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
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
9万+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5/01
开课时间2025/01/21 - 2025/07/20
课程周期26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课程是在梳理中国音乐历史文化基本面貌的同时,赏析各时期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课程通过理论讲述和作品聆听,让学生对中国音乐基本特征和音乐发展有基本认识,引导学生接触一定数量的名作并了解其艺术特色。课程知识有利于学生教师资格证考试中音乐基础知识的准备,有利于毕业后在基础教育阶段音乐知识和音乐鉴赏模块的教学。课程分四个部分:先秦的钟磬礼乐、汉唐的歌舞伎乐、宋元明清的剧曲音乐和近现代音乐,作品赏析也以这四个时期为章节,挑选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引领式的赏析,我们把课程PPT、音视频资料、文献等都上传到课程平台,课上不能完整聆听的可以在在线课程平台中下载聆听。
课程大纲

在线教程

章节简介教学计划
概说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
登录后可预览视频
音乐鉴赏方法与人文体验
音乐鉴赏方法与人文体验(上)
陈欣
音乐鉴赏方法与人文体验(中)
陈欣
音乐鉴赏方法与人文体验(下)
陈欣
中国音乐史概说
秦序(特邀)
来自远古的声音
贾湖骨笛
陈欣
原始乐舞
陈欣
管乐基本知识与鉴赏
王亚男
淫乐和巫乐
陈欣
先秦的钟磬礼乐及其鉴赏
礼乐
陈欣
国之瑰宝——曾侯乙编钟
国之瑰宝——曾侯乙编钟(上)
陈欣
国之瑰宝——曾侯乙编钟(下)
陈欣
礼崩乐坏
陈欣
郑卫之音
陈欣
三分损益律
陈欣
古筝音乐鉴赏
汪莹
《诗经》《楚辞》音乐及鉴赏
陈欣
编钟的礼与乐
李幼平
钟类乐器的肇始与演变
陈欣
汉唐歌舞大曲及鉴赏
乐府及乐府音乐
陈欣
丝绸之路的音乐之旅
陈欣
石头上的乐器--汉画像中“建鼓”
陈欣
汉魏六朝的古琴艺术
陈欣
《乐记》
陈欣
隋唐的燕乐
隋唐的燕乐(上)
陈欣
隋唐的燕乐(下)
陈欣
唐燕乐的东传
陈欣
木卡姆音乐鉴赏
陈欣
宋元音乐及鉴赏
曲子及鉴赏
陈欣
宋代的说唱音乐
陈欣
宋元的戏曲
宋元的戏曲(上)
陈欣
宋元的戏曲 (下)
陈欣
二胡音乐鉴赏
二胡乐曲赏析(上)
陈欣
二胡乐曲赏析(下)
陈欣
宋代雅乐和大晟钟
李幼平
明清的音乐及鉴赏
昆曲
昆曲 (上)
陈欣
昆曲 (下)
陈欣
明清小曲
陈欣
探国粹京剧之源
陈欣
琵琶与琵琶作品
马力利
琵琶曲鉴赏
陈欣
笙、唢呐
杨丹
近现代音乐史及鉴赏之一
学堂乐歌及鉴赏
陈欣
近现代的音乐教育
近现代的音乐教育(上)
陈欣
近现代的音乐教育(下)
陈欣
近现代音乐史及鉴赏之二
品京剧旦角之美
品京剧旦角之美(上)
陈欣
品京剧旦角之美(下)
陈欣
中国钢琴作品鉴赏
中国钢琴的起源
唐宁
中国钢琴名作鉴赏(上)
陈欣
中国钢琴名作鉴赏(下)
陈欣
《黄河大合唱》鉴赏
陈欣
民族管弦乐鉴赏
民族管弦乐鉴赏(上)
陈欣
民族管弦乐鉴赏(下)
陈欣
左翼音乐鉴赏
左翼音乐鉴赏(上)
陈欣
左翼音乐鉴赏(下)
陈欣
  • 绪章概说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

