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地质学(山东联盟)
构造地质学(山东联盟)
少于1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5/19
开课平台智慧树
开课高校山东科技大学
开课教师倪金龙李月刘海燕陈桥张丽萍孟元库
学科专业理学地质学类
开课时间2025/01/21 - 2025/07/20
课程周期26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地球,人类的家园!自它诞生之日起,无时无刻不在经历着变化;《构造地质学》的相关技术与方法,是目前人们认识地球上板块变动,及其所产生结果的最专业的方法与技术。本课程通过对岩石圈中常见构造变形现象的几何特征、运动学过程及动力学机制的系统讲解,让同学们掌握科学的分析技术与方法。《构造地质学》课程由六位具有博士学位的老师组成,目前均是副教授。团队长期从事构造地质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不仅在全国讲课比赛和沉重竞赛中多次获奖,还取得了多项重要的研究成果。 《构造地质学》的相关知识,对于人们有效预测地震发生、工程建设选址、矿产寻找,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与实际意义。本课程内容通俗易懂、循序渐进、图文精美、生动有趣。希望能得到同学们的认可与喜欢。通过学习本课程,让我们共同利用《构造地质学》中的理论与方法,一起探索地球变动的奥秘为地震预报、矿产勘察、工程建设服务!
课程大纲

在线教程

章节简介教学计划
绪论
登录后可预览视频
课程介绍
倪金龙
地质体的基本产状及沉积岩层构造
面状构造和线状构造的产状
李月
层理及其识别
李月
利用原生沉积构造鉴定岩层的面向
李月
软沉积变形特征
李月
水平岩层的定义与特征
李月
V字形法则
李月
不整合的类型与形成过程
李月
不整合的野外观察与形成时代的确定
李月
构造研究中的应力分析基础
应力的定义与单位
倪金龙
单向受力状态下的二维应力分析
倪金龙
双向受力状态下的二维应力分析
倪金龙
应力场
倪金龙
变形岩石应变分析基础
应变的度量
倪金龙
均匀变形与非均匀变形
倪金龙
应变椭球体的定义与要素
倪金龙
应变椭球体的形态类型与弗林图解
倪金龙
岩石力学性质
实验条件下岩石变形的三个阶段
倪金龙
影响岩石力学性质的因素
倪金龙
岩石塑性变形的微观机制
倪金龙
斜直线型的莫尔包络线理论
倪金龙
劈理
面理的定义与识别
刘海燕
劈理的结构与分类
刘海燕
劈理的形成机制
刘海燕
褶皱的几何分析
褶皱的基本类型与要素
刘海燕
正交剖面上褶皱的形态描述
刘海燕
褶皱的位态分类
刘海燕
兰姆赛的褶皱分类
刘海燕
褶皱的组合类型
刘海燕
叠加褶皱的三种基本类型
刘海燕
褶皱的成因分析
褶皱的成因分类
刘海燕
单层岩层的纵弯褶皱作用
陈桥
中和面褶皱作用
陈桥
弯滑褶皱作用
陈桥
弯流褶皱作用
陈桥
压扁作用与构造置换
陈桥
横弯褶皱作用
陈桥
剪切褶皱作用
陈桥
节理
节理的分类
陈桥
雁列式节理特征
陈桥
断层概论
断层的几何要素与位移
张丽萍
断层的分类
张丽萍
安德森模式
张丽萍
断层的联结
张丽萍
断层岩
张丽萍
断层效应
张丽萍
断层的识别
张丽萍
断层两盘位移方向的确定
张丽萍
伸展构造
拆离断层与变质核杂岩
张丽萍
逆冲推覆构造
逆冲推覆构造的组合型式
孟元库
逆冲推覆构造的台阶式
孟元库
逆冲推覆构造的扩展
孟元库
逆冲作用与褶皱作用
孟元库
走向滑动断层
走滑断层的基本特点
孟元库
里德尔剪裂模式与走滑断层的伴生构造
孟元库
走滑断层的相关构造
孟元库
韧性剪切带
韧性剪切带的定义与特点
孟元库
韧性剪切带的基本几何关系
孟元库
韧性剪切带内鞘褶皱发育与SC组构
孟元库
糜棱岩的特征与分类
孟元库
韧性剪切带运动方向的确定
孟元库
  • 绪章绪论

