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概论
1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5/14
开课时间2025/01/21 - 2025/07/20
课程周期26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陶冶审美情操,培育艺术敏感,激发创新活力。同学,请跟随老师一起走进《艺术概论》课堂!
课程大纲

在线教程

章节简介教学计划
绪论
登录后可预览视频
绪论
尹建民
艺术的起源和发展
艺术起源
艺术起源的“斯芬克斯之谜”(模仿说)
尹建民
艺术起源的“斯芬克斯之谜”(游戏说)
尹建民
艺术起源的“斯芬克斯之谜”(巫术说)
尹建民
艺术起源的“斯芬克斯之谜”(表现说)
尹建民
艺术产生的根本动力(劳动说)
尹建民
艺术发展
艺术发展的历史过程
尹建民
艺术发展的一般规律
尹建民
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艺术本质
艺术的本质
尹建民
艺术是与审美相关的精神生产
尹建民
艺术特征
艺术的形象性特征
尹建民
艺术的情感性特征
尹建民
艺术的审美性特征
尹建民
艺术的创造性特征
尹建民
艺术存在与环境
艺术存在
艺术存在的形式与特征
石正涛
艺术与环境
艺术与自然环境
石正涛
艺术与人文环境
石正涛
艺术功能与作用
艺术功用
艺术有何功用
尹建民
艺术功用的特点
艺术如何发挥功用
尹建民
艺术创作
艺术创作过程
艺术创作的过程与步骤
马美琴
形象思维
马美琴
想象与灵感
马美琴
艺术创作方法
艺术创作方法:现实主义
尹建民
艺术创作方法:浪漫主义
尹建民
艺术创作方法:现代主义
尹建民
艺术创作方法:后现代主义
尹建民
创作风格与流派
创作风格与流派
尹建民
艺术作品
作品的构成因素
艺术作品的内容
马美琴
艺术作品的形式
马美琴
作品的展示与传播
艺术作品的展示
王军华
艺术作品的传播
王军华
艺术接受
艺术鉴赏
艺术鉴赏的本质与类型
尹建民
艺术鉴赏的过程
尹建民
艺术批评
艺术批评的方法
尹建民
艺术门类
艺术门类的划分
艺术分类的方法及标准
王军华
艺术的种类及特征
音乐
王军华
美术
白媛媛
舞蹈
白媛媛
戏剧
石正涛
文学
马美琴
影视
石正涛
中国艺术精神
中国古代艺术的审美特征
尹建民
  • 绪章绪论

    本章内容为艺术概论课程绪论,带领你了什么是艺术,艺术概论学什么,为什么学和怎样学的问题。

  • 0.1绪论

    本节介绍了什么是艺术,艺术概论学什么,为什么学和怎样学。

  • 第一章艺术的起源和发展

    本章内容为艺术史论,讲述了艺术起源的六种基本观点。要求理解艺术起源与人类实践活动的密切关系,掌握模仿说、游戏说、巫术说、表现说、劳动说的基本概念、主要观点,并对其合理性、局限性做出评析;把握艺术产生的根本动力在于人类的物质生产劳动实践。了解艺术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把握艺术发展的一般规律。

  • 1.1艺术起源

    本节内容介绍了关于艺术起源的几种主要学说,主要包括模仿说、游戏说、表现说、巫术说、劳动说,以此来揭示艺术起源的斯芬克斯之谜。要求掌握各种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理论观点,并对其合理性、局限性做出评析。重点理解艺术起源与人类实践活动的密切关系,把握人类的物质生产劳动实践是艺术发生的根本动力。

  • 1.2艺术发展

    本节内容讲述了艺术发生与发展的历史过程及不同阶段呈现出的发展特点,主要分为艺术萌芽时期、史前艺术时期、纯粹艺术时期三个阶段;总结了艺术发展的一般规律,要求把握艺术发展与时代的关系、艺术发展的不平衡性,理解和把握继承与创新、吸收与借鉴对艺术发展的不同作用。

  • 第二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本章内容为艺术本质论,主要讲述了关于艺术本质的五种基本观点,以及艺术的四个基本特征。要求理解艺术的内在规定性,掌握再现说(模仿说)、理念说(客观精神说)、表现说(主观精神说)、形式说、与审美相关的精神生产说的基本概念、主要观点;理解和把握艺术的形象性、情感性、审美性、创造性特征的基本内涵。

