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术前准备
本章主要介绍内容包括:
麻醉前的一般准备
麻醉诱导前即刻期的准备
特殊病情的准备
麻醉选择
麻醉前用药 -
●1.1麻醉前的一般准备
本节讲解术前准备(preoperative preparation )与麻醉前准备的目的两大方面的内容。
-
●1.2麻醉诱导前即刻期的准备
本节从病人方面、器械方面、手术方面讲解麻醉诱导前即刻期的准备。
-
●1.3特殊病情的准备
本节讲解特殊病情的准备,包括心血管系疾病、呼吸系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肾脏疾病 、肝脏疾病、血液病。
-
●1.4麻醉选择
麻醉的选择取决于病情特点、手术性质和要求、麻醉方法本身的优缺点、麻醉者的理论水平和技术经验,以及设备条件等几方面因素,同时还要尽可能考虑手术者对麻醉选择的意见和病人自己的意愿。
-
●1.5麻醉前用药
麻醉前在病房内预先给病人使用某些镇静镇痛类等药物,这种的方法称为"麻醉前用药 ",也称"术前药"。
-
第二章麻醉药
本章主要介绍麻醉药,分为全身麻醉药、麻醉镇痛药、肌肉松弛药、局部麻醉药四个部分。
-
●2.1全身麻醉药
根据用药途径和作用机制,全身麻醉药可分为吸入麻醉药和静脉麻醉药。
-
●2.2麻醉镇痛药
镇痛药主要作用于中枢或外周神经系统,选择性抑制和缓解各种疼痛,减轻疼痛而致恐惧紧张和不安情绪疼痛的药物;凡易成瘾的镇痛药,通称麻醉性镇痛药。
-
●2.3肌肉松弛药
简称肌松药,能阻断神经-肌肉传导功能而使骨骼肌松弛。自从1942年筒箭毒碱首次应用于临床后,肌松药就成为全麻用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肌松药只能使骨骼肌麻痹,而不产生麻醉作用,但其使用不仅便于手术操作,也有助于避免深麻醉带来的危害。
-
●2.4局部麻醉药
讲述局部麻醉药的化学结构和分类、理化性质和麻醉性能、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清除、不良反应、常用局麻药。
-
第三章气管内全麻
本章讲解气管内插管通道的应用解剖、气管内插管前准备、 气管内插管的过程、气管内插管适应症、禁忌症、并发症。
-
●3.1气管内插管通道的应用解剖
讲解气管插管经口、咽、喉与气管颈部的解剖、经口气管插管应注意的解剖要点。
-
●3.2气管内插管前准备
术前估计气管插管的难易程度是十分重要的,应成为麻醉前访视病人的常规内容。往往因为对插管困难估计不足、麻醉不当导致窒息意外,应引起重视。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制定了困难气管插管临床识别原则。
-
●3.3气管内插管的过程
讲解经口明视插管法、经鼻气管内插管法、困难气道的识别与处理。
-
●3.4气管内插管适应症、禁忌症、并发症
本节讲解气管内插管适应症、禁忌症、并发症。
-
第四章椎管内麻醉
本章主要学习椎管内麻醉,包括椎管内麻醉的解剖和生理基础、硬脊膜外间隙阻滞、蛛网膜下隙阻滞、椎管内阻滞并发症四个部分。
-
●4.1椎管内麻醉的解剖和生理基础
本节课主要学习椎管内麻醉的解剖学基础和对机体生理机能的影响。
-
●4.2硬脊膜外间隙阻滞
将局部麻醉药注射于硬脊膜外间隙,阻滞脊神经根部,使其支配的区域产生暂时性麻痹,称为硬脊膜外间隙阻滞,简称硬膜外阻滞。
-
●4.3蛛网膜下隙阻滞
局麻药注入到蛛网膜下隙,阻断部分脊神经的传导功能而引起相应支配区域的麻醉作用。
-
●4.4椎管内阻滞并发症
椎管内阻滞并发症是指椎管内注射麻醉药及相关药物所引起的生理反应、毒性作用以及椎管内穿刺与置管给机体带来的不良影响。
-
第五章神经阻滞
本章主要介绍神经阻滞的相关知识。包括臂丛和颈丛神经阻滞。
-
●5.1臂丛神经的肌间沟阻滞和锁骨上神经阻滞
