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概论
1.理解和掌握产品成本的含义和作用;
2.了解成本会计的产生和发展、职能、组织形式,明确成本会计的任务; -
●1.1企业经营和成本与管理会计
企业经营和成本与管理会计的关系和相关概念介绍
-
●1.2成本与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
成本与管理会计发展的四个阶段详细介绍
-
●1.3成本与管理会计基本理论
成本与管理会计的对象、目标和职能
-
第二章成本的概念和分类
1.学习成本的概念、功能和分类
2.管理会计中成本的概念及分类;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混合成本的特点;贡献边际的含义及特点;性态分析的方法:高低点法等。 -
●2.1成本的概念
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角度对成本的概念进行介绍,掌握基本概念
-
●2.2成本的功能
了解成本的功能
-
●2.3成本的分类
通过成本的分类,对成本进一步学习,为成本的核算、控制、分析打下基础
-
第三章成本计算原理
1.了解各项要素费用的性质和内容
2.归集和分配材料费用
3.归集和分配外购动力费用。
4.归集和分配职工薪酬费用。
5.归集和分配折旧费、修理费用、利息费用等其他费用 -
●3.1辅助生产成本归集和分配
1.掌握辅助生产成本的概念的结转方式
2.辅助生产成本的核算方法 -
●3.2约当产量
约当产量的计算原理和方法
-
第四章成本计算方法
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必须按照产品的生产特点和企业管理要求,采用适当的方法,企业产品生产特点和企业管理要求不同,成本计算方法也有所不同,本章主要介绍三种成本计算方法。
-
●4.1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
企业产品生产特点和企业管理要求不同,成本计算方法也有所不同。本节主要概括介绍几种产品成本计算的方法。
-
●4.2品种法
详细介绍品种法的适用范围、主要特点及应用。
-
●4.3分批法
详细介绍分批法的适用范围、主要特点及应用。
-
●4.4分步法
详细介绍分步法的适用范围、主要特点及应用。
-
第五章成本管理:目标、责任与标准
本章主要从目标、责任、标准三个方面讲述成本管理。
-
●5.1目标成本管理
目标成本控制是一种新型的成本管理思想和成本控制方法,本节主要介绍目标成本的概念以及分解和控制。
-
●5.2责任成本管理
标准成本的实习及其作用发挥需要借助于责任落实,本节主要介绍责任成本的内容、预算考核及控制报告。
-
●5.3标准成本管理
标准成本管理是指通过制定标准成本,将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比较,确定成本差异。本节主要介绍成本差异的计算。
-
第六章盈利能力与安全性分析
本章介绍企业如何实现保本然后实现利润,进一步分析影响利润的若干因素。
-
●6.1相关因素对盈利临界点的影响
销售价格、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分别对利润产生怎样的影响
-
●6.2实现目标利润分析
为了保证目标利润的实现,各个影响因素会分别起到什么作用?
-
●6.3敏感性分析
各种因素都会对利润产生影响,但是每种指标的变化对利润影响的效果是不同的。
-
●6.4盈利能力与安全性分析
了解了企业如何实现保本、保利,那怎样经营是安全的?如何赢取更大更安全的利润?
-
第七章短期成本与经营决策
企业决策有多种分类方式,其中按照时间长短分类是较常见的方式。短期决策涉及生产决策、定价决策。
-
●7.1品种决策
生产什么、是否生产、生产多少、亏损品是否停产等,都是常遇见的问题。
-
●7.2生产组织决策
如何组织和安排你的生产,寻求最优组合是企业制胜的关键。
-
●7.3定价决策
根据生命周期理论,企业在不同的生命时期应采用不同的定价策略。
-
第八章成本管理:存货规模与适时制
存货过多或者过少对企业而言都不是最有利的,如何寻找最优存货储存量是本章学习的主要内容。
-
●8.1存存货模型及应用
最佳 存货数量使得储存成本、缺货成本之和达到最低,那么该如何寻找到存货的经济批量呢?
-
●8.2零存货管理
现在越来越严重的重复生产、重复产能成为压在企业身上的重担,高效的信息传递机制使得零存货成为可能。
-
第九章功能、质量、时间与成本管理
如何运用较低的成本取得最佳的质量从而实现盈利,是企业长期追求的目标。
-
●9.1功能成本管理
实现产品的最优功能,对企业的管理提出挑战。
-
●9.2质量成本管理
如何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寻求两者之间的均衡点。
-
●9.3成本计划评审法
各种策略该如何选择,降低成本而又提高质量是企业进步的动力。
-
第十章投资决策
1.现金流量的含义、内容;
2.投资决策评价指标及其类型;
3.投资决策评价指标及其计算;
4.投资决策评价指标的运用 -
●10.1投资决策举基础
掌握资金时间价值的理解与计算
-
●10.2投资决策指标
1.学习投资决策指标
2.净现值指标的核算原理、方法和优缺点
-
第十一章作业成本计算与管理
本章主要介绍作业成本法的概念与特点、作业成本法的计算方法。
-
●11.1作业成本法的概念
本节主要介绍作业成本法产的背景、作业成本法的含义、作业成本法的核心概念。
-
●11.2作业成本法的特点
这节课主要介绍作业成本法的特点、它与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不同点。
-
●11.3作业成本计算
本节课主要介绍1作业成本系统的设计步骤、作业成本的计算方法、作业成本的作业成本法的优点和局限性。
-
●11.4作业成本的具体运用
本节课主要举例说明作业成本的计算方法和过程。
-
●11.5作业成本管理的决策有用性
本节课主要介绍三部分内容 :增值作业与非增值作业的划分;基于作业进行成本管理;作业成本法的优点、局限性与适用情景条件。
-
第十二章预算管理
本节主要介绍预算关于与企业战略、预算编制的程序方法、营业预算的编制、财务预算的编制。
-
●12.1预算管理与企业战略
本节主要介绍预算管理的体系、预算的分类、预算管理与企业战略的关系。
-
●12.2预算管理的作用和编制程序
本节课主要介绍预算管理的作用和编制程序。
-
●12.3全面预算的编制方法
本节主要介绍全面预算的编制方法,包括增量预算法与零基预算法、固定预算法与弹性预算法、定期预算法与滚动预算法。
-
●12.4营业预算的编制
本小节主要介绍营业预算的编制。
营业预算是企业日常营业活动的预算,企业的营业活动涉及供产销等各个环节及其业务。
营业预算包括销售预算、生产预算、直接材料预算、直接人工预算、制造费用预算、产品成本预算、销售费用预算和管理费用预算等。 -
●12.5财务预算的编制
本节主要介绍财务预算的编制。财务预算是企业的综合性预算,包括现金预算、利润表预算和资产负债表预算。
-
第十三章业绩考核与评价
本章主要介绍企业业绩考核与评价,主要包括以企业为主体的业绩考评、以责任中心为主体的业绩考核。
-
●13.1以企业为主体的业绩考评
本节课主要介绍以企业为主体的业绩考评,主要包括财务业绩评价的优点与缺点、企业利润及其不同内涵、以利润为核心的评价指标。
-
●13.2以责任中心为主体的业绩考核
本节课主要介绍以责任中心为主体的业绩考核,主要包括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的业绩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