  • 2.1艺术本质

    本节内容首先梳理了中外艺术史上关于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理论:再现说(模仿说)、理念说(客观精神说)、表现说(主观精神说)、形式说;然后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艺术本质论的基本观点: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也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是意识形态与生产形态的有机统一。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自己对艺术本质的理性认识。

  • 2.2艺术特征

    本节内容阐述了艺术的四个基本特征:形象性、情感性、审美性、创造性特征,要求结合自身的艺术实践经验来理解和认识艺术的基本特征的内涵。

  • 第三章艺术存在与环境

    本章内容主要讲述了艺术存在的自然形式和人文形式,艺术与地理、生物等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与哲学、宗教、道德、经济、科学之间的相互关联作用。理解、把握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 3.1艺术存在

    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了艺术存在物质形式、人文形式、综合形式。要求把握艺术存在的特征,理解艺术作品存在的人文形式因艺术类型而有差异。

  • 3.2艺术与环境

    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了艺术与物质材料、地理环境、生物等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艺术与与社会文化、经济生产、宗教、科学技术等人文环境的关系。要求理解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理解艺术与哲学、宗教、道德、经济、科学之间的相互关联作用。

  • 第四章艺术功能与作用

    本章内容为艺术价值论,讲述了艺术的功能和作用。要求理解、把握艺术的主要功用,理解艺术发挥其作用的独特方式,把握艺术功用的特点。

  • 4.1艺术功用

    本节内容讲述了艺术有哪些的功能和作用。要求理解艺术的功能与作用的具体表现,在把握艺术的本质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艺术作品或现象,把握五种主要的本质功用:审美功用、认识功用、教育功用、娱乐功用、组织功用,了解其他两种功用:心理功用、生理功用。认知艺术史上相关的论述。

  • 4.2艺术功用的特点

    本节内容讲述了艺术是如何发挥功用的。要求了解艺术发挥其作用的独特方式,把握艺术功用的特点。认知艺术史上相关的论述。

  • 第五章艺术创作

    本章为艺术(生产)系统论中的艺术创作论。主要讲述了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的艺术创作的过程和步骤,艺术创作的思维方式,艺术创作方法,创作风格与流派。要求把握艺术创作的基础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包括艺术积累、艺术构思、艺术传达的基本内涵和要求,艺术思维及想象和灵感的特点,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特征,艺术创作风格、流派、思潮及其成因。

  • 5.1艺术创作过程

    本节内容讲述了艺术创作的过程和步骤,艺术创作的思维方式。要求理解艺术创作从获取“物象”到生成“意象”再到化作“形象”的三个基本步骤,把握艺术积累、艺术构思、艺术传达的内涵、基本任务以及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的地位。了解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的主要思维方式,把握形象思维的主要特点、想象和灵感的主要特点。

  • 5.2艺术创作方法

    本节内容讲述了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创作方法。理解现实主义的内涵,把握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的基本特征。认知浪漫主义的内涵,理解、把握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特征。认知现代主义的内涵,理解、把握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了解中外艺术史上具体的现代主义派别及其代表性作品。了解后现代主义的创作思潮和特点,对几种主要的后现代主义创作流派形成认知。

  • 5.3创作风格与流派

    本节内容讲述了艺术风格、艺术流派的种类、基本内涵和成因。要求结合具体的艺术门类或艺术现象,把握艺术风格内涵、特征、分类和成因,认知艺术流派的种类、成因。并且运用到艺术实践中,学会对不同艺术风格的艺术作品的鉴赏、评析角度的把握。

  • 第六章艺术作品

    本章内容为艺术(生产)系统中的艺术作品论。主要讲述了艺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方面的构成,艺术作品的展示和传播方式。要求对艺术作品的具体的构成因素有较清晰的认知,并把握二者之间的关系;了解艺术作品形象展示的的具体方式,以及社会传播的四种主要方式。

  • 6.1作品的构成因素

    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了艺术作品的内容构成因素和形式构成因素。要求认知、把握内容构成的主要因素,包括题材、主题、意蕴、情节、细节等;认知和把握形式构成的主要因素,包括体裁、结构、语言、技巧等。

