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哲学史
中国近代哲学史
5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5/07
开课时间2024/09/09 - 2025/01/10
课程周期18 周
开课状态已结课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一)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习者能够较深入了解中国近代主要哲学家、主要思潮及重要观念,体会中国现代思想在“古今中西”之争背景之下“贞下起元”的处境,探寻中国现代精神传统在“新轴心时代”的意义。


(二)课程性质与定位:本课程属于全日制大学本科哲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以中国近代哲学的革命进程为主线,着重介绍中国近代的重要哲学家、重要哲学派别、重要哲学典籍和他们的哲学思想。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习者对中国近代哲学的发展历程有一个较系统、较完整的了解和把握,为进一步探讨、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和中国现代精神传统的继承与发展奠定基础。

  (四)课程教学传统:本课程是一门具有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学科优势与学术传统的课程。在中国近代哲学研究领域,冯契先生的著作《中国近代哲学的革命进程》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可以说是研究中国近现代哲学史的重镇,出版了多种具有广泛影响的学术专著。长期以来担任本门课程教学工作的高瑞泉教授(上海市教学名师)在中国近代哲学研究领域居于领先水平。本门课程负责人在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学习、工作多年,承接了这一教学、科研传统,自2011-2012年第2学期始,开始与高瑞泉教授合上该课程,并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教学内容的“变”与“不变”,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在加强原典阅读、以课程论文写作带动研究性学习、邀请专家进课堂等方面积累了若干教学经验,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体会与理解。本门课程的教学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2014届本科毕业生评教中入选专业排名前三。

  (五)课程教学团队:本课程拥有实力强大的优秀教学团队,主讲教师有高瑞泉教授、刘梁剑教授,课程负责人是刘梁剑教授。

课程大纲
绪论:中国近代哲学史与中国现代精神传统
0.1 课程导言:为什么学习冯契的中国近代哲学史书写
0.2.“古今中西”之争与中国近代哲学革命
作业
中国近代哲学的前驱
1.1 龚自珍:“众人之宰,自名曰我”
作业
哲学革命的进化论阶段
2.1 康有为的“三世”说 2.2 谭嗣同:“冲决网罗”之仁学
作业
2.3 严复的“天演之学”
作业
2.4 梁启超论“我”之自由与“群”之进化
作业
2.5 章太炎:“竞争生智慧,革命开民智”
作业
2.6 王国维
作业
新旧思潮之激战和哲学革命开始进入唯物辩证法阶段
3.1 李大钊:由进化论到唯物史观
作业
3.2 胡适的实验主义
作业
3.3 梁漱溟的直觉主义 3.4 科玄论战
作业
3.5 鲁迅的“意力主义”及其超越
作业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与专业哲学家的贡献
4.1 熊十力:“新唯识论”
作业
4.2 金岳霖:“以经验之所得还治经验”
作业
4.3 冯友兰:“新理学” 4.4毛泽东: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作业
课程小结
5.1 中国近代哲学革命的历史轨迹 5.2 中国近代哲学革命的理论成就
5.3 中国近代哲学革命的“既济”与“未济” 5.4 冯契的运思经验
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