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理学
运动生理学
5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4/28
开课时间2025/01/21 - 2025/07/20
课程周期26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运动生理学》是人体生理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人体的运动能力和对运动反应与适应过程的科学,是体育学科中一门重要的应用基础理论学科。通过讲授人体各器官、系统在运动过程中机能变化和它们的协同工作能力和机理,使学生明确运动对人体的形态和机能产生的适应性影响。主要内容包括绪论、骨骼肌机能、血液、循环机能、呼吸机能、物质和能量代谢、肾脏功能、内分泌功能、感觉机能、神经系统机能、运动技能、肌肉力量、身体素质、有氧和无氧运动能力、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规律、儿童少年生长发育与体育运动、衰老与肥胖等。
课程大纲

在线教程

章节简介教学计划
绪论
登录后可预览视频
生命活动基本特征
高海宁
肌肉活动
骨骼肌的结构、生物电现象和收缩过程
张新安
骨骼肌的特性和收缩形式
张新安
肌纤维类型与运动单位
张新安
血液
血液的组成
衣雪洁
血液的理化特性
衣雪洁
血液的功能
衣雪洁
运动对血液的影响
衣雪洁
循环机能
心肌生理特性
张日辉
心脏的泵血功能及其评定
张日辉
心率指标在心脏泵血功能评定及其运动中的应用
张日辉
心输出量及其影响因素
张日辉
血管生理
张日辉
静脉血压及静脉回心血量的影响因素
张日辉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张日辉
运动训练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张日辉
呼吸机能
呼吸三个环节
马铁
气体交换和运输
马铁
气体运输
马铁
运动时合理呼吸
马铁
能量代谢
人体运动时的能量供应与消耗(一)
常波
人体运动时的能量供应与消耗(二)
常波
肾脏功能
肾脏基本结构
曹丽华
尿液形成过程
曹丽华
运动对肾脏功能的影响
曹丽华
内分泌功能
内分泌系统
曹丽华
运动与内分泌功能
曹丽华
感觉机能
概述
郭峰
视觉
郭峰
位觉生理与运动
郭峰
神经系统机能
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概述
张日辉
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控
张日辉
脑干对躯体运动的调控
张日辉
小脑和基底神经节对躯体运动的调控
张日辉
大脑皮质在运动调控中的作用
张日辉
运动技能
运动技能概念及学习进程
郭峰
身体素质
力量素质(一)
马铁
力量素质(二)
马铁
速度素质
马铁
有氧无氧工作能力
需氧量、摄氧量的影响及关系
马铁
有氧工作能力
马铁
无氧工作能力
马铁
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规律
赛前状态和准备活动
高海宁
进入工作状态和稳定工作状态
高海宁
运动性疲劳
高海宁
运动性恢复过程
高海宁
儿童少年与体育运动
儿童少年生长发育规律
高海宁
儿童少年的骨骼、关节、肌肉生理特点和体育教学与训练
高海宁
儿童少年的循环、呼吸、神经系统生理特点和体育教学与训练
高海宁
少年儿童身体素质敏感期
高海宁
衰老与运动
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及健身运动原则
张新安
  • 绪章绪论

    本章介绍运动生理学的课程性质和课程任务,重点介绍了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和人体机能的维持与调节。

  • 0.1生命活动基本特征

    本节主要讲解生命的基本特征和人体机能的调节方式。生命的基本特征分别是新陈代谢、兴奋性、应激性、适应性和生殖。人体机能的调节方式分别是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和生物节律。

  • 第一章肌肉活动

    本章介绍骨骼肌的超微结构、生物电的产生、骨骼肌的收缩原理以及不同类型及肌纤维的形态、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特点,以及运动训练对骨骼肌形态和机能的影响。

