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基础(预科)
大学物理基础(预科)
2万+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10/28
开课平台学银在线
开课高校浙江工业大学
开课教师李珍施建青
学科专业理学物理学类
开课时间2025/07/16 - 2026/01/14
课程周期26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这门课会讲什么?

在新高考背景下,会有相当一部分没有参加过高考物理选考的学生进入大学理工科专业学习。以《浙江省高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暨高考物理选考科目考试标准》为例,高中物理需要学生学习116个知识点,但没有参加过物理选考科目的学生只学了58个高中物理知识点,而且其中还有11个知识点还被降低了要求。也就是说,这些在高考时没有参加物理选考科目的学生只学了近一半的高中物理知识点。所以,对于这些在高考时没有参加过物理选考科目的学生,其高中物理的水平相当于新高考改革以前文科生的高中物理水平,存在明显的知识和能力的短板。为此,需要为这些学生开设一门《大学物理预修》课程,以补齐他们在高中阶段物理科目完整的学习内容,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大学物理》课程的学习。

本课程是为了弥补没有参加过高考物理选考学生的物理知识、能力等方面的短板,在内容体系上整合和覆盖了没有参加过高考选考学生没有修读过内容,主要包括动量守恒定律、机械振动、机械波、电场、恒定电流、磁场、电磁感应、交变电流、电磁波、光、波粒二象性、原子结构和原子核等内容,努力做好那些没有参加过高考物理选考学生的高中物理与大学物理教学内容的衔接。

(1)主教材:《大学物理预修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施建青主编,2017年9月,ISBN 978-7-04-048423-6

内容提要:在新高考背景下,会有相当一部分没有参加过高考物理选考的学生进入大学理工科专业学习。这些学生在高中阶段只是修读过高中物理的“物理1(必修)、物理2(必修)和部分的物理选修3-1”等方面的内容(共58个知识点,其中10个知识点被降低了要求),没有修读过“物理选修3-2、物理选修3-4、物理选修3-4和部分的物理选修3-1”等方面的内容(也是58个知识点)。为此,需要为这些学生开设一门《大学物理预修》课程,以补齐他们在高中阶段物理科目完整的学习内容,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大学物理》课程的学习。

    本教材是新高考背景下我国第一部面向高考时没有选考物理的理工科学生的大学物理预修教材,力图弥补没有参加过高考物理选考学生的物理知识、能力等方面的短板,在内容体系上整合和覆盖了没有参加过高考选考学生没有修读过的58个知识点和10个被降教学要求的知识点的内容,着力做好那些没有参加过高考物理选考学生高中物理与大学物理教学内容的衔接。这是是一部好教易学、内在逻辑联系紧密、有一定深度的、有特色的的《大学物理预修教程》。

    本教材适用于没有参加过高考物理选考的大学生,也可以供其他读者参考。                             

(2)辅助教材:《大学物理预修教程思考题与习题解答》,高等教育出版社,施建青主编,2019年9月,ISBN978-7-04-052737-7

内容提要:本书是与施建青教授主编的《大学物理预修教程》配套的思考题与习题解答。在编写过程中,贯彻重分析、简解答的指导思想,力求通过对题目的分析,使学生在解题之前,对相关的物理规律有进一步的认识;通过解题方法和技巧的介绍和运用,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通过讨论计算结果来进一步明确物理意义。而对于解题过程,本书则尽可能简明扼要。

本书适用于选用《大学物理预修教程》作为教材的师生作为教辅材料和学习参考书,也可以供其他高等学校和高中物理的师生和社会读者选用。 

(3)辅助教材:《大学物理预修教程课后作业》,高等教育出版社,施建青主编,2019年9月,ISBN978-7-04-052700-1

内容提要:本书主要用于施建青教授主编的《大学物理预修教程》的教学,也适用于同类型大学物理预修课程的教学。本书每次课后作业题目分为选择题和计算题两种题型,并设置自测训练题,供学生适时作针对性的复习和自我检测。本书内容上紧扣学生必备的物理基础知识,注重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基础知识的应用,其特点是每次作业量不多,难度不大,但覆盖了主要的知识点,突出解决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

