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绪章概述
说明课程宗旨、内容、特色、意义和方法,强调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应该将伦理知识与礼仪规范相结合。
-
●0.1课程概述
说明课程宗旨、内容、特色、意义和方法,强调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应该将伦理知识与礼仪规范相结合。
-
第一章孔子之谜与伦理智慧
说明孔子的非凡身份、独特家事、文化基因和伦理思想闪光点
-
●1.1孔子身份之谜
说明孔子的祖孔子好学上进,拜师老子,不耻下问籍、家事、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的称号来历
-
●1.2孔子出生之谜
讲解孔子出生在夫子洞的神话传说等
-
●1.3孔子智慧来源之谜
孔子好学上进,拜师老子,不耻下问
-
●1.4孔子文化基因
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引经据典,善于发现古人智慧,就地取材,挖掘鲁国文化资源
-
●1.5孔子的伦理智慧
孔子的智慧博大精深,是儒家最大代表,“半部《论语》治天下”,修身、齐家、治国的名言让人受益匪浅。
-
第二章老子的神秘与伦理思想
细说老子的出生、出走的扑朔迷离,讲解老子道法自然的伦理智慧。
-
●2.1出生的神秘
说明老子的诞生神奇、名字的来历故事。
-
●2.2出走的神秘
老子西出函谷关,为什么出走?走向何地?他的人生选择和归宿,成为千古话题。
-
●2.3道法自然
子创立的道家,探讨宇宙和人生,根本在于尊重自然,按照自然规律,进行思索和行动。
-
●2.4无为而无不为
道家的辩证法思想非常丰富,无为、无不为就是其中之一,其内涵引人入胜。
-
第三章墨子的故事与伦理观点
说明墨子与众不同的身份(平民)、行侠仗义、“科圣”、“武圣”名不虚传,“兼爱、非攻”,历久弥新
-
●3.1侠客的鼻祖
墨子急公好义,打抱不平,堪称侠客,并且是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侠客。
-
●3.2兴天下之利
墨子胸怀天下,强调利益的范围在于普天之下,不在于个人私利。
-
●3.3节约的典范
墨子提倡节用、节葬,讲究物尽其用。
-
第四章西方伦理扫描
介绍西方古希腊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近代功利主义、道义论;现代正义论和美德论。
-
●4.1苏格拉底的伦理
说明苏格拉底的独特经历,哲学贡献,苏格拉底之死的意义,苏格拉底名言:认识你自己,没有反省的人生不值得过。
-
●4.2亚里士多德的伦理
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体系严谨,强调幸福、目的价值、美德条目。
-
●4.3功利论
边沁、密尔为代表的功利主义,认为善在于快乐,能够带来效用,强调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值得反思。
-
●4.4道义论
康德强调人是目的,不是手段,主张善良动机、人的义务和责任的价值。
-
●4.5正义论
罗尔斯的正义论,是当今世界热门话题,他主张的正义原则,反对功利主义,主张社会和政府干预,再分配资源,在社会应用,但是实施问题多多。
-
●4.6美德论
麦金泰尔主张复兴亚里士多德的美德伦理学,强调美德对于当今社会的价值。
-
第五章礼仪入门
讲解起码的礼仪常识,说明礼尚往来的价值,具体细节包括打招呼、名片、电邮、饮酒等方面。
-
●5.1礼尚往来
礼尚往来强调交往的平等、尊重、互动、互利,是人际交往的原则。
-
●5.2称呼礼仪
生活中的称呼多种多样,包括尊称、谦称;职业称呼、性别称呼等。
-
●5.3名片礼仪
名片的设计、印制、传递、保存,都有学问,尤其是接收名片,要尊敬对方,加以过目,表示感谢,不能当场随意乱放。
-
●5.4电邮礼仪
正规交往中,电邮需要主题词、称呼、正文、落款(包括联系电话、地址),语言讲究礼貌、简明扼要,不能太随意。
-
●5.5饮酒礼仪
古今中外宴会与酒密不可分,正式的社交饮酒场合,需要讲究敬酒的礼仪,适可而止,量力而行,不能贪杯。
-
第六章国际礼仪
说明国际交往礼仪原则、出国旅游礼仪、出国小费礼仪,强调尊重对方,特别是隐私,主张礼尚往来,讲究交往场合的公共道德,入乡随俗,注意细节,做好“民间大使”。
-
●6.1 国际交往礼仪原则