    音乐是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不论是主动的听,还是不自觉的听到的音乐,都环绕着我们。美国的音乐家科普兰说“如果你要更好地理解音乐,再也没有比倾听音乐更重要的了。什么也代替不了倾听音乐。”(引自艾伦•科普兰《怎样欣赏音乐》)
    另外,聆听音乐也是有步骤的。我们有时听到一首音乐,觉得很熟,但是不知道是什么名字,反正听过,也不一定知道表达什么,但是好听就记住了。这其实就是第一个步骤,聆听音响。音响会给我们深刻的印象,产生愉悦,愿意听。
    我们可以做一个归纳,音乐的美有这么几种
    (1)音响之美(2)活力之美(3)形象之美(4)内涵之美(5)回味之美
    1、2、3是感性,4是理性,5是深层次感性
    具备了这几种美的音乐肯定是流传下来的经久不衰的,即便具备其中一个,也很不容易。
    音乐可以作为艺术审美,作为教材进行政德教育,可以修身养性获得健康,还有助于缓解紧张,消除抑郁、丰富精神生活。正是音乐有这么多人文的内涵,我们才喜爱音乐。还有就是音乐也有很多艺术之外的功能,很多人文的元素都融在了音乐里面。

  • 0.1音乐鉴赏方法与人文体验

    音乐鉴赏方法与人文体验

  • 0.2中国音乐史概说

    中国音乐史概说

  • 第一章来自远古的声音

    我们对于远古时期的乐舞的了解,有几个途径:一是古代文献的记载,如《吕氏春秋》,介绍了多个氏族部落的乐舞的面貌;二是远古时期的岩画、壁画、石刻、地画等,这些远古时期由原始人留下来的遗迹,刻画了他们生存的状态,其中有些是乐舞的形象;三是神话传说,这虽然不是正史,但是世代相传,人人都信,例如女娲补天,伏羲作琴等。夏代,中国进入奴隶社会。商朝主要从事农业和畜牧业,手工业也已经发展起来。青铜器的冶炼和铸造已达到很高的水平。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
    这一章学习中,我们主要考虑以下问题:
    1.认识中国最早的乐器。
    2.远古时期有哪些乐舞?
    3.早乐器的音乐性能及其功能。
    4.掌握夏商乐舞的巫术性质和娱乐性质。
    5.掌握商代乐器的重要发展。
    6.认识妇好墓出土音乐文物。
    7.夏商音乐与远古音乐的区别。
    8.能不能试着制作原始乐器?骨笛、陶埙。

  • 1.1贾湖骨笛

    认识中国最早的乐器,早期乐器的音乐性能及其功能

  • 1.2原始乐舞

    远古时期乐舞有哪些,如何演化而来

  • 1.3管乐基本知识与鉴赏

    管乐基本知识与鉴赏

  • 1.4淫乐和巫乐

    掌握夏商乐舞的巫术性质和娱乐性质。掌握商代乐器的重要发展。认识妇好墓出土音乐文物。夏商音乐与远古音乐的区别。

  • 第二章先秦的钟磬礼乐及其鉴赏

    先秦指的是西周和东周时期。西周是礼乐的逐步建立和完善的时期,乐由中出,礼自外作。这时的音乐是为了表现礼的内容的乐舞,礼就是一种气质,一种规定和制度。西周的礼着重体现等级、秩序、德等内容,而这些内容通过乐舞来呈现。
    东周时期由于政治的衰败,周王室地位逐渐下降,各地诸侯国相继兴起,为了发展力量,诸侯国广泛招贤纳士。周王室的能工巧匠、文武百官有的被诸侯国吸纳,出现了文化下移。礼的统治力也逐渐下降,出现了礼崩乐坏。没有了统一的礼的规定,在音乐上,诸侯按照自己的审美取向欣赏不同风格的音乐。这就是各地郑卫之音的兴起。
    西周的音乐主要是为了统治,有很强的教育作用。东周的音乐百花齐放,礼崩乐盛,风格多样。这些都是文化转型的表现,从有秩序的钟磬礼乐向超规格的礼乐和俗乐转型。
    学习这一章我们着重考虑以下问题:
    1.认识雅乐的型态及功能。
    2.认识六代乐舞的内容。
    3.主要礼乐制度——乐悬与八佾。
    4.礼乐的乐器——钟磬鼓乐。
    5.曾侯乙墓出土乐器有哪些?
    6.东周时期的民间音乐发展有哪些表现?

