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针灸学
实验针灸学
1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5/11
开课平台智慧树
开课高校湖南中医药大学
开课教师彭艳谭静张程程魏星
学科专业医学中医学类
开课时间2025/01/21 - 2025/07/20
课程周期26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针灸疗法源远流长,在我国一直是防治疾病的重要方法。上世纪中,西方国家通过针刺镇痛的惊人疗效认识了针灸,但长期以来很多问题一直困扰着西方医学家。经络是什么?穴位是什么?针灸为什么能够起效?国内外的科学家围绕针灸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实验针灸学》应运而生。他们找到答案了吗?请跟随我们一起走进《实验针灸学》,探索针灸未解之谜。
课程大纲

在线教程

章节简介教学计划
实验针灸学绪论
登录后可预览视频
什么是实验针灸学?
彭艳
针灸作用理论的科学基础
经脉穴位是否存在?
彭艳
循经感传的观察
彭艳
循经感传的规律
彭艳
循经感传的机理分析
彭艳
其他经络现象
彭艳
经脉穴位探测
彭艳
穴位结构-解剖学
彭艳
穴位结构-组织学
彭艳
穴位功能-感受刺激
彭艳
穴位功能-反应病症
彭艳
经穴脏腑相关-反应病症
彭艳
经穴脏腑相关-神经节段
彭艳
经穴脏腑相关-中枢机制
彭艳
经穴脏腑相关-体液机制
彭艳
针灸作用技术的科学基础
得气的生理解剖学基础
张程程
针法-针感与感受器
张程程
针法-针感的传导
张程程
针灸作用效应的基本规律
针灸作用效应的基本特点
张程程
针灸作用效应的时效规律
张程程
机能状态对针灸作用效应的影响
张程程
穴位因素对针灸作用效应的影响
张程程
电针刺激参数对针灸作用效应的影响
张程程
时间因素对针灸作用效应的影响
张程程
针灸作用效应及机理
针刺镇痛
谭静
针刺麻醉
谭静
实验针灸学研究程序与方法
科研选题的基本原则
谭静
科研选题的种类
谭静
科研选题的思路
谭静
文献检索
谭静
建立假说
谭静
科研设计的基本要素
谭静
科研设计的基本原则
谭静
  • 绪章实验针灸学绪论

    本章介绍实验针灸学的概念以及学科意义。

  • 0.1什么是实验针灸学?

    本节介绍实验针灸学的概念以及学科意义。

  • 第一章针灸作用理论的科学基础

    本章介绍经脉穴位现象的概念、分类、特点及临床意义;经脉穴位探测的方法、特点及临床意义;经脉穴位的结构特点及研究进展;经脉穴位的功能表现及机制;经脉穴位的假说及研究进展。

  • 1.1经脉穴位是否存在?