重点在于尊重对方,互惠互利,交谈不谈论收入、年龄、住址等忌讳的隐私方面,培养落落大方,不亢不卑的人格,促进国际友好、平等交往。
-
●6.2出国旅游礼仪
主要包括乘机礼仪、住宿礼仪、就餐礼仪、旅游景点礼仪(特别是排队),尊重所到国家的民族、宗教、习俗。
-
●6.3出国小费礼仪
出国给予服务生小费,西方十分普遍。这里介绍了支付小费的一般知识,强调了各个地方的差异。
-
第七章女士仪态礼仪
针对女士的站姿、坐姿、走姿、蹲姿、手姿,展示礼仪规范,说明高雅、适当的姿势,是社交需要的。
-
●7.1站姿
女士标准的站姿,从正面观看,全身笔直,精神饱满,两眼正视,两肩平齐,两臂自然下垂,两脚跟并拢,两脚尖张开60°,身体重心落于两腿正中。
-
●7.2坐姿
标准式:轻缓地步到座位前,转身后两脚成小丁字步,左前右后,两膝并拢的同时上身前倾,向下落座。坐下后,上身挺直,双肩平正,正臂自然弯曲,两手交叉叠放在两腿中部,并靠近小腹,两膝并拢。
-
●7.3走姿
女性走路,注意轻盈快捷,快抬脚、迈小步、轻落地,使人感到她们是缕轻柔的春风,妙不可言。
-
●7.4蹲姿
蹲姿要领:下蹲时一脚在前,一脚在后,两腿向下蹲,前脚全着地,小腿基本垂直于地面,后脚脚跟提起,脚尖着地。女性特别注意应靠紧双腿。
-
●7.5手姿
垂放是最基本的手姿。一是双手自然下垂,掌心向内,叠放或相握于腹前;二是双手伸直下垂,掌心向内,分别贴放于大腿两侧,它多用于站立之时。背手,多见于站立、行走时,既可显示权威,又可镇定自己,其做法是双臂伸到身后,双手相握,同时昂首挺胸。
-
第八章会见礼仪
就社交中的见面的介绍、握手、赠送相关细节,强调礼仪的运用。
-
●8.1介绍
在较为正式、郑重的场合,有两条通行的介绍规则:其一是将年轻的人介绍给年长的人;其二是将先生介绍给女士。在介绍时,最好是姓名并提,还可附加简短的说明,像职称、职务、学位、爱好和特长等等。
-
●8.2握手
握手礼含义很多,视情而定,分别表示相识、相见、告别、友好、祝贺、感谢、鼓励、支持、慰问等不同意义。握手时除了注视对方和面带微笑外,还应注意应由女士、老人、贵宾、上级先伸手。不礼貌握手包括:男士戴手套、长久的握着异性的手不放、用左手同他人握手等。
-
●8.3赠送
赠送礼品,需要看对象、时间和场合等因素。一般在赴私人家宴时,应为女主人带些小礼品,如花束、水果、土特产等;有小孩的,可送玩具、糖果等。应该把握送礼的时机与方式,礼物一般应当面赠送,但有时参加婚礼也可事先送去,礼贺节日、赠送年礼,可派人送上门或邮寄。
-
第九章服饰礼仪
主要包括服装礼仪概说、男士西装礼仪(西装的选择、西装的搭配、西装的穿着原则和细节)、配饰问题。
-
●9.1服装礼仪概说
莎士比亚曾经说,一个人的穿着打扮就是他教养、品位、地位的最真实的写照。衣服的礼仪要符合身份、注意要扬长避短、区分场合、遵守常规和约定俗成的规矩。
-
●9.2男士西装礼仪
正式社交场合,男士着西装需要注意“三色原则”(正式场合,着西装套装全身上下不超过三种颜色)、“三一定律”(着西装正装,腰带、皮鞋、公文包应保持同一颜色:黑色)、“三大禁忌”(西装左袖的商标没有拆;穿白色袜子、尼龙袜子出现在正式场合;领带的打法出现错误)。
-
●9.3配饰
任何一件配饰都包含色彩、形状与质地三百个要素,其中除质地比较难掌控之外,色彩与形状是造型艺术的两大基本要素,物体视觉形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这两点。佩戴首饰要与服装及本人的外表相协调。一般穿着考究的服装时,才能佩戴昂贵的首饰;服装轻柔飘逸,首饰也应玲珑精致;穿着运动装、工作服时不宜佩戴首饰。
-
第十章生死礼仪
着重讲解传统诞生礼仪(求子仪式、孕期习俗、庆贺生子)、传统丧葬礼仪(殓、出殡、葬),说明人生起点和终点两大礼仪方面。
-
●10.1传统诞生礼仪
中国传统诞生礼多在小孩出生三天后举行,不同地区、民族形式多有不同,从刚出生洗礼开始到宝宝周岁抓周,一般有祝福、保健、占卜等几层含义。一般是新生儿家人摆酒宴准备分发给亲朋好友的礼盒,每个礼盒包含有喜蛋、喜饼、喜糖等,应邀的亲朋好友视具体情况也会送轻重不同的礼物。
-
●10.2传统丧葬礼仪
传统汉族入殓是将死者抬入棺木的仪式,一般在人死后第三天,死者的亲朋好友都前来与死者见上最后一面。民国以前,汉族大出殡讲究八大抬,即诰封亭、铭旌、影亭、官轿、花亭、灯亭、灵亭(或家庙)、香炉。还有些显贵豪门,出大殡时,为炫耀豪富权势,请来军乐队,一路吹打,与僧、道念经相伴。汉族传统下葬的穴位按照“五行”、“八卦”等方位刨好,内铺黄缎子,安放福寿果,四角各置一钱,撒五谷杂粮,棺材入土后,孝子把幡插在坟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