将局麻药注射至躯干或四肢的神经干、神经丛或神经节旁,暂时阻断该神经的特异功能,使受该神经支配的区域产生麻醉作用,称为周围神经阻滞。随着神经定位技术的不断改进,臂丛、颈丛神经阻滞麻醉在围术期的麻醉与镇痛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不但可为患者提供满意的术中和术后镇痛,更有利于早期开展康复锻炼,与全身麻醉联合使用时,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降低围术期恶心呕吐和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
●5.2锁骨下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和腋路臂丛神经阻滞
本节讲解锁骨下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和腋路臂丛神经阻滞。
-
●5.3颈丛神经阻滞
讲解颈丛神经解剖、适应症、阻滞方法及并发症。
-
第六章动静脉
本章主要学习动脉穿刺置管术、有创动脉血压波形的解读、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中心静脉压波形分析四个方面的相关知识。
-
●6.1动脉穿刺置管术
讲解动脉穿刺置管的适应症与禁忌症、动脉穿刺置管的基本操作流程、动脉穿刺置管的并发症。
-
●6.2有创动脉血压波形的解读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是将穿刺管直接插入动脉内,通过测压管连接换能器直接测压的监测方法,能连续、准确地提供动脉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平均动脉压的数据,同时能绘制动脉压力曲线,可随时发现动脉压力变化,还可取动脉血做动脉血气分析。不受人工加压减压、袖带宽度及松紧度的影响。是危重患者监测的首选方法。
-
●6.3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
在病情复杂多变的病人中,普通外周静脉通 道很难满足快速给药和输液的需求,大静脉通道的建立,能够提供一条快速输液途径,并能监测中心静脉压,同时为右心导管操作、 血液透析等治疗作好充分的准备。
-
●6.4中心静脉压波形分析
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是指右心房及上、下腔静脉胸腔段的压力。它可判断病人血容量、心功能与血管张力的综合情况,有别于周围静脉压力。后者受静脉腔内瓣膜与其他机械因素的影响,故不能确切反映血容量与心功能等状况。
-
第七章心肺复苏
本章主要学习心肺复苏的相关理论与实际操作知识。
-
●7.1心脏骤停的定义和原因
本节主要内容理解心肺复苏的相关知识、掌握胸外心脏按压法。
-
●7.2急救者的安全意识和心肺复苏步骤
本节主要讲解急救者的安全意识和心肺复苏步骤。
-
●7.3常规药物
本节主要讲解推荐常规使用药物。
-
第八章疼痛治疗学
本章主要学习疼痛治疗学知识。包括疼痛定义、疼痛分类、疼痛评估、疼痛治疗、癌痛治疗五个部分。
-
●8.1疼痛治疗学之疼痛定义
汉语的“疼”是指余痛;“痛”是指病人身体内部的伤害性感觉。
现代医学所谓的疼痛(pain),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
●8.2疼痛治疗学之疼痛分类
对于疼痛的分类的探讨,不同的学者,不同的视角,有不同分类方法,各有千秋。
-
●8.3疼痛治疗学之疼痛评估
疼痛的测量和评估是采用一定的方法测定患者的疼痛强度及性质。因此测量疼痛需要评估者具有相关知识,技巧和经验。
-
●8.4疼痛治疗学之疼痛治疗
在正确诊断的前提下,有效治疗各种患者疼痛,及时缓解或解除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8.5疼痛治疗学之癌痛治疗
我国每年癌症发病人数180万,每年死于癌症人140万,城市死亡率136/10万,占居民死亡原因首位,农村108/10万,居第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