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中国民族室内乐概述
本章主要介绍了中国民族室内乐的一些基本概况,主要是让大家知道室内乐、中国传统器乐合奏的起源和发展、民族室内乐的形式以及中国主要传统器乐乐种。让大家对中国器乐演奏重奏这门课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与认识。使大家在学习后面的章节时有一个初步的结构,能够对应第一章中所学的内容,方便大家理解与消化。
-
●1.1背景起源及发展脉络
本节主要讲了室内乐与中国传统器乐合奏。其中介绍了室内乐以及中国传统器乐的起源和发展概况。详细的为大家介绍了室内乐的起源、室内乐的特点以及室内乐在中国从古至今各年代的演变过程。清晰的介绍了中国民族室内乐的特点以及与西方室内乐的不同。为大家建立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
●1.2室内乐的主要形式与类型
本节主要讲中国民族室内乐的形式与分类。详细剖析了重奏和小合奏、齐奏以及中国主要传统器乐的乐种。讲解了丝竹乐、弦索乐、吹打乐等中国传统的器乐乐种他们各个乐种的特点、编制以及区别。还介绍了各个乐种在各个地域的特点。让大家知道中国传统的器乐音乐现在慢慢由民间发展到学院。这对中国传统民族器乐的发展有着极大的积极作用。
-
第二章民族室内乐演奏中主要乐器的性能
本章主要学习民族室内乐演奏中主要乐器的性能。为追求民族室内乐中对音色多样性的追求,一般是增加演奏乐器的种类。所以这一章以弹拨类、拉弦类、吹管类、敲击类四种不同类型的乐器分成了四个部分为大家讲解。详细的为大家讲解不同类型乐器各自的特点以及在民族室内乐中各自所起到的作用。让大家更加清晰的认识中国民族室内乐的构成。
-
●2.1弹拨类
弹拨乐器历史悠久,种类形制繁多,是极富特色的一类弦乐器。弹拨乐器分横式和竖式两类,横式如筝,古琴,扬琴和独弦琴等;竖式如琵琶,阮,月琴,三弦,柳琴,箜篌等。其中筝,琵琶,阮,箜篌,柳琴,扬琴等都成为了室内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2.2拉弦类
本节主要介绍了中国民族室内乐中常用的四种拉弦类乐器,从外观、形成、历史、发展、乐器原理、技术技巧以及在民族室内乐中拉弦类乐器与其他乐器音色的和谐统一等各个角度详细的介绍了这四种拉弦类乐器。多方位的让大家了解拉弦类乐器在中国民族室内乐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
●2.3吹管类
我国吹管乐器起源甚古,相传在四千年前夏禹时期,就有一种用芦苇编排而成的吹管乐器叫做“钥”。管乐器种类繁多,如有竹笛,笙,唢呐,箫,筚篥,埙等,其中竹笛,唢呐,笙三者音色相互融合,在室内乐中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
●2.4敲击类
本节将为大家介绍民族室内乐演奏中常见的敲击类乐器。敲击类乐器在室内乐演奏中是非常的一部分,这类乐器不仅拥有多种演奏功能,而且种类繁多,从物理声学角度可分为噪音打击乐器和乐音打击乐器,从地域文化角度可分为中国传统打击乐器和西洋古典打击乐器。本节分别从演奏技巧、演奏特点、音色特点在民族室内乐中的角色和定位等角度为大家详细讲解这些打击乐器。
-
第三章民族室内乐演奏需具备的知识储备
本章共分为两节,介绍了民族室内乐演奏需具备的知识储备,并详细讲述了如何学习和巩固这些演奏能力。在室内乐演奏中要求演奏者个人具有良好的读谱能力,不仅仅是从音乐本体出发将乐音奏准,而且要能快速准确地从谱面提取其他相关信息,如乐曲风格、创作背景等各方面的内容,帮助我们全方位理解一部作品。同时在整体协同方面,如何做到各声部之间的协和,以及如何与指挥在乐曲表达上达成共识,都是作为室内乐演奏者所需要的具备的知识储备。本章是具有方法论性质的实用性知识,有助大家进一步提升实际演奏能力。
-
●3.1如何读谱
本节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室内乐演奏应该如何读谱,从而尽可能快速有效地获取谱面信息。第一部分是音乐本体直接信息,即音高、旋律、调式、调性、节奏、节拍、力度、速度等音乐要素;第二部分是音乐文化间接信息,即作品的时代背景、文化底蕴、乐曲内涵等文化要素;第三部分是建立自身演奏经验与谱面内容相结合的音乐意识,考验演奏者的综合素质。这三部分层层递进,大家在学习中可以循序渐进去掌握。