    通过本节课程,掌握构造地质学课程的基本概念,学习本课程的目的与意义。

  • 0.1课程介绍

    通过本节课程,掌握构造地质学课程的基本概念,学习本课程的目的与意义。

  • 第一章地质体的基本产状及沉积岩层构造

    本章系统讲解地质体的产状表达方法、原生 沉积构造的变形 特征;水平岩层、倾斜岩层的特征及不整合接触的特征及形成过程。

  • 1.1面状构造和线状构造的产状

    本节主要讲解面状与线状构造产状的表达方法

  • 1.2层理及其识别

    本节主要讲解层理的特征与识别标志

  • 1.3利用原生沉积构造鉴定岩层的面向

    本节主要讲解原生沉积构造的类型。

  • 1.4软沉积变形特征

    本节主要讲解软件沉积变形的类型与特征

  • 1.5水平岩层的定义与特征

    本节主要讲解水平岩层的特征。

  • 1.6V字形法则

    本节主要讲解倾斜岩层在地形地质图上的表现特征

  • 1.7不整合的类型与形成过程

    本节主要讲解不整合的类型及形成过程

  • 1.8不整合的野外观察与形成时代的确定

    本节主要讲解不整合的野外观察。

  • 第二章构造研究中的应力分析基础

    本节系统讲解应力的定义、单向与双向受力状态下的二维应力分析,对于后续应力分析非常重要。

  • 2.1应力的定义与单位

    本节主要讲解应力的定义。

  • 2.2单向受力状态下的二维应力分析

    本节主要讲解单向受力状态下的二维应力分析。

  • 2.3双向受力状态下的二维应力分析

    以单向受力分析为基础,讲解双向受力下的二维应力分析。

  • 2.4应力场

    讲解应力状态的表示 方法。

  • 第三章变形岩石应变分析基础

    本章系统讲解应变的度量方法、应变椭球体的定义与表征,对于构造变形的理解非常重要。

  • 3.1应变的度量

    本节主要讲解应变的定义与度量方法。

  • 3.2均匀变形与非均匀变形

    本节主要讲解均匀应变与非均应变的区分与特征。

  • 3.3应变椭球体的定义与要素

    本节主要讲解应变椭球体的定义与组成要素。

  • 3.4应变椭球体的形态类型与弗林图解

    本节重点通过弗林图解来表达应变的程度。

  • 第四章岩石力学性质

    本章内容系统讲解岩石在力的作用下变形的阶段性特征、岩石变形的影响因素,岩石塑性变形的微观机制及岩石变形的重要理论模型。

  • 4.1实验条件下岩石变形的三个阶段

    本节系统讲解实验条件下岩石变形的三个阶段。

  • 4.2影响岩石力学性质的因素

    本节系统讲解温度、压力、湿度与时间等对岩石力学因素的影响

  • 4.3岩石塑性变形的微观机制

    本节重点讲解岩石塑性变形的机制。不同深度条件下,不同的变形机制起主导作用。

  • 4.4斜直线型的莫尔包络线理论

    本节是本书的重点之一,讲解斜直线型岩石破坏准则。

  • 第五章劈理

    本章课程系统讲解地壳较深层次岩石变形所形成的劈理构造的定义与特征、及形成的机制。

  • 5.1面理的定义与识别

    本节重点对面理的识别进行讲解,包括了面理的类型划分 。

  • 5.2劈理的结构与分类

    本节重点讲解劈理的结构、特征及类型划分。

  • 5.3劈理的形成机制

    本节重点讲解劈理的形成机制。注意劈理 与节理的区别。

  • 第六章褶皱的几何分析

    本章系统讲解褶皱的几何学特征。主要包括褶皱的基本类型与要素、褶皱的位态分类与褶皱的组合类型及多重褶皱的基本类型

  • 6.1褶皱的基本类型与要素

    本节主要讲解褶皱的基本类型,组成要素。

  • 6.2正交剖面上褶皱的形态描述

    本节重点讲解单一褶皱在剖面上的描述。

  • 6.3褶皱的位态分类

    本节对褶皱的位态分类进行讲述。

  • 6.4兰姆赛的褶皱分类

    本节重点介绍构造地质学家兰姆赛的褶皱分类

  • 6.5褶皱的组合类型

    本节重点讲解同一构造运动作用下形成的褶皱的组合类型。

  • 6.6叠加褶皱的三种基本类型

    本节重点讲解多次构造运动,对前期褶皱的改造。

  • 第七章褶皱的成因分析

