃的化学性质-硼氢化,亲核加成

    5.5 共轭体系和共轭效应

    5.6 共轭二烯的1,4加成

    5.7 共轭二烯的D-A反应

    5.8 共轭二烯的聚合

    视频数8
  • 第六章  作业测试
    第六章 有机化合物结构解析

    6.1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解析

    6.2 质谱仪工作原理

    6.3 红外光谱

    6.4 核磁共振谱

    视频数4
  • 第七章  作业测试
    第七章 芳烃及非苯芳烃

    7.1 苯的结构和芳香性

    7.2 芳烃的异构和命名

    7.3 单环芳烃的来源和制法

    7.4 单环芳烃的物理性质

    7.5 单环芳烃的化学性质(上)

    7.6 单环芳烃的化学性质(中)

    7.7 单环芳烃的化学性质(下)

    7.8 芳烃的取代基分类

    7.9 取代基对反应活性及定位的分析和解释

    7.10 二取代苯的定位规则

    7.11 联苯及稠环芳烃

    7.12 萘的结构和性质

    7.13 其他稠环芳烃

    7.14 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7.15 杂环化合物的结构和芳香性

    7.16 五元杂环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7.17 吡啶的化学性质及碱性

    7.18 五元杂环化合物的制备

    7.19 六元杂环化合物性质及制备

    视频数19
  • 第八章  作业测试
    第八章 卤代烃

    8.1 卤代烃的分类和命名

    8.2 卤代烃物理性质

    8.3 卤代烃化学性质

    8.4 金属有机化合物

    8.5 亲核取代反应机理1

    8.6 亲核取代反应机理2

    8.7 几种特殊结构的情况分析

    8.8 亲核试剂影响

    8.9 离去基团影响

    8.10 溶剂影响

    8.11 消除反应机理

    8.12 消除反应影响因素

    8.13 取代与消除反应的竞争

    8.14 卤代烃制备

    8.15 Wittig反应与应用

    视频数15
  • 第九章  作业测试
    第九章 醇、酚和醚

    9.1 醇的结构、分类和命名及物理性质

    9.2 醇的化学性质

    9.3 醇的氧化

    9.4 多元醇的反应

    9.5 醇的制法

    视频数5
  • 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