本书包括了课后作业17次和自测训练4次,共有课后作业与自测训练题251题,包括选择题191题和计算题60题。其中,课后布置作业170题,包括选择题128题和计算题42题;检验学生学习状况的自测训练题81题,包括选择题63题和计算题18题。

本书可作为没有参加过高考物理选考的理工科大学生的大学物理预修课程的课后作业,也可以供高等学校和高中物理的师生和社会读者参考。





你将收获什么?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补齐学生在高中阶段物理科目完整的学习内容,达到和参加过高考物理选考的学生基本相同的物理水平和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面向理工科专业开设的《大学物理》基础必修课程的学习。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为:坚持以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目标,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研究与改革,开发线上线下的课程教学资源,激发学习兴趣,引导自主学习,鼓励个性发展,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的课程教学环境,着力做好那些没有参加过高考物理选考理工科专业学生的高中物理与大学物理教学内容的衔接。

本课程开发了包括主教材《大学物理预修教程》、辅助教材《大学物理预修教程思考题与习题解答》与《大学物理预修教程课后作业》、电子教案、课后作业解答,及其包括课程介绍、公告、评分标准、视频、课件、作业与测试、讨论区等在内的在线网络开放课程等,着力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研究性学习,培养了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适合什么人学习?

(1)只参加过高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而没有参加过高考物理选考的学生。

(2)少数民族班的学生。

(3)对中学物理有初步了解的任何专业的学生和社会学习者

课程大纲

课程章节

  • 第一章 动量守恒定律
  • 第二章 机械振动
  • 第三章 机械波
  • 第四章 电场
  • 第五章 恒定电流
  • 第六章 磁场
  • 第七章 电磁感应
  • 第八章 交变电流
  • 第九章 电磁波
  • 第十章 光
  • 第十一章 波粒二象性
  • 第十二章 原子结构
  • 第十三章 原子核

第一章 动量守恒定律

1.1 动量与动量定理

1.2 动量守恒定律

1.3 碰撞

1.4 反冲与火箭运动

第二章 机械振动

2.1 简谐振动及描述简谐振动的物理量

2.2 单摆和外力作用下的振动

2.3 简谐振动的恢复力和能量

第三章 机械波

3.1 波的形成和图象

3.2 波长、频率和波速

3.3 波所特有的现象

第四章 电场

4.1 电荷及电荷守恒定律

4.2 库仑定律与电场强度

4.3 电势能与电势

4.4 静电现象的应用

4.5 电容器的电容

4.6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第五章 恒定电流

5.1 电源和电流

5.2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5.3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第六章 磁场

6.1 磁场的基本概念

6.2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6.3 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

第七章 电磁感应

7.1 电磁感应现象

7.2 楞次定律

7.3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7.4 电磁感应现象的两类情况

7.5 互感和自感

7.6 涡流、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

第八章 交变电流

8.1 交变电流的描述及其三要素

8.2 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

8.3 变压器与电能的输送

第九章 电磁波

9.1 电磁波的发现

9.2 电磁振荡

9.3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9.4 电磁波谱与应用

第十章 光

10.1 光的反射与折射

10.2 全反射

10.3 光的干涉及实验

10.4 光的衍射与偏振

10.5 光的颜色与色散

10.6 激光

第十一章 波粒二象性

11.1 能量量子化

11.2 光的粒子性

11.3 粒子波动性

11.4 概率波

11.5 不确定性关系

第十二章 原子结构

12.1 电子的发现

12.2 原子的核式模型结构

12.3 氢原子光谱

12.4 玻尔的原子模型

第十三章 原子核

13.1 原子核的基本性质

13.2 原子核的放射性衰变

13.3 结合能——裂变与聚变

13.4 粒子和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