    本章系统讲解褶皱的成因理论,及褶皱过程中的中和面作用、弯滑褶皱作用、弯流褶皱作、压扁作用与构造置换、横弯褶皱作用与剪切褶皱作用

  • 7.1褶皱的成因分类

    本节重点介绍褶皱的成因类型。

  • 7.2单层岩层的纵弯褶皱作用

    本节重点讲解单层岩石 的纵弯褶皱理论,包手主波长理论、褶皱形成的影响因素与主波长的关系。

  • 7.3中和面褶皱作用

    本节主要讲解中和面褶皱作用条件与特征。

  • 7.4弯滑褶皱作用

    本节主要讲解弯滑褶皱作用的特征。

  • 7.5弯流褶皱作用

    本节主要讲解弯流褶皱作用的特征。

  • 7.6压扁作用与构造置换

    本节主要讲解褶皱形成过程中存在的压扁作用。

  • 7.7横弯褶皱作用

    本节主要讲解横弯褶皱作用的定义与特征,注意与纵弯褶皱作用的比较。

  • 7.8剪切褶皱作用

    本节主要讲解剪切褶皱作用的定义与特征。

  • 第八章节理

    本章重点讲解节理的力学类型,雁列节理的特征。对于掌握节理的知识非常重要。

  • 8.1节理的分类

    本节主要讲解节理的类型划分,重点比较 张节理与剪节理的区别

  • 8.2雁列式节理特征

    本节主要讲解雁列节理的特征。注意对成因机制的理解。

  • 第九章断层概论

    本章系统讲解断层的几何学与运动学知识。包括断层的分类、断层的形成模式、断层的形成过程理论。另外,讲解断层的野外识别,对于工程建设 来非常重要。

  • 9.1断层的几何要素与位移

    本节主要讲解断层的几何要素与断距、滑距的求取与表达方法。

  • 9.2断层的分类

    本节主要讲解断层的类型划分 ,注意正断层、逆断层与走滑断层的定义与特征。

  • 9.3安德森模式

    本节主要讲解断层的成因模式。重点理解断层形成与最大主应力的关系。

  • 9.4断层的联结

    本节主要讲解断层从岩石破裂初期向最终贯通的连结过程。

  • 9.5断层岩

    本节主要讲解脆性条件下,断层岩的类型划分 ,注意它们在判断断层运动学性质上的作用。

  • 9.6断层效应

    本节主要讲解断层效应产生的原因,及应用。

  • 9.7断层的识别

    本节系统讲解断层的野外识别 方法。

  • 9.8断层两盘位移方向的确定

    本节系统讲解断层两盘相对位移的判断。本节内容也是本课程的重点之一。

  • 第十章伸展构造

    本章主要讲解伸展构造的代表性构造,拆离断层与变质核杂岩的特征及形成过程

  • 10.1拆离断层与变质核杂岩

    本节系统讲解拆离断层的特征及形成过程。拆离断层带与变质核杂岩的相关性。

  • 第十一章逆冲推覆构造

    本章系统讲解逆冲推覆构造的几何学与运动学。逆冲作用与褶皱作用的相互作用。

  • 11.1逆冲推覆构造的组合型式

    本节系统讲解逆冲推覆构造组合样式。

  • 11.2逆冲推覆构造的台阶式

    本节系统讲解逆冲推覆构造的几何特征。

  • 11.3逆冲推覆构造的扩展

    本节系统讲解逆冲推覆构造 的运动学过程。

  • 11.4逆冲作用与褶皱作用

    本节系统讲解逆冲作用与褶皱作用的关系。

  • 第十二章走向滑动断层

    本章重点介绍走滑断层的特征及伴生构造。对于理解走滑构造的形成过程及相关构造至关重要。

  • 12.1走滑断层的基本特点

    本节系统讲解走滑断层在几何学上的基本特征。

  • 12.2里德尔剪裂模式与走滑断层的伴生构造

    本节是本书重点之一,主要讲解里德尔剪裂模式,并用该模式解释走滑断层的伴生构造。

  • 12.3走滑断层的相关构造

    本节作为前面内容的补充,讲解走滑断层其它的伴生构造。

  • 第十三章韧性剪切带

    本章内容系统讲解断层系统深层的表现特征。韧性剪切带的定义 及特征。韧性剪切带发育过程中伴生的岩石变形及构造变形特征。

  • 13.1韧性剪切带的定义与特点

    本节主要讲解韧性剪切带的定义与特点。

  • 13.2韧性剪切带的基本几何关系

    本节主要讲解韧性剪切带的基本几何学特征。

  • 13.3韧性剪切带内鞘褶皱发育与SC组构

    本节主要讲解韧性剪切过程中产生 的褶皱、面理与线理特征。

  • 13.4糜棱岩的特征与分类

