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绪章创意挑战:艺术创意与策划
了解创意,把握创意在艺术发展中的作用、体现,熟悉创意产业理论,区分创意与创新,把握当代中国艺术创意的发展,考察艺术创意与策划与创新创业的内在关联。
-
●0.1挑战未来:艺术创意与项目策划
分别了解创意与策划及其在艺术领域中的作用与体现,并通过对艺术创意、项目策划的含义、特性以及方式方法等梳理,进一步把握艺术创意与项目策划的关系。
-
●0.2创意产业:艺术创意与创新创业
掌握创意产业的概念及其发展过程,让同学们从英国的“创意产业”切身感受到传统产业到创意产业的更迭,并结合实际案例展示出艺术创意与创新创业的联结。
-
第一章点石成金:艺术创意的生成
艺术创意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艺术创意思维即是一种创造性思维。着重艺术创意的生成,把握创意与神话、灵感、艺术创意与脑科学、艺术创意与意识、无意识等关系,激发学生创造的动机,以培养学生艺术创意思维的能力。
-
●1.1“缪斯”点化:艺术创意与神话、灵感
从马赛克到缪斯女神,从女娲到神笔马良等一众中西方神话,都体现出无限的创意生成,以及艺术家们灵感的迸发,以此体现神话对艺术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
●1.2“大脑是创意机器”:艺术创意与脑科学
罗杰·派瑞的“左右脑分工理论”认为一个半球负责逻辑、数字,另一个半球负责更模糊、抽象的东西而查尔斯·林姆认为创意的生发离不开大脑各个区域的互相作用,总而言之,大脑是我们创意的机器。
-
●1.3“冰山”隐喻:艺术创意与意识、无意识
本章节描述了弗洛伊德对人的心理层次分析及其创立“自由联想法”、海明威的“冰山”叙事理论及维琴尼亚·萨提亚的“冰山”隐喻理论,并通过大脑的“冰山”结构来表现艺术创意产生时在人类大脑中的状态。
-
●1.4美在生活:艺术创意与日常生活
艺术创意与生活有着密切的关联,绝大部分艺术创意来源于日常生活,人们对日常生活更高的追求促进了艺术创意的产生,而艺术创意的发展又让生活变得更美好,本节课程可以让同学们切身感受到创意设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
第二章智慧之灯:艺术创意与策划的理论基础
使同学们了解创意理论中的“创意引擎”、“创意阶层”、“创意生态”、“创意经济”等理论,使学生熟悉“莫比乌斯环”、“3T理论”、“RIDER模型”、“合同理论”等模型、理论,让学生了解一个成功的创意具备哪些特征(⒈创意必须切中主题;⒉创意必须易于理解;⒊创意必须有独创性),形成积极思考的主动性,以培养良好的思维方式和习惯。
-
●2.1“莫比乌斯环”:蒂娜·齐莉格与“创意引擎”
通过创意学者蒂娜·齐莉格、帕累托、蒂娜·布鲁斯的“创意引擎”、“投机者与食利者”和“儿童成长的三个维度”的早期理论以及爱迪生、别针换别墅等创意故事重点描述了艺术创意的早期理论基础。
-
●2.2“3T理论”:理查德·佛罗里达与“创意阶层”
由理查德·佛罗里达引出新型社会阶层——创意阶层,重点描述了创意与经济的关系,通过其提出的创意指数和3T理论,描绘出创意阶层目前的社会地位、生活状态、价值观念等。
-
●2.3“RIDER模型”: 约翰·霍金斯与“创意生态”
通过世界创意产业之父,创新模式的推动者约翰·霍金斯及其“创意生态”与“RIDER模型(创意过程)”理论,及系列相关实例进一步了解创意在当今社会上经济层面和文化产业层面的发展和意义。
-
●2.4“合同理论”:理查德·E·凯夫斯与“创意经济”
通过理查德•凯夫斯的“合同理论”以及其在创意产业中的应用讲述了“合同”对创意产业一些问题的研究和保护。
-
第三章 以梦为马:艺术创意与策划的思维基础
创造是多样的,多变的,个性的,创造性思维教学难以有固定的模式,但也有规律可遵循。着重介绍:头脑风暴、思维导图、六顶思考帽、5w2h法、行停法,在创此基础上,加强创意与策划实训,使同学们掌握基本的创意思维方式方法。
-
●3.1艺术创意与策划思维之一:头脑风暴
头脑风暴法又称智力激励法、BS法、自由思考法,它是一种一种创造能力的集体训练法,同时,也是艺术创意与策划的良策之一。
-
●3.2艺术创意与策划思维之二: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一种新的思维模式。它结合了全脑的概念,包括左脑的逻辑、顺序、条例、文字、数字,以及右脑的图像、想像、颜色、空间、整体等。透过心智绘图,我们不但可以增强思维能力,提升注意力与记忆力,更重要的是,能够启发我们的联想力与创造力。通过思维导图可以有效提升效率。
-
●3.3艺术创意与策划思维之三:六顶思考帽
