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与法治
思想道德与法治
1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7/15
开课时间2025/01/21 - 2025/07/20
课程周期26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本课程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思想道德和法律问题,开展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成长为自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本课程与大学生的立德修身、成人、成才密切相关,涉及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想观、道德观、法治观等内容的学习与锻炼。本课程教学方式灵活多样,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讨论教学、影视教学等教育教学方式和手段深受大学生喜欢。
课程大纲

在线教程

章节简介教学计划
担当复兴大任 成就时代新人
登录后可预览视频
我们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郑炳心
时代新人要以民族复兴为己任
郑炳心
提升思想道德修养素质和法治素养
郑炳心
领悟人生真谛 把握人生方向
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总看法
人的本质是什么
何莹
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
何莹
人生目的是什么
何莹
人为什么一定要追求有意义的人生目的?
何莹
正确的人生观
高尚的人生追求
何莹
人生态度的基本特点
何莹
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何莹
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
何莹
人生价值的评价方法与实现条件
何莹
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正确看待得与失
何莹
正确看待苦与乐
何莹
正确看待生与死
何莹
反对错误人生观
何莹
成就出彩人生
何莹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理想信念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理想的内涵和特征
李红玲
信念的内涵与特征
李红玲
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
李红玲
坚定信仰信念信心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涵
李红玲
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
李红玲
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李红玲
增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李红玲
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科学把握理想与现实的辩证统一
李红玲
坚持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有机结合
李红玲
为实现中国梦注入青春能量
李红玲
继承优良传统 弘扬中国精神
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
崇尚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李先伦
中国精神的丰富内涵
李先伦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李先伦
做新时代的忠诚爱国者
坚持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相统一
李先伦
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李先伦
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文化
李先伦
坚持立足民族又面向世界
李先伦
让改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的显著特征
李先伦
改革创新是新时代的迫切要求
李先伦
做改革创新生力军
李先伦
明确价值要求践行价值准则
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郑炳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一)
郑炳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二)
郑炳心
为什么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
郑炳心
为什么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
郑炳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显著特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性
郑炳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民性
郑炳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义性
郑炳心
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郑炳心
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道德品格
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与原则
道德是什么?
郑炳心
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郑炳心
道德的力量
郑炳心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
郑炳心
为什么要坚持集体主义原则
郑炳心
吸收借鉴优秀道德成果
为什么要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郑炳心
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一)
郑炳心
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二)
郑炳心
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郑炳心
承前启后的中国革命道德
郑炳心
借鉴人类文明的优秀道德成果
郑炳心
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
恪守社会公德——不知礼,无以立
郑炳心
亦真亦幻如何取舍: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郑炳心
职业道德是事业成功、人生幸福的要素
郑炳心
齐家之道
郑炳心
为爱相守
郑炳心
个人品德(一)
郑炳心
个人品德(二)
郑炳心
学习法治思想提升法治素养
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与运行
本章导读
张永伟
法律的含义
张永伟
法律是什么
张永伟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
张永伟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张永伟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为什么要依法治国
张永伟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张永伟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张永伟
维护宪法权威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张永伟
我国的实体法律部门
张永伟
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法治思维及其内涵(一)
张永伟
法治思维及其内涵(二)
张永伟
法律权利的特征
张永伟
法律义务的特征
张永伟
我国宪法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一)
张永伟
我国宪法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二)
张永伟
  • 绪章担当复兴大任 成就时代新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既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代,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关键时代。广大青年既拥有广阔发展空间,也承载着伟大时代使命。当代大学生要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必须第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不断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不负时代,努力为新时代贡献青春力量。

  • 0.1我们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如何处理好理想与现实、个人与集体、竞争与合作、权利与义务等各方面的关系,做什么样的人,怎样的生活才有意义?需要我们对所处的新时代有深入了解和真切感悟。

  • 0.2时代新人要以民族复兴为己任

    青年大学生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 0.3提升思想道德修养素质和法治素养

    要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大学生应通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的不断提升,切实提高思想觉悟、道德水准和文明修养,展现新时代奋进者、开拓者的新风貌。

  • 第一章领悟人生真谛 把握人生方向

    面对世界的深刻复杂变化,面对纷繁多样的社会现象,面对各种思潮的相互激荡,面对学业,情感,职业选择等多方面的考量。大学生要学会在科学理论指导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国家发展进步、人民伟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 1.1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总看法