  • 6.2作品的展示与传播

    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了艺术作品的展示和社会传播方式。了解艺术作品通过时间维度、空间维度、时空维度、语言符号感知等方式展示作品的方式,以及内向传播、人际方式传播、团体方式传播、大众媒介方式传播四种主要的社会传播方式。

  • 第七章艺术接受

    本章内容为艺术(生产)系统中的艺术接受论。主要讲述了艺术作品的鉴赏和批评。要求理解艺术鉴赏的本质,了解艺术鉴赏的类型,把握艺术鉴赏的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理解艺术批评的本质,了解艺术批评的功能、类型,把握艺术批评常用的几种方法。

  • 7.1艺术鉴赏

    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了艺术鉴赏的本质、类型和艺术鉴赏的心理过程。要求把握艺术鉴赏是一种艺术接受和艺术审美,也是一种艺术再创造活动,把握艺术鉴赏的过程中感受与体验、理解与领悟等心理过程。

  • 7.2艺术批评

    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了艺术评论的本质、功能,探讨了艺术评论的一般方法和角度。要求理解艺术批评的性质,在艺术实践中把握常用的艺术批评的基本方法。

  • 第八章艺术门类

    本章内容主要讲述了艺术门类的划分标准,以及音乐、美术、舞蹈、戏剧、文学、影视六大艺术门类。分别探讨了中外艺术史上不同艺术门类的历史演变、艺术种类以及它们各自的审美特征。要求重点把握不同艺术门类的艺术种类及其特征,并能在专业学习和艺术实践中得到良好的应用。

  • 8.1艺术门类的划分

    本节主要讲述了艺术门类的分类标准和门类,要求理解掌握不同的艺术分类方法和艺术分类原则和依据,能够在艺术实践中对艺术种类做出类型判断和区别。

  • 8.2艺术的种类及特征

    本节内容主要讲述具体的六大艺术门类。这六大门类是依据最常用、最具有实践意义的分类方法,即以创造艺术形态的材料和技法为依据,划分出来的音乐、美术、舞蹈、戏剧、文学、影视。要求把握每种艺术门类的主要种类和审美特征。

  • 第九章中国艺术精神

    本章内容主要讲述了中国古代艺术的内在精神、中国古代艺术的美学范畴及其美学结构、中国古代艺术的基本准则及其最高境界。要求对中国古代艺术的内在的品质或气质,蕴涵文化理念,以及体现的艺术境界能够有较为深入的理解和把握。

  • 9.1中国古代艺术的审美特征

    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中国古代的艺术有独特的魅力,也就是中国古代艺术的内在意蕴和生命价值。要求理解、掌握中国艺术的内在精神,即气韵生动。认知、理解中国艺术精神的美学结构,即气、情、象、法、言五个范畴,以及相对应的舞蹈、音乐、诗画、建筑、书法等艺术形式的阐释,理解它们相互融合、相互贯通的内在联系和通感表现,进而把握中国艺术的基本准则——虚实相生,理解中国古代艺术的最高境界:“中和”。

  • 开始学习
  • 绪章  作业测试
    绪章绪论

    0.1 绪论

    视频数1
  • 第一章  作业测试
    第一章 艺术的起源和发展

    1.1 艺术起源

    1.2 艺术发展

    视频数7
  • 第二章  作业测试
    第二章 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2.1 艺术本质

    2.2 艺术特征

    视频数6
  • 第三章  作业测试
    第三章 艺术存在与环境

    3.1 艺术存在

    3.2 艺术与环境

    视频数3
  • 第四章  作业测试
    第四章 艺术功能与作用

    4.1 艺术功用

    4.2 艺术功用的特点

    视频数2
  • 第五章  作业测试
    第五章 艺术创作

    5.1 艺术创作过程

    5.2 艺术创作方法

    5.3 创作风格与流派

    视频数8
  • 第六章  作业测试
    第六章 艺术作品

    6.1 作品的构成因素

    6.2 作品的展示与传播

    视频数4
  • 第七章  作业测试
    第七章 艺术接受

    7.1 艺术鉴赏

    7.2 艺术批评

    视频数3
  • 第八章  作业测试
    第八章 艺术门类

    8.1 艺术门类的划分

    8.2 艺术的种类及特征

    视频数7
  • 第九章  作业测试
    第九章 中国艺术精神

    9.1 中国古代艺术的审美特征

    视频数1
  • 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