-
●3.2合作与呈现
在乐团与室内乐的演奏呈现中,考验了每位演奏者对乐曲的理解,同时也考验了每位演奏者的技术呈现,每位演奏者通过在乐曲中的相互磨合与合作,最后为大家呈现出最完美的作品,让我们拥有一个近乎完美的视听体验。
-
第四章经典作品讲析
经历了百年变迁,我国拥有了千千万万优秀的艺术创作者,许多经典作品被众人熟知,例如:《二泉映月》,《苏堤漫步》,《红楼梦》,《雪花与回忆》,《黛玉葬花》,《秦王破阵乐》,《百鸟朝凤》等等,现今,也有许多艺术作品被艺术家创作出来,供我们欣赏与演奏。
-
●4.1《大红枣儿甜又香》- 弦乐二重奏
本节深度的解析了经典弦乐二重奏作品《大红枣儿甜又香》。以作品的背景开题,详细的讲解了作品的风格基调以及演奏时应当演奏出的感情。中间用音准、节奏、分句、力度、情绪、结尾句六个角度深度的讲解演奏这首作品时的细节。详细的剖析出两把胡琴如何在追求音色统一的前提下把这首作品演奏完美。
-
●4.2《游击队歌》- 竹笛二重奏作品
本节讲解了竹笛二重奏的作品《游击队歌》,这是一首近现代作品,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游击队员的生活故事,表达了斗志昂扬的乐观主义精神和无产阶级革命的自豪感,具有艺术审美与历史内涵的双重意义。本节主要从创作背景展开,简析了作品的曲式结构,同时指出了竹笛重奏的几大要点,如音色、音准、音量、演奏姿势以及气口和节奏的把握等方面,有助大家全方位理解这首经典作品。
-
●4.3《雪花与回忆》- 弹拨乐二重奏
《雪花与回忆》是作者献给⾃⼰⼤学时光的作品,是对⾃⼰美好⻘春的纪念。雪花是晶莹剔透的,代表纯洁、美好的记忆。飘舞的雪花的形象,不仅浪漫,也唯美且古典。以雪花为主题形象,正好也是对⻘春记忆中美好时光的映射。全曲由两个主题构成:“雪花”与“回忆”,雪花主题的旋律⽤中国五声⾳阶为基础,表现⼀种古典美,跟后半部分以流⾏⾳乐元素为基础的“回忆”段形成⾳乐⻛格的对⽐。
-
●4.4《将军行》- 打击乐四重奏
本节介绍的是中国打击乐四重奏《将军行》,这是一首声势浩大慷慨激昂的现代中国打击乐重奏作品。本节首先将作品创作背景、创作思路以及作品风格铺设开来,其次讲解了四个演奏要点,统一的声部速度、力度变化、音色变化以及全曲的整体画面感都是演奏好这部作品的关键。本章是作者的直接讲解,能帮助大家直接准确地把握这部作品的要点和难点。
-
●4.5《秦王破阵乐》- 筝、琵琶、笙
《秦王破阵乐》即《秦王破阵舞》,又名《七德舞》,是唐代著名的歌舞大曲,最初乃唐初的军歌,公元620年,秦王李世民打败了叛军刘武周,巩固了刚建立的唐政权。于是,他的将士们遂以旧曲填入新词,为李世民唱赞歌:"受律辞元首,相将讨叛臣。咸歌《破阵乐》,共赏太平人。”《秦王破阵乐》是中国唐朝宫廷乐舞。最著名的歌舞大曲之一。最初用于宴享,后用于祭祀,属武舞(与文舞相对)类。是大唐鼎盛时期的象征,气势不凡。秦王即唐太宗李世民,“秦”是其登基前封号。
-
●4.6《二泉映月》- 笛、中胡、笙、筝
本节学习的是四重奏版本的《二泉映月》。本节以本作品原作者华彦钧开篇,详细的介绍了华彦钧的身世经历,创作背景和其创作此作品时想要表达的内容。对《二泉映月》这首作品进行了结构分析,方便大家在演奏时能够更好的掌握此作品的框架。最后,以作品情感为主线,逐一细致的讲解各乐器之间的配合以及各乐器如何在演奏此作品时进行合理的处理。从各个角度让大家重新理解《二泉映月》这个成功的佳作。
-
●4.7《黛玉葬花》- 琵琶、扬琴、中阮、大阮、筝
《黛玉葬花》是文学名著《红楼梦》中的经典片段。林黛玉最怜惜花,觉得花落以后埋在土里(文中指出的是“花冢”)最干净,说明她对美有独特的见解。她写了《葬花吟》,以花比喻自己,在《红楼梦》中是最美丽的诗歌之一。贾宝玉和林黛玉在葬花的时候有一段对话,成为《红楼梦》中一场情人之间解除误会的绝唱。
-
●4.8《苏堤漫步》- 笛、二胡、琵琶、扬琴、筝
本节讲解的是由作曲家顾冠仁先生改编的民乐五重奏《苏堤漫步》,作品由曲笛、二胡、琵琶、扬琴、古筝五种乐器演奏,整曲音乐色彩丰富,具有浓厚的江南丝竹韵味。本节由作品创作背景和“苏堤”的文化历史为切入点,介绍了江南丝竹这一传统乐种。全节内容的重点在于跟随作品的曲式结构顺序,为大家全方位讲解了这五种乐器在不同乐段的配合,以及全曲所期待的如诗如画般的“苏堤漫步”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