  • 1.1骨骼肌的结构、生物电现象和收缩过程

    本节介绍了肌纤维的结构,生物电现象和收缩过程。

  • 1.2骨骼肌的特性和收缩形式

    本节介绍了骨骼肌的物理特性和生理特性。骨骼肌四种主要收缩形式。

  • 1.3肌纤维类型与运动单位

    本节介绍了肌纤维类型与运动单位、运动单位的动员,运动员的运动项目与肌纤维组成的特点。

  • 第二章血液

    本章介绍了血液的组成与功能、血液的理化特性等,运动时机体血量、血细胞、血红蛋白的变化以及运动性贫血的相关知识。

  • 2.1血液的组成

    本节讲解血液的组成与功能。

  • 2.2血液的理化特性

    本节讲解了血液的理化特性。

  • 2.3血液的功能

    本节讲解了一次性运动和长时间耐力训练对血量的影响。

  • 2.4运动对血液的影响

    本节讲解运动对血细胞及血红蛋白的影响,运动训练中如何使用血红蛋白值来监控运动训练的相关指标。

  • 第三章循环机能

    本章首先介绍了心肌的生理特性,在此基础上讲授了心动周期和心率、心脏泵血过程及泵血功能评定指标,心输出量及影响因素,血管生理主要介绍了动脉血压产生机制及影响因素,静脉血压及静脉回心血量影响因素,心血管活动的神经、体液及局部调节,以及长期运动对心血管的影响,运动心脏的结构功能特点等内容。

  • 3.1心肌生理特性

    本节课主要讲授心肌生理特性,即自动节律性、传导性、兴奋性和收缩性。

  • 3.2心脏的泵血功能及其评定

    本节课主要讲授了心脏泵血过程和心脏泵血功能评定指标。

  • 3.3心率指标在心脏泵血功能评定及其运动中的应用

    本节课首先介绍了心动周期和心率的有关概念,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心率作为评定运动者机能状态的客观生理指标,在运动实践中常用心率来反映运动强度和生理负荷量,并用于运动员的自我监督或医务监督。

  • 3.4心输出量及其影响因素

    本节课主要讲授了心输出量及其影响因素,并介绍了心力贮备。

  • 3.5血管生理

    本节课主要讲授了各类血管结构功能特点,动脉血压及其影响因素和动脉脉搏。

  • 3.6静脉血压及静脉回心血量的影响因素

    本节课主要讲授了静脉血压及静脉回心血量的影响因素。

  • 3.7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本节课主要讲授了心血管活动的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 3.8运动训练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运动训练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 第四章呼吸机能

    呼吸机能

  • 4.1呼吸三个环节

    呼吸通过呼吸系统完成。呼吸包括外呼吸、气体运输、内呼吸三个环节,外呼吸又包括肺通气、肺换气两部分。内呼吸又称为组织换气。

  • 4.2气体交换和运输

    呼吸运动指胸廓的节律性扩大和缩小,由呼吸肌收缩、舒张实现。根据呼吸肌参与部位不同分为胸式呼吸、腹式呼吸。根据呼吸深浅,分为平静呼吸、用力呼吸。

  • 4.3气体运输

    肺通气的量取决于呼吸深度,常用的评定指标包括肺活量、时间肺活量、最大通气量等。

  • 4.4运动时合理呼吸

    分压差是实现气体交换的动力,决定了气体的扩散方向和扩散速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 第五章能量代谢

    本章主要讲解人体各种状态下能量代谢以及运动过程中能量供应。

  • 5.1人体运动时的能量供应与消耗(一)

    本节讲解人体运动时地能量供应与消耗,重点介绍三大供能系统及其特点。

  • 5.2人体运动时的能量供应与消耗(二)

    本节讲解运动项目按供能系统的供能特点进行分类及能源系统和运动能力关系。

  • 第六章肾脏功能

    本章主要介绍肾脏在排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重点阐述在尿生成的三个过程中,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和肾脏在保持水及酸碱平衡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介绍了运动对肾脏功能的影响,以及运动性蛋白尿和运动性血尿现象。

  • 6.1肾脏基本结构

    本节介绍了肾脏在人体排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和肾单位的概念,重点介绍了肾单位的基本结构和肾脏的血液循环。

  • 6.2尿液形成过程

    本节介绍了尿的成分、理化性质及尿量,重点阐述了在尿生成的三个过程中,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和肾小管与集合管的分泌作用。

  • 6.3运动对肾脏功能的影响

    本节介绍了运动对肾脏功能的影响,重点阐述了运动性蛋白尿和运动性血尿概念、产生原因及其影响因素。

  • 第七章内分泌功能

    内分泌激素对于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以及运动过程中的能量代谢和体液调节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章在介绍内分泌系统、激素的基本概念基础上,重点介绍了主要内分泌腺的内分泌功能,尤其重点叙述了激素对于运动过程中能量代谢、体液调节的调控,以及运动过程中应激轴主要激素的生理作用。

  • 7.1内分泌系统

    本节主要介绍内分泌系统和激素的基本概念和分类,重点介绍了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等主要内分泌腺的内分泌功能。