    本节系统讲解构成韧性剪切带的糜棱岩的分类与特征。

  • 13.5韧性剪切带运动方向的确定

    本节系统讲解韧性剪切带的运动学特征及野外判断方法。

  • 开始学习
  • 绪章  作业测试
    绪章绪论

    0.1 课程介绍

    视频数1
  • 第一章  作业测试
    第一章 地质体的基本产状及沉积岩层构造

    1.1 面状构造和线状构造的产状

    1.2 层理及其识别

    1.3 利用原生沉积构造鉴定岩层的面向

    1.4 软沉积变形特征

    1.5 水平岩层的定义与特征

    1.6 V字形法则

    1.7 不整合的类型与形成过程

    1.8 不整合的野外观察与形成时代的确定

    视频数8
  • 第二章  作业测试
    第二章 构造研究中的应力分析基础

    2.1 应力的定义与单位

    2.2 单向受力状态下的二维应力分析

    2.3 双向受力状态下的二维应力分析

    2.4 应力场

    视频数4
  • 第三章  作业测试
    第三章 变形岩石应变分析基础

    3.1 应变的度量

    3.2 均匀变形与非均匀变形

    3.3 应变椭球体的定义与要素

    3.4 应变椭球体的形态类型与弗林图解

    视频数4
  • 第四章  作业测试
    第四章 岩石力学性质

    4.1 实验条件下岩石变形的三个阶段

    4.2 影响岩石力学性质的因素

    4.3 岩石塑性变形的微观机制

    4.4 斜直线型的莫尔包络线理论

    视频数4
  • 第五章  作业测试
    第五章 劈理

    5.1 面理的定义与识别

    5.2 劈理的结构与分类

    5.3 劈理的形成机制

    视频数3
  • 第六章  作业测试
    第六章 褶皱的几何分析

    6.1 褶皱的基本类型与要素

    6.2 正交剖面上褶皱的形态描述

    6.3 褶皱的位态分类

    6.4 兰姆赛的褶皱分类

    6.5 褶皱的组合类型

    6.6 叠加褶皱的三种基本类型

    视频数6
  • 第七章  作业测试
    第七章 褶皱的成因分析

    7.1 褶皱的成因分类

    7.2 单层岩层的纵弯褶皱作用

    7.3 中和面褶皱作用

    7.4 弯滑褶皱作用

    7.5 弯流褶皱作用

    7.6 压扁作用与构造置换

    7.7 横弯褶皱作用

    7.8 剪切褶皱作用

    视频数8
  • 第八章  作业测试
    第八章 节理

    8.1 节理的分类

    8.2 雁列式节理特征

    视频数2
  • 第九章  作业测试
    第九章 断层概论

    9.1 断层的几何要素与位移

    9.2 断层的分类

    9.3 安德森模式

    9.4 断层的联结

    9.5 断层岩

    9.6 断层效应

    9.7 断层的识别

    9.8 断层两盘位移方向的确定

    视频数8
  • 第十章  作业测试
    第十章 伸展构造

    10.1 拆离断层与变质核杂岩

    视频数1
  • 第十一章  作业测试
    第十一章 逆冲推覆构造

    11.1 逆冲推覆构造的组合型式

    11.2 逆冲推覆构造的台阶式

    11.3 逆冲推覆构造的扩展

    11.4 逆冲作用与褶皱作用

    视频数4
  • 第十二章  作业测试
    第十二章 走向滑动断层

    12.1 走滑断层的基本特点

    12.2 里德尔剪裂模式与走滑断层的伴生构造

    12.3 走滑断层的相关构造

    视频数3
  • 第十三章  作业测试
    第十三章 韧性剪切带

    13.1 韧性剪切带的定义与特点

    13.2 韧性剪切带的基本几何关系

    13.3 韧性剪切带内鞘褶皱发育与SC组构

    13.4 糜棱岩的特征与分类

    13.5 韧性剪切带运动方向的确定

    视频数5
  • 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