“创新思维之父”爱德华·德·博诺创造了“六顶思考帽方法”通过将想法分为6种类型并且经过内心匹配和交换给我们创造了一个全面思考的模型。
-
●3.4艺术创意与策划思维之四:5W2H法
5W2H分析法可以说适用于解决大部分问题,通过对大量使用该分析法的案例我们更深入了解到如何使用它,并且将其与创意产业相互连接,使创意产业更够更好的发展。
-
●3.5艺术创意与策划思维之五:行停有“道”
由美国企业家、创造学家亚历克斯•奥斯本总结整理出来的“行停法”是一种设问类型的创意及创新方法。它主要通过“行”——发散思维与“停”——聚敛思维的反复交叉来进行,逐步接近并最终找到所需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方案。也是艺术创意与策划思维中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
第四章八仙过海:艺术创意与策划的方法基础
着重介绍:艺术创意与策划方法的六个方面(类比、移植、模仿、组合、逆向、系统),帮助学生理解创意与策划的方法及过程,希望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使艺术创意与策划的教学更易实施。在创意与策划的基本方法学习基础上,加强对发散思维、归纳思维、整合思维等方法进行实训,使同学们掌握基本的艺术创意与策划方式。
-
●4.1艺术创意与策划方法之一:“连类比事”(类比)
“连类比事”就如同“举一反三”,是就一个事物相类似的点为枢纽通过想象、直觉、灵感、潜意识等功能找出新的突破口和新的创意的方法,它的8种类比各有特点和侧重,在创意、创造活动中常常相互依存、补充、渗透和转化。
-
●4.2艺术创意与策划方法之二:“移花接木”(移植)
移植法是一种发散思维的方法,是将某个学科、领域中的原理、技术、方法等,应用或渗透到其它学科、领域中,为解决某一问题提供启迪、帮助的创新思维方法。
-
●4.3艺术创意与策划方法之三:“优孟衣冠”(模仿)
“模仿法”就是一种学习和生发创意的方法,体现为个体自觉或不自觉地模仿他人创造的想法、行为、经验或结果,或受外物感染而激发出新的灵感和创造力。艺术的起源论中也认为艺术起源于模仿,模仿也是创意产业发展的有效路径之一。
-
●4.4艺术创意与策划方法之四:“云锦天章”(组合)
“组合法”是指利用创新思维,并按照一定的技术原理或功能目的,将已知的若干事物重新安排、组合成一个新的事物,使其在性能、服务功能等方面发生变化,形成新技术、新产品、新形象,产生新价值。利用“组合法”让我们在研究艺术创意的路途上能走的更远。
-
●4.5艺术创意与策划方法之五:“反道而行”(逆向)
“逆向思维法”是指为实现某一创新或解决某一因常规思路难以解决的问题,而采取反向思维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大量的案例可以得出“逆向思维法”是一种一反常态的创新之法,往往能带领人们走出困境。
-
●4.6艺术创意与策划方法之六:“配套成龙”(系统)
“系统思维法”即通过系统思维而实现整体综合的认识方法和创意方法,是一种整体而全面的分析法,“蝴蝶效应”、“多米诺骨牌效应”、“稻草原理”、“破窗理论”、“羊群效应”等均与”系统思维法“有密切的关联。
-
第五章百花齐放:艺术创意与策划的行业典范
艺术创意与策划在不同艺术种类中的表现,着重挖掘一些成功的本领域的理论与实务俱佳的典范,讲述他们在此一行业领域中的开拓性贡献,发掘其中的创意内涵和表现,引导学生分析和掌握他们的成熟经验。以广告来说,引导学生了解⑴广告为什么要有创意?(⒈吸引消费者注意;⒉保持消费者兴趣;⒊使进消费者行动);⑵什么是广告创意?(⒈广告创意的含义;⒉广告创意与策划;⒊广告创意与制作;⒋广告创意与艺术)。
-
●5.1詹姆斯·韦伯·扬:广告创意与策划
詹姆斯·韦伯·扬是著名的广告大师,他不仅创作了许多极具创意的广告作品,而且他还有着深厚的学理素养,出版过一些论广告创意与创作实践的著作,他的影响是世界级的,推动了广告学科专业的发展。
-
●5.2斯皮尔伯格:影视创意与策划
斯皮尔伯格是美国电影导演、编剧和电影制作人。2018年3月19日,史蒂文·斯皮尔伯格荣获2018帝国电影奖终身成就奖。他所执导的《大白鲨》、《E.T》、《侏罗纪公园》、《辛德勒的名单》等作品非常经典,他是一位极富创意的导演,他的思想值得我们阐析。
-
●5.3宫崎骏:动漫创意与策划
日本动画师、动画制作人、漫画家、动画导演、动画编剧。2014年11月8日荣获第87届奥斯卡金像奖终身成就奖。他的《天空之城》、《龙猫》等许多作品创意颇佳,深入人心。为什么宫崎骏的作品可以超越年龄的限制,让观众们沉浸在他所创造的时空中,同角色们产生最真实的共情?我们根据宫崎骏的访谈记录和作品本身,从多个角度梳理并揭示了宫崎骏动画中最能打动人心的原因,这无疑为我们了解宫崎骏和他的作品打开了许多新鲜的视角。