    大学生思考和规划自己的人生之路,要掌握人生观的基本理论,学会科学看待人生的根本问题。

  • 1.2正确的人生观

    大学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应深入领会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生问题的基本理论,准确掌握解决人生问题的科学方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明确人生目的、端正人生态度、认识人生价值,为创造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奠定良好基础。。

  • 1.3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美好的人生目标要靠社会实践才能转化为现实。大学生要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导,正确对待人生矛盾,自觉抵制错误观念,能力提升人生经历,成就出彩人生。

  • 第二章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在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理想。

  • 2.1理想信念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是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 2.2坚定信仰信念信心

    加强思想修养、提高精神境界,必须牢牢把握理想信念这个核心。要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民族的伟大复兴、人民的美好生活,离不开崇高理想信念的有力支撑。

  • 2.3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理想不等于现实,理想的实现往往要通过一条并不平坦的曲折之路,有赖于脚踏实地、持之以恒的奋斗。

  • 第三章继承优良传统 弘扬中国精神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纽带,改革创新始终是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力量。当代大学生担当着民族复兴的时代使命,要努力做忠诚的爱国者和新时代的奋进者。

  • 3.1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

    中国精神作为兴国强国之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撑。

  • 3.2做新时代的忠诚爱国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新时代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

  • 3.3让改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

    改革创新是当代中国最突出、最鲜明的特点。大学生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改革创新的生力军。要在改革创新的实践中奉献祖国、服务人民、实现价值,让改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强大动力。

  • 第四章明确价值要求践行价值准则

    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价值表达,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大学生要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和科学内涵,扣好人生的扣子,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 4.1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代表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全社会积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汇聚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 4.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显著特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在思想精神层面的质的规定性、以其先进性、人民性、真实性站在人类道义制高点上,彰显出独特而强大的价值观优势。

  • 4.3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全社会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大学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积极、最活跃的青年先进代表。

  • 第五章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道德品格

    大学时期是道德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形成的道德观念对大学生一生影响很大。大学生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需要认真学习道德的基本理论,树立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弘扬社会主义道德,自觉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国革命道德,积极吸收借鉴人类优秀道德成果,不断锤炼道德品格,提升道德境界。

  • 5.1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与原则

    道德是立身兴国之本,对个人和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提高全社会道德水平。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任务。

  • 5.2吸收借鉴优秀道德成果

    弘扬社会主义道德,推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充分吸收借鉴各种优秀道德成果。社会主义道德不是凭空产生的,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思源;中华革命道德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展,大学生应当自觉继承并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国革命道德,同时以开放的胸怀和视野吸收借鉴人类文明的优秀道德成果,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道德的认识。

  • 5.3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

    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必须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

  • 第六章学习法治思想提升法治素养

    法治是现代文明的制度基石。在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进程中,大学生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和运行机制,整体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法制体系的精髓,尊重和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不断提升法治素养,努力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

  • 6.1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与运行

    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和运行机制,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的时代价值,不断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 6.2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全面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变革。

  • 6.3维护宪法权威

    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 6.4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大学生是未来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要积极培养法治思维,正确理解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不断提升法治素养,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坚定捍卫者。

  • 开始学习
  • 绪章  作业测试
    绪章担当复兴大任 成就时代新人

    0.1 我们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0.2 时代新人要以民族复兴为己任

    0.3 提升思想道德修养素质和法治素养

    视频数3
  • 第一章  作业测试
    第一章 领悟人生真谛 把握人生方向

    1.1 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总看法

    1.2 正确的人生观

    1.3 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视频数14
  • 第二章  作业测试
    第二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2.1 理想信念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2.2 坚定信仰信念信心

    2.3 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视频数10
  • 第三章  作业测试
    第三章 继承优良传统 弘扬中国精神

    3.1 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

    3.2 做新时代的忠诚爱国者

    3.3 让改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

    视频数10
  • 第四章  作业测试
    第四章 明确价值要求践行价值准则

    4.1 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4.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显著特征

    4.3 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视频数9
  • 第五章  作业测试
    第五章 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道德品格

    5.1 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与原则

    5.2 吸收借鉴优秀道德成果

    5.3 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

    视频数18
  • 第六章  作业测试
    第六章 学习法治思想提升法治素养

    6.1 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与运行

    6.2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6.3 维护宪法权威

    6.4 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视频数16
  • 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