    本节介绍验证经脉穴位现象的方法。

  • 1.2循经感传的观察

    本节介绍循经感传的概念,观察循经感传的方法。

  • 1.3循经感传的规律

    本节介绍循经感传的特点、影响因素、激发与控制方式。

  • 1.4循经感传的机理分析

    本节介绍关于循经感传产生机理的三大学说。

  • 1.5其他经络现象

    本节介绍循经皮肤病、循经皮肤血管机能反应、经脉穴位感觉异常、循经知热感度变化的特点。

  • 1.6经脉穴位探测

    本节介绍经脉穴位探测的概念及方法,穴位电学特性探测的原理、特点、影响因素及临床应用;穴位热学特性探测的特点。

  • 1.7穴位结构-解剖学

    本节介绍经脉穴位结构的解剖学研究方法特点。

  • 1.8穴位结构-组织学

    本节介绍经脉穴位结构的组织学研究方法及特点。

  • 1.9穴位功能-感受刺激

    本节介绍穴位功能-感受刺激的特点。

  • 1.10穴位功能-反应病症

    本节介绍穴位病理反应的概念、基本形式、基本规律及临床应用。

  • 1.11经穴脏腑相关-反应病症

    本节介绍穴位反映病症和诊断疾病的机制,包括阿是穴机制、牵涉痛机制及耳穴低电阻点机制。

  • 1.12经穴脏腑相关-神经节段

    本节介绍经穴-脏腑相关的神经节段机制,从神经节段理论解释经穴分布、经穴主治和针灸取穴。

  • 1.13经穴脏腑相关-中枢机制

    本节分析中枢神经在经穴 - 脏腑相关中的作用,主要介绍脊髓在经穴 - 脏腑相关中的作用。

  • 1.14经穴脏腑相关-体液机制

    本节分析体液因素在经穴 - 脏腑相关中的作用。

  • 第二章针灸作用技术的科学基础

    本章介绍毫针刺法、灸法作用的一些原理,为更好使用针灸技术提供科学基础。

  • 2.1得气的生理解剖学基础

    本节从针感点的定位,针感点的分布与结构这几个方面阐述了针刺得气的生理解剖学基础。

  • 2.2针法-针感与感受器

    本节从感受器的所是和所作两个方面阐述了针感反射弧的的第一个环节。

  • 2.3针法-针感的传导

    本节从针感的外周传入、中枢的传入、手下感的形成三方面来阐述了针刺得气的机理。

  • 第三章针灸作用效应的基本规律

    本章介绍了针灸作用效应的基本特点、时效规律及影响因素。针灸作用效应具有整体、双向、品质、自限调节的特点, 针灸作用效应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并具有起落消长的时效规律。

  • 3.1针灸作用效应的基本特点

    本节介绍针灸作用效应的基本特点:整体调节、双向调节、自限调节、品质调节。

  • 3.2针灸作用效应的时效规律

    本节介绍针灸作用效应的时间规律;针灸的累积效应。

  • 3.3机能状态对针灸作用效应的影响

    本节介绍机能状态,包括心理特征、生理特征、病理状态对针灸效应的影响。

  • 3.4穴位因素对针灸作用效应的影响

    本节介绍了不同穴位的状态,以及穴位之间的协同和拮抗效应对针灸效应的影响。

  • 3.5电针刺激参数对针灸作用效应的影响

    本节介绍了不同电针刺激参数对针灸作用效应的差异。

  • 3.6时间因素对针灸作用效应的影响

    本节介绍了针灸效应发生发展的时间过程。

  • 第四章针灸作用效应及机理

    本章介绍针刺镇痛、针刺麻醉、针灸治疗临床各科疾病的效应及机制。

  • 4.1针刺镇痛

    本节介绍针刺镇痛作用特点;针刺镇痛机制。

  • 4.2针刺麻醉

    本节介绍针刺麻醉的特点和缺陷;针刺麻醉使用范围、方法;针药复合麻醉。

  • 第五章实验针灸学研究程序与方法

    本章介绍科研选题的基本原则、种类、思路;文献检索的方法;科学假说的特性、建立

  • 5.1科研选题的基本原则

    本节介绍科研选题的概念;科研选题的基本原则。

  • 5.2科研选题的种类

    本节介绍三种不同类型的科研选题。

  • 5.3科研选题的思路

    本节介绍科研选题的思路。

  • 5.4文献检索

    本节介绍文献检索的基本过程;文献检索的途径;文献检索的方法。

  • 5.5建立假说

    本节介绍假说的特性;形成假说的方法;建立假说的步骤。

  • 5.6科研设计的基本要素

    本节科研科研设计的内容;科研设计的基本要素。

  • 5.7科研设计的基本原则

    本节介绍科研设计的四项基本原则。

  • 开始学习
  • 绪章  作业测试
    绪章实验针灸学绪论

    0.1 什么是实验针灸学?

    视频数1
  • 第一章  作业测试
    第一章 针灸作用理论的科学基础

    1.1 经脉穴位是否存在?

    1.2 循经感传的观察

    1.3 循经感传的规律

    1.4 循经感传的机理分析

    1.5 其他经络现象

    1.6 经脉穴位探测

    1.7 穴位结构-解剖学

    1.8 穴位结构-组织学

    1.9 穴位功能-感受刺激

    1.10 穴位功能-反应病症

    1.11 经穴脏腑相关-反应病症

    1.12 经穴脏腑相关-神经节段

    1.13 经穴脏腑相关-中枢机制

    1.14 经穴脏腑相关-体液机制

    视频数14
  • 第二章  作业测试
    第二章 针灸作用技术的科学基础

    2.1 得气的生理解剖学基础

    2.2 针法-针感与感受器

    2.3 针法-针感的传导

    视频数3
  • 第三章  作业测试
    第三章 针灸作用效应的基本规律

    3.1 针灸作用效应的基本特点

    3.2 针灸作用效应的时效规律

    3.3 机能状态对针灸作用效应的影响

    3.4 穴位因素对针灸作用效应的影响

    3.5 电针刺激参数对针灸作用效应的影响

    3.6 时间因素对针灸作用效应的影响

    视频数6
  • 第四章  作业测试
    第四章 针灸作用效应及机理

    4.1 针刺镇痛

    4.2 针刺麻醉

    视频数2
  • 第五章  作业测试
    第五章 实验针灸学研究程序与方法

    5.1 科研选题的基本原则

    5.2 科研选题的种类

    5.3 科研选题的思路

    5.4 文献检索

    5.5 建立假说

    5.6 科研设计的基本要素

    5.7 科研设计的基本原则

    视频数7
  • 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