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学导论
水文学导论
1万+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5/04
开课时间2024/04/25 - 2024/06/30
课程周期10 周
开课状态已结课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水文学是一门研究地球上水的来源、时空分布与运动规律,水的自然和社会属性,水与生态环境相互关系,以及在水旱灾害防治、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水环境保护中应用的科学。深入了解水文学是人类防治水旱灾害、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水资源的科学基础,对改善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条件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程依托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完成建设,集合张建云院士、芮孝芳教授、刘昌明院士、刘国纬教高、林学钰院士、束龙仓教授、王俊教高、包为民教授、陈元芳教授、王浩院士、丁永建研究员、夏军院士、丁一汇院士等学科领军人物及名师大家,与全国相关专业的学生、青年水文科技工作者共话水文学主要研究领域的重要性、重要理论及其发展、生产实践及社会贡献、当前研究的难点与热点、研究前沿和发展趋势。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您可以了解水文学研究的历史渊源、当代主要研究内容和主流技术方法,掌握我国在水文学科的重要学术成果和贡献,传承老一辈水文学家的学术思想,同时指出水文学未来发展的方向,充分领略水文学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上的广阔前景。

课程大纲
格物致知 知行合一 ——先导课:走进水文学
1.1 水文学及其科学意义
1.2 水圈及水文循环
1.3 水文学的发展
1.4 水文学拓展及课程框架
黄河之水天上来 ——水文学科学问题及研究方法哲学思考
2.1 水文现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2.2 水量平衡及热量平衡原理
2.3 水文现象本构关系
2.4 动态规律和统计规律
2.5 水文学的基本问题
2.6 水文学研究方法思考
春风不度玉门关 ——水文地理学
3.1 水文地理学研究的梗概
3.2 国内外发展动向与我国水文地理学
3.3 水文地理学研究发展的系统论初探
3.4 水文地理系统思想、方法、应用的若干试探
3.5 未来重点:面向全球变化宏微观尺度研究
云气西行,冬夏不辍 ——水文气象学
4.1 水文气象学绪论
4.2 水文循环的大气过程
4.3 大气环流、天气系统与暴雨
4.4 水文气象学的应用
泉眼无声惜细流 ——地下水水文学
5.1 地下水水文学及其作用
5.2 地下水水文学的研究内容
5.3 地下水水文学研究方法及应用
5.4 地下水水文学研究现状与展望
春潮带雨晚来急 ——水文测验及新技术应用
6.1 水文测验及其作用
6.2 中国水文测验的发展历程
6.3 水文测验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6.4 水文测验发展展望
巴山夜雨涨秋池 ——水文预报
7.1 水文预报发展历程与作用
7.2 水文预报的问题与研究内容
7.3 水文预报的方法与应用
7.4 水文预报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
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水文分析与计算
8.1 水文分析与计算的意义作用与发展历程
8.2 水文分析与计算的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8.3 水文分析与计算研究方法与主要进展
8.4 水文分析与计算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水资源保护与利用
9.1 水资源研究概述
9.2 水资源评价与配置
9.3 水资源节约与保护
9.4 水资源调度与管理
日暖泥融雪半消 ——冰冻圈水文学
10.1 地球上最大的淡水库:冰冻圈水文学概述
10.2 涓涓细水绵远不绝:产汇流特点
10.3 冰雪融水润大河:流域水文作用
10.4 千年寒水扰海流:区域水文影响
水光潋滟晴方好 ——生态水文学
11.1 生态水文学及其作用
11.2 生态水文学的发展与研究内容
11.3 生态水文学研究方法及应用
11.4 生态水文学的挑战与发展
似此星辰非昨夜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12.1 气候变化的概念、研究历程与关键科学问题
12.2 气候变化的观测事实与主要结论和共识
12.3 气候变化对全球水循环的影响与新认识
12.4 气候变化的未来发展趋势和风险分析
12.5 气候变化面临的问题与相关国际计划:向着中国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目标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水文学发展与未来
13.1 水文国际组织和相关研究计划
13.2 水文学未来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