  • 2.1礼乐

    礼乐

  • 2.2国之瑰宝——曾侯乙编钟

    国之瑰宝——曾侯乙编钟

  • 2.3礼崩乐坏

    礼崩乐坏

  • 2.4郑卫之音

    郑卫之音

  • 2.5三分损益律

    三分损益律

  • 2.6古筝音乐鉴赏

    古筝音乐鉴赏

  • 2.7《诗经》《楚辞》音乐及鉴赏

    《诗经》《楚辞》音乐及鉴赏

  • 2.8编钟的礼与乐

    先秦礼乐文化

  • 2.9钟类乐器的肇始与演变

    钟类乐器的肇始与演变

  • 第三章汉唐歌舞大曲及鉴赏

    汉唐时期是中原文化受西域文化影响最深最广的时期。西汉张骞出西域,打通了中原与西域的商贸之路,同时也是文化之路。从音乐上讲,西域的乐种、乐器、乐调传入中原,与中原的音乐文化融合在一起。西域的大量乐人来到中原,成为西域音乐文化的传播者。汉代、六朝时期以及隋唐时期的音乐之间有紧密联系,也可以说隋唐音乐是汉代以来音乐的集大成者。
    主要音乐形式有大曲、鼓吹乐、百戏(散乐)、古琴音乐等,这些形式出现于汉代,发展于六朝,繁盛于隋唐。我们既要将这些形式在隋唐时期的发展厘清,又要把这些形式从汉代以来的纵向发展梳理。
    关于大曲:重点掌握大曲的乐器、舞蹈、歌曲、结构、代表作和乐调,大曲是一种歌舞,所谓歌舞就是歌舞乐三个组成部分,要了解从汉代相和大曲、六朝清商大曲以及隋唐的隋唐大曲的歌、舞、乐成分,之所以称为歌舞伎乐,也是由于含有这几部分的原因。
    关于鼓吹乐:鼓吹乐是从西域传进来的军乐又与中原音乐结合的一种器乐兼有歌唱的形式,分为黄门鼓吹、短箫铙歌、骑吹和横吹,需要掌握这几种鼓吹的乐器、歌曲、表演形式几方面。
    隋唐时期的音乐有浓郁的西域特色,大曲中有七部乐、九部乐和十部乐,这些是按照曲调来源划分的大曲类型,其中半数是来自西域。所以,学习隋唐音乐要将每一个音乐类型的西域特色梳理一下,例如西域的乐器(琵琶、箜篌、筚篥、羯鼓等)、西域的乐调(五旦七声)、西域的乐人(苏祗婆、曹婆罗门等)。
    汉代、六朝时期以及隋唐时期的音乐之间有紧密联系,也可以说隋唐音乐是汉代以来音乐的集大成者。
    重点点学习指导:这一时期主要音乐形式有大曲、鼓吹乐、百戏(散乐)、古琴音乐等,这些形式出现于汉代,发展于六朝,繁盛于隋唐。我们既要将这些形式在隋唐时期的发展厘清,又要把这些形式从汉代以来的纵向发展梳理。
    关于大曲:重点掌握大曲的乐器、舞蹈、歌曲、结构、代表作和乐调,大曲是一种歌舞,所谓歌舞就是歌舞乐三个组成部分,要了解从汉代相和大曲、六朝清商大曲以及隋唐的隋唐大曲的歌、舞、乐成分,之所以称为歌舞伎乐,也是由于含有这几部分的原因。
    关于鼓吹乐:鼓吹乐是从西域传进来的军乐又与中原音乐结合的一种器乐兼有歌唱的形式,分为黄门鼓吹、短箫铙歌、骑吹和横吹,需要掌握这几种鼓吹的乐器、歌曲、表演形式几方面。
    隋唐时期的音乐有浓郁的西域特色,大曲中有七部乐、九部乐和十部乐,这些是按照曲调来源划分的大曲类型,其中半数是来自西域。所以,学习隋唐音乐要将每一个音乐类型的西域特色梳理一下,例如西域的乐器(琵琶、箜篌、筚篥、羯鼓等)、西域的乐调(五旦七声)、西域的乐人(苏祗婆、曹婆罗门等)。
    在这一章,我们需要了解有哪些西域的乐种传进来,有哪些乐器传进来,有哪些乐调传进来,汉唐时期是最能体现音乐中的“一带一路”的时期。大家多从这个方面考虑问题。
     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1.大曲的类型、结构、歌舞乐各个组成形态、乐调
    2.鼓吹乐的种类、乐器、功能
    3.琵琶类乐器的种类、形制、演奏方式  
    4.汉魏六朝的文人音乐有哪些?什么特征?
    5.汉唐期间受西域文化影响,中原音乐有哪些变化?