-
●5.4赖声川:戏剧创意与策划
提起赖声川大家第一反应就会想起《暗恋桃花源》,赖声川以强烈的创意给观众带来全新的剧场体验,他认为创意是一场发现之旅,而创意的价值就在于人文关怀。是以,他的作品总是以生活为基点,却总能个人耳目一新。
-
●5.5梵高:美术创意与策划
梵·高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是“后印象主义”的先驱人物,对生活、对情感、对艺术的热爱让他在绘画中的创意源源不断地涌出来,从一个落魄潦倒的疯狂艺术家,到当代绘画精神的代言人,他给后世的影响是持久而深远的。
-
●5.6贝聿铭:建筑创意与策划
贝聿铭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他的代表建筑有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艺廊东厢、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贝聿铭的建筑创意思想与创作实践,值得我们深入学习。
-
第六章百家争鸣:艺术创意与策划的大师风采
着重介绍:艺术创意与文化产业之间的关系,了解和掌握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历史实际、当代表现,熟悉“文化工业”理论的内涵、渊源流变;体认艺术创意与策划大师史蒂夫·乔布斯、理查德·布兰森、比尔·盖茨、范光陵等的创意与策划作为及贡献,总结他们的成功经验,剖析他们的经典案例。
-
●6.1艺术创意与策划大师之一:理查德·布兰森
“嬉皮士资本家”——理查德·布兰森用源源不断的创意,一手造就了英国最大的私有企业维珍集团,他以创意产业的标准来对待每一个行业,打破常规传统,挑战垄断,用固有产品的新鲜定位来开拓市场。 他给我们带来的就是四个字——创意为王。
-
●6.2艺术创意与策划大师之二:史蒂夫·乔布斯
史蒂夫·乔布斯是一位伟大的创新者,创新使他将科技与艺术完美融合在一起,成为了IT行业的哲学家与艺术家,他摆脱了技术的奴役,跳出线性的思维方式,将创意融入产品,从而把枯燥的技术变成了生活的艺术。他把苹果手机塑造成了一款“人人都能使用的艺术品”,不夸张的说,他成功改变了世界。
-
●6.3艺术创意与策划大师之三:比尔·盖茨
比尔·盖茨连续13年福布斯全球富翁榜首富、连续20年福布斯美国富翁榜首富,他一首组建微软公司,为当代电子信息技术做出了功不可没的贡献。而创意、创新正是他毕生所追求的,他曾说:“创意具有裂变效应,一盎司创意能够带来无以计数的商业利益、商业奇迹”。
-
第七章金杯银杯:艺术创意与策划的品牌诠释
拟对艺术创意与策划的品牌,如创意符号品牌:“印象中国”系列、创意综艺品牌:“超级女声”效应、创意设计品牌:“洛可可”蝶变、创意园区品牌:北京798艺术区等进行深入浅出地阐述,使同学们理解并掌握创意与策划的基本概念和术语。通过实训使同学们切身感受创意与策划的神奇功效和魅力,增强对本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
●7.1经典品牌理论:“品牌”六论
品牌是一种识别标志、一种精神象征、一种价值理念,是品质优异的核心体现,它通常由文字、标记、符号、图案和颜色等要素或这些要素的组合构成。也是艺术创意与策划中重要的一环。
-
●7.2创意符号品牌:“印象中国”系列
实景演出将真山水、真生活、真民俗、真情感渲染升华,营构审美意境,化为表演艺术的演艺娱乐产业新模式,是中国旅游业向人文旅游、文化旅游转型下的特殊产物,“印象中国”的成功之道除了邀请众多资深实力导演和明星团队来策划打造外,更值得一提的是其不可复制性。
-
●7.3创意综艺品牌:“超级女声”效应
创意综艺品牌是指通过不断地创意,优秀的综艺节目脱颖而出,造成了轰动效应,在持续地、精心地、创新地打造下,这些综艺节目具有了较高的知名度和较好的美誉度,形成了品牌效应。以此看出重视创意策划、重视品牌策划及营销也能为相关产业带来丰厚的利润。
-
●7.4创意设计品牌:“洛可可”蝶变
“从用户的痛点出发寻找创意。”洛可可公司发展至今一直坚持秉承的都是人文和创意至上,以消费者的需求为出发点,致力于解决消费者的问题,让大众生活越来越便利,这既是洛可可的成功之路,也是文化创意产业的魅力所在。
-
●7.5创意园区品牌:北京798艺术区
产业园区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一个城市新兴产业、创意产业最为集中的一个区域,充分彰显着其所在地区的工业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北京“798”艺术区可以说是我国创意产业园的典范佳作,至今它也成为了北京最著名的文化旅游景点之一,是北京艺术家们的集聚地,也是一个城市的文艺标杆。
