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绪章绪论
主要介绍课程的目的、教学要求、教学团队、课程模式、考核方法等内容。
-
●0.1绪论
主要介绍课程的目的、教学要求、教学团队、课程模式、考核方法等内容。
-
第一章油藏描述技术与方法
后期更新
-
●1.1地层概念
介绍了岩层的基本知识及地层的概念,地层的特征与属性,及与岩层含义的区别
-
●1.2地层学基本原理
介绍了地层学的几个基本原理及其理论及实践意义
-
●1.3地层的沉积方式与沉积地层的形成
介绍了地层的两种沉积方式及其沉积环境、形成地层的特征
-
●1.4地层的接触关系
介绍了地层接触关系的概念、接触关系的类型与特征、形成过程及研究意义
-
●1.5地层划分对比与相对地质年代
本节介绍了地层划分对比的概念、多重地层单位,相对地质年代概念及确定方法
-
●1.6岩石地层单位与年代地层单位
岩石地层单位的类型、种类,基本层序与地层结构的概念及类型,正式岩石地层单位——群、组、段、层,岩石地层单位的性质;生物地层单位,年代地层单位划分依据、单位、性质
-
●1.7油田层组划分及旋回分级
储层层组划分的意义、基本原则;我国碎屑岩储层四级层组划分;沉积旋回及分级
-
●1.8旋回-厚度法划分对比地层
在标准层控制下,按照沉积旋回的级次和厚度比例关系,从大到小直到每个单层逐级对比的方法
-
●1.9裂缝的概念与分类
节理(裂缝)的概念与分类、研究意义,节理的分类、按节理形成的力学性质分类及各类节理的特征;节理的分期与配套。
-
●1.10裂缝的识别与描述
岩心天然裂缝识别及特征,裂缝产状确定、裂缝力学性质的确定、裂缝形态描述(包括长度、宽度、开度、密度或间距)、裂缝充填物描述、裂缝组系描述;地下裂缝识别与描述;露头裂缝识别与描述;地震资料裂缝识别与描述
-
●1.11构造研究流程
本节主要介绍构造研究的流程,断层剖面组合原则,平面断层组合要解决:断层的走向、延伸长度和平面上多条断层的关系,选择标准层勾绘等高线应遵循以下原则
-
第二章油气藏三维地质建模方法及应用
后期更新
-
●2.1地质模型概念与分类
后期更新
-
●2.2地质建模所需要的基础数据
后期更新
-
●2.3地质建模软
后期更新
-
●2.4基础数据的加载及构造建模
后期更新
-
●2.5岩石物理属性建模及网格粗化
后期更新
-
第三章油藏动态监测原理及其应用
后期更新
-
●3.1试井的概念
后期更新
-
●3.2试井的主要用途
后期更新
-
●3.3试井的分类
后期更新
-
●3.4试井分析方法简介
后期更新
-
●3.5压力导数及其用途
后期更新
-
●3.6基本输入和输出参数
后期更新
-
●3.7井简储存系数
后期更新
-
●3.8流动形态
后期更新
-
第四章油藏数值模拟技术与方法
主要介绍油藏数值模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讲述数值模拟的用途,阐述数值模拟的主要技术指标;并对油藏储量、地层压力、综合含水率、单井生产指标的拟合原理、方法和技巧进行讲解;最后对生产历史拟合的认识进行了总结。
-
●4.1油藏数值模拟基本概念
章节教学目的说明,油藏数值模拟的概念和数值模拟主要工作。
-
●4.2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特点
油藏数值模拟的主要技术优势和特点介绍。
-
●4.3油藏数值模拟应用范畴
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在油田不同开发阶段发挥的主要作用和数值模拟的研究内容。
-
●4.4模拟器选择与网络系统
模拟器的选择,直角坐标网格、柱坐标网格和角点网格系统介绍;网格加密技术技术的主要特点。
-
●4.5相渗处理及劈产
分区相渗技术方法介绍,主要的油水相渗透率曲线的处理方法;注采井进行剖面批产和地层系数批产的方法和主要优缺点。
-
●4.6地质储量拟合方法
生产历史拟合的概念;参数拟合顺序;主要参数的可调范围和调整原则;油藏地质储量的主要影响参数和拟合方法。
-
●4.7地层压力拟合1
地层测压的数据来源,综合压缩系数对平均地层压力的影响特点和压缩系数的调整技巧;天然水侵量的拟合指标和拟合方法。
-
●4.8地层压力拟合2
人工边界流量拟合原则;地层压力拟合过程中生产数据校正方法和存在的问题;地层压力分布的主要拟合内容。
-
●4.9综合含水率拟合1
综合含水率的影响因素综述;初始油水分布的调整方法;油水界面调整原则;含水率曲线初始段拟合中相渗曲线的调整方法。
-
●4.10综合含水率拟合2
含水率变化趋势拟合中相渗曲线的调整方法和注意事项;原油粘度变化在数值模拟中的处理方法;层间差异对综合含水率的影响。
-
●4.11单井生产指标拟合
供液不足产生的原因和调整方法;单井含水率初始段和变化趋势的拟合方法和拟合技巧;井底流压的拟合原理和调整参数方法。
-
●4.12生产历史拟合的认识
生产历史拟合的总结认识;历史拟合的基本顺序、自动历史拟合的发展趋势、人工智能技术在生产历史拟合中的应用。
-
第五章开发效果评价及油藏动态分析
后期更新
-
●5.1存水率和水驱指数
后期更新
-
●5.2天然能量评价
后期更新
-
●5.3注水开发效果评价
后期更新
-
●5.4合理井网密度
后期更新
-
●5.5水驱曲线法
后期更新
-
●5.6童氏图版法
后期更新
-
●5.7递减曲线法
后期更新
-
●5.8层系调整
后期更新
-
●5.9井网调整
后期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