  • 3.1乐府及乐府音乐

    乐府及乐府音乐

  • 3.2丝绸之路的音乐之旅

    丝绸之路的音乐

  • 3.3石头上的乐器--汉画像中“建鼓”

    石头上的乐器

  • 3.4汉魏六朝的古琴艺术

    汉魏六朝的古琴艺术

  • 3.5《乐记》

    儒家经典《乐记》

  • 3.6隋唐的燕乐

    隋唐的燕乐

  • 3.7唐燕乐的东传

    唐燕乐的东传

  • 3.8木卡姆音乐鉴赏

    木卡姆音乐鉴赏

  • 第四章宋元音乐及鉴赏

    在这一章,我们主要掌握音乐的转型问题。唐代以后,音乐从歌舞伎乐逐渐转型到剧曲音乐。两者最大的区别是有无故事情节,无论再复杂的歌舞伎乐,都没有详实的剧情,没有故事情节,即便是早在六朝时期就有的歌舞戏,也没有角色的表演。而剧曲音乐,他是有剧情的,都要表现一个故事,故事中有人物,每个人物都要相应的角色来表演。这是本质区别。
     故事情节的出现与城市经济的发展有关系,当大量的城市出现,聚集了商人从事商业活动,成为人群聚集而社会阶层丰富的地方,容易发生一些故事,这些故事的人物参与者很多也是商人自己,商人的娱乐活动也有时间限制,不可能有充分的时间欣赏大规模的歌舞伎乐,再加上对于剧情的需求,应运而生了戏曲。当然,还有说唱音乐,也是同一类型,但是说唱与戏曲不同的地方是没有角色。
    在器乐方面,从西域传入了胡琴。胡琴意为胡人的乐器。在唐代,胡琴称为嵇琴,宋代称为奚琴,元代称为马尾胡琴。后来各种形式的胡琴相继出现。胡琴既可以独奏,也可以用于说唱、戏曲的伴奏。
    我们着重掌握的问题有:
    1.宋元有哪些戏曲形式?
    2.宋元有哪些说唱形式?
    3.戏曲的主要角色有哪些?
    4.戏曲有哪些代表作和剧作家?

  • 4.1曲子及鉴赏

    曲子

  • 4.2宋代的说唱音乐

    宋代的说唱音乐

  • 4.3宋元的戏曲

    宋元的戏曲

  • 4.4二胡音乐鉴赏

    胡琴音乐鉴赏

  • 4.5宋代雅乐和大晟钟

    宋代雅乐和大晟钟

  • 第五章明清的音乐及鉴赏

    明清时期的音乐,戏曲成为主流的音乐形式,很多歌舞器乐的因素融入到戏曲里面,说唱音乐作为城市的主要娱乐方式,也在宋元说唱基础上成为大型的多段体的形式。另外,器乐和歌舞也获得了大力发展,器乐方面,无论是独奏还是合奏,都有一些著名演奏家出现,创作了大量的名曲。歌舞方面,许多歌舞在明清得到整合,少数民族的歌舞也呈现出来。在这个时期,我们主要抓住戏曲的类型、说唱的类型以及各种器乐的演奏家、代表作、演奏风格、乐谱等,全面了解明清这个繁荣的音乐文化时期。
    琵琶和古琴艺术出现了高峰,大量的琵琶家、古琴家出现。这两种乐器的主要曲目都在这一时期规整、整合。我们现今的琵琶曲、古琴曲中的传统曲目大都在这一时期成熟。
    主要掌握以下几个问题:
    1.京剧的形成过程。
    2.昆曲的基本特色。
    3.明清有哪些琵琶家、琵琶名曲、琵琶谱?
    4.明清有哪些古琴家、古琴名曲、古琴谱
    5.明清有哪些民族歌舞形式?

  • 5.1昆曲

    昆曲

  • 5.2明清小曲

    明清小曲

  • 5.3探国粹京剧之源

    探国粹京剧之源

  • 5.4琵琶与琵琶作品

    琵琶音乐鉴赏

  • 5.5琵琶曲鉴赏

    琵琶曲鉴赏

  • 5.6笙、唢呐

    笙、唢呐

  • 第六章近现代音乐史及鉴赏之一

    近现代主要指1911年至20世纪40年代。这一时期是西学东渐的文化融合时期,西方的文化、制度传入中国。当时,很多学者认为中国近代落后的原因是文化落后、思想落后、制度落后。所以,对于西方的文化特别崇拜。音乐文化受到西方音乐的影响巨大,甚至传统音乐穿件丢失。同时,对于美育的重要作用得到了认识,以美育为中心的各等级音乐教育陆续开展。
    音乐教育的开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以学堂为主的初级音乐教育、以中等师范为主的中等音乐教育和以北大音乐传习所、上海国立音专为主的高等音乐教育。
    音乐教育以西方音乐为主,有的教育家看到了传统的音乐的重要性,也开展传统音乐教育。
    这一时期培养的音乐人才一直影响到今天。可以说,这一时期中国的音乐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学习这一章我们着重思考以下问题:
    1.学堂乐歌的重要作用。
    2.各级音乐教育是怎样开展的。
    3.近现代有哪些音乐教育家。