  • 7.2运动与内分泌功能

    本节主要介绍激素对运动的基本反应和适应特征,激素对运动能量代谢的调控,重点介绍了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和运动。

  • 第八章感觉机能

    本章简单介绍感受器、感觉运动器官的一般生理特征、感觉的形成,重点讲授与体育运动关系密切的位觉、本体感觉、视觉、听觉的功能活动、基本生理现象和机制,讨论各种感觉功能在运动教学和训练中的作用。

  • 8.1概述

    本节简单介绍视觉器官的系统组成、眼的折光功能及功能调节、眼的感光功能。重点介绍视觉生理与人体运动机能之间的关系,视觉在运动训练中的作用。

  • 8.2视觉

    主要介绍位觉感受器——前庭器官的结构与功能、前庭反应与前庭功能稳定性以及位觉在运动训练中的作用。

  • 8.3位觉生理与运动

    本节简单介绍本体感受器结构与功能,包括肌梭的结构与功能和腱梭的结构与功能。重点介绍本体感觉在运动训练中的作用。

  • 第九章神经系统机能

    本章首先介绍了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概述,在此基础上介绍了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控,脑干对躯体运动的调控,小脑和基底神经节对躯体运动的调控和大脑皮质在运动调控中的作用。

  • 9.1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概述

    本节课主要讲授了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组成和机能、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反射、以及高级神经活动。

  • 9.2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控

    本节课讲述了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控,介绍了牵张反射、屈肌反射和对侧伸肌反射、腱器官反射,以及脊髓休克。

  • 9.3脑干对躯体运动的调控

    本节课讲述了脑干对躯体运动的调控,介绍了姿势反射,包括状态反射、翻正反射、旋转运动反射和直线运动反射。

  • 9.4小脑和基底神经节对躯体运动的调控

    本节课讲述了小脑和基底神经节对躯体运动的调控,以及临床病症的表现和病理机制。

  • 9.5大脑皮质在运动调控中的作用

    本节课从运动调控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大脑皮层运动区及其特征、运动传出通路、躯体运动协调的神经机理四个方面讲述了大脑皮质在躯体运动调控中的作用。

  • 第十章运动技能

    本章主要介绍运动技能的基本概念、运动技能的生理本质和运动技能形成过程,并进一步分析影响运动技能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

  • 10.1运动技能概念及学习进程

    本节简单介绍运动技能的基本概念。重点介绍运动技能的分类:闭式运动技能与开式运动技能的基本含义,以及两种运动技能的本质区别。

  • 第十一章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是运动的基础,是运动中表现出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及柔韧等机能能力的统称。

  • 11.1力量素质(一)

    概述

  • 11.2力量素质(二)

    耐力素质是人体长时间进行肌肉工作的运动能力。从能量供应角度可以分为有氧耐力、无氧耐力。

  • 11.3速度素质

    速度素质是人体进行快速运动的能力或最短时间完成某种运动的能力。按其表现可以分为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周期性的位移速度。

  • 第十二章有氧无氧工作能力

    人体运动时能量代谢包括有氧代谢、无氧代谢,代谢过程与运动能力密切相关。因此运动能力又分为有氧工作能力和无氧工作能力。

  • 12.1需氧量、摄氧量的影响及关系

    有氧工作,指机体在氧供充足的情况下由能源物质氧化分解提供能量所完成的工作。主要评价指标包括最大摄氧量、乳酸阈等。

  • 12.2有氧工作能力

    无氧工作指运动中人体通过无氧代谢途径提供能量进行运动的能力,它由两部分组成:ATP-CP分解供能和糖无氧酵解供能。

  • 12.3无氧工作能力

    无氧工作能力

  • 第十三章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规律

    本章主要介绍人体在运动训练或比赛过程中,身体生理机能发生相应变化的规律、特点及其生理机制,及如何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提高运动成绩,促进身体机能的恢复。

  • 13.1赛前状态和准备活动

    本节主要介绍赛前状态概念、产生机制、类型,以及准备活动的概念,生理作用和准备活动应该如何进行等。

  • 13.2进入工作状态和稳定工作状态

    本节主要讲解什么是进入工作状态和稳定工作状态,以及运动中极易出现的“极点”和“第二次呼吸”。

  • 13.3运动性疲劳

    本节主要讲解什么是运动性疲劳,及其产生的机理。

  • 13.4运动性恢复过程

    本节主要讲解什么是恢复过程,应如何进行恢复才科学有效。

  • 第十四章儿童少年与体育运动

    本章主要介绍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影响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儿童少年生理特点以及如何根据儿童少年生长发育规律和生理特点正确指导体育教学。