-
第八章竞技舞台:艺术创意与策划的大学生实践
拟对大学生的一些典型全国性的、常规性的赛事进行考察和分析,把握它的创意与策划表现,其中我们选择了全国大学生微电影节、全国大学生艺术项目策划大奖赛、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等予以深入研究,了解大学生在其中的表现,帮助大学生了解赛事宗旨、活动程序、主要的创意与策划等相关内容,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这些赛事。
-
●8.1 见“微”知著:全国大学生微电影节的创意与策划
微电影近些年来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广受学生和社会大众欢迎和喜好。尤其是2016年微电影行业慢慢转向“微电影+”的新形态、新业态,即网络大电影(又称新媒体电影),进一步助推了此艺术形态和行业、产业的发展 全国大学生微电影节举办过多次,产生了一批颇具创意、制作精良的作品,值得我们发掘和品赏。
-
●8.2“策”马奔腾:全国大学生艺术项目策划大奖赛的创意与策划
艺术项目策划,是践行艺术与设计理论的重要手段,也是检验学生综合能力和素养的有力方面。全国大学生艺术项目策划大赛风起云涌,受到了大学生的广泛欢迎和积极参与,产生了一批思想性、艺术性和操作性皆佳的作品,其中不少有着较好的创意,值得我们分析和把握。
-
●8.3智能“互联”: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创意与策划
勇立时代潮头敢闯会创,扎根中国大地书写人生华章。大赛旨在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培养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生力军;鼓励广大青年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把激昂的青春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大赛作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引导各地各高校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切实提高高校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如今大赛已经成功举办过多届,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也发掘了一批优秀的青年学子和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项目,其中的经验值得我们总结和学习。
-
●8.4“广”成天下: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的创意与策划
创意是广告的灵魂,是使广告事半功倍的捷径,它要回答的问题是:一、广告为什么要有创意; 二、什么是广告创意,它与广告策划、广告制作、艺术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三、一个成功的广告创意具备哪些基本特征?
-
●8.5“挑战”创新:“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创意与策划
“挑战杯”系列竞赛被誉为中国大学生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的“奥林匹克”盛会,是目前国内大学生最关注最热门的全国性竞赛,也是全国最具代表性、权威性、示范性、导向性的大学生竞赛,“挑战杯”竞赛在中国共有两个并列项目,一个是“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另一个则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这两个项目的全国竞赛交叉轮流开展,每个项目每两年举办一届。这个赛事深入人心,历史悠久,参与者众,涌现出了许多经典的作品,其中的创意与策划思想经验和实战技法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