  • 6.1学堂乐歌及鉴赏

    学堂乐歌

  • 6.2近现代的音乐教育

    传统音乐的新发展

  • 第七章近现代音乐史及鉴赏之二

    在这一章,我们主要了解近现代的音乐作品。其中戏曲是重要的体裁。京剧是国粹,是影响范围最大的戏曲,吕剧是山东的地方戏曲。
    京剧的称谓开始于清代末年,原来称为皮黄戏,它由西皮和二黄合流而成,西皮和二黄也是京剧的主要组成部分,其艺术元素还包括其他戏曲,例如梆子腔、昆曲以及歌舞等。
    我们对于戏曲,总觉得比较遥远,对其艺术表现形式也不是很感兴趣,对其剧情也不甚了解,在其他艺术形式容易被接受的情况下,戏曲一般走不进我们的生活。
    请让我们从京剧的旦角艺术开始接触吧!相信通过了解,我们会对戏曲有新的认识。
    其他音乐体裁还有钢琴音乐、民族管弦乐、左翼音乐等。这些作品在资料里都有音视频,请大家倾听欣赏。
    我们主要了解以下问题:
    1.旦角有哪些种类?其主要表演特色是什么?
    2.四大名旦是谁?他们所代表的派别有什么特色?
    3.最早的中国钢琴曲是什么?
    4.民族管弦乐有哪些乐曲?

  • 7.1品京剧旦角之美

    品京剧旦角之美

  • 7.2中国钢琴作品鉴赏

    中国钢琴作品鉴赏

  • 7.3《黄河大合唱》鉴赏

    黄河大合唱鉴赏

  • 7.4民族管弦乐鉴赏

    民族管弦乐鉴赏

  • 7.5左翼音乐鉴赏

    左翼音乐鉴赏

  • 开始学习
  • 绪章  作业测试
    绪章概说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

    0.1 音乐鉴赏方法与人文体验

    0.2 中国音乐史概说

    视频数4
  • 第一章  作业测试
    第一章 来自远古的声音

    1.1 贾湖骨笛

    1.2 原始乐舞

    1.3 管乐基本知识与鉴赏

    1.4 淫乐和巫乐

    视频数4
  • 第二章  作业测试
    第二章 先秦的钟磬礼乐及其鉴赏

    2.1 礼乐

    2.2 国之瑰宝——曾侯乙编钟

    2.3 礼崩乐坏

    2.4 郑卫之音

    2.5 三分损益律

    2.6 古筝音乐鉴赏

    2.7 《诗经》《楚辞》音乐及鉴赏

    2.8 编钟的礼与乐

    2.9 钟类乐器的肇始与演变

    视频数10
  • 第三章  作业测试
    第三章 汉唐歌舞大曲及鉴赏

    3.1 乐府及乐府音乐

    3.2 丝绸之路的音乐之旅

    3.3 石头上的乐器--汉画像中“建鼓”

    3.4 汉魏六朝的古琴艺术

    3.5 《乐记》

    3.6 隋唐的燕乐

    3.7 唐燕乐的东传

    3.8 木卡姆音乐鉴赏

    视频数9
  • 第四章  作业测试
    第四章 宋元音乐及鉴赏

    4.1 曲子及鉴赏

    4.2 宋代的说唱音乐

    4.3 宋元的戏曲

    4.4 二胡音乐鉴赏

    4.5 宋代雅乐和大晟钟

    视频数7
  • 第五章  作业测试
    第五章 明清的音乐及鉴赏

    5.1 昆曲

    5.2 明清小曲

    5.3 探国粹京剧之源

    5.4 琵琶与琵琶作品

    5.5 琵琶曲鉴赏

    5.6 笙、唢呐

    视频数7
  • 第六章  作业测试
    第六章 近现代音乐史及鉴赏之一

    6.1 学堂乐歌及鉴赏

    6.2 近现代的音乐教育

    视频数3
  • 第七章  作业测试
    第七章 近现代音乐史及鉴赏之二

    7.1 品京剧旦角之美

    7.2 中国钢琴作品鉴赏

    7.3 《黄河大合唱》鉴赏

    7.4 民族管弦乐鉴赏

    7.5 左翼音乐鉴赏

    视频数10
  • 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