  • 14.1儿童少年生长发育规律

    本节介绍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及其影响规律。

  • 14.2儿童少年的骨骼、关节、肌肉生理特点和体育教学与训练

    本节从儿童少年骨骼、肌肉和关节生理特点的角度,讲解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应该注意的事项。

  • 14.3儿童少年的循环、呼吸、神经系统生理特点和体育教学与训练

    本节从儿童少年血液、循环、呼吸和神经生理特点的角度,讲解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应注意的事项。

  • 14.4少年儿童身体素质敏感期

    本节讲解儿童少年身体素质发展的规律以及如何科学合理地发展儿童少年身体素质。

  • 第十五章衰老与运动

    老年人健康问题、老年保健措施、预防和延缓衰老过程的途径已经成为研究热点。本章介绍衰老与运动。

  • 15.1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及健身运动原则

    本节介绍了衰老的概念、老年人的生理特点与健身作用、老年人健身运动应遵循的原则。

  • 开始学习
  • 绪章  作业测试
    绪章绪论

    0.1 生命活动基本特征

    视频数1
  • 第一章  作业测试
    第一章 肌肉活动

    1.1 骨骼肌的结构、生物电现象和收缩过程

    1.2 骨骼肌的特性和收缩形式

    1.3 肌纤维类型与运动单位

    视频数3
  • 第二章  作业测试
    第二章 血液

    2.1 血液的组成

    2.2 血液的理化特性

    2.3 血液的功能

    2.4 运动对血液的影响

    视频数4
  • 第三章  作业测试
    第三章 循环机能

    3.1 心肌生理特性

    3.2 心脏的泵血功能及其评定

    3.3 心率指标在心脏泵血功能评定及其运动中的应用

    3.4 心输出量及其影响因素

    3.5 血管生理

    3.6 静脉血压及静脉回心血量的影响因素

    3.7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3.8 运动训练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视频数8
  • 第四章  作业测试
    第四章 呼吸机能

    4.1 呼吸三个环节

    4.2 气体交换和运输

    4.3 气体运输

    4.4 运动时合理呼吸

    视频数4
  • 第五章  作业测试
    第五章 能量代谢

    5.1 人体运动时的能量供应与消耗(一)

    5.2 人体运动时的能量供应与消耗(二)

    视频数2
  • 第六章  作业测试
    第六章 肾脏功能

    6.1 肾脏基本结构

    6.2 尿液形成过程

    6.3 运动对肾脏功能的影响

    视频数3
  • 第七章  作业测试
    第七章 内分泌功能

    7.1 内分泌系统

    7.2 运动与内分泌功能

    视频数2
  • 第八章  作业测试
    第八章 感觉机能

    8.1 概述

    8.2 视觉

    8.3 位觉生理与运动

    视频数3
  • 第九章  作业测试
    第九章 神经系统机能

    9.1 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概述

    9.2 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控

    9.3 脑干对躯体运动的调控

    9.4 小脑和基底神经节对躯体运动的调控

    9.5 大脑皮质在运动调控中的作用

    视频数5
  • 第十章  作业测试
    第十章 运动技能

    10.1 运动技能概念及学习进程

    视频数1
  • 第十一章  作业测试
    第十一章 身体素质

    11.1 力量素质(一)

    11.2 力量素质(二)

    11.3 速度素质

    视频数3
  • 第十二章  作业测试
    第十二章 有氧无氧工作能力

    12.1 需氧量、摄氧量的影响及关系

    12.2 有氧工作能力

    12.3 无氧工作能力

    视频数3
  • 第十三章  作业测试
    第十三章 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规律

    13.1 赛前状态和准备活动

    13.2 进入工作状态和稳定工作状态

    13.3 运动性疲劳

    13.4 运动性恢复过程

    视频数4
  • 第十四章  作业测试
    第十四章 儿童少年与体育运动

    14.1 儿童少年生长发育规律

    14.2 儿童少年的骨骼、关节、肌肉生理特点和体育教学与训练

    14.3 儿童少年的循环、呼吸、神经系统生理特点和体育教学与训练

    14.4 少年儿童身体素质敏感期

    视频数4
  • 第十五章  作业测试
    第十五章 衰老与运动

    15.1 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及健身运动原则

    视频数1
  • 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