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内容
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构建了由具象到抽象“递进式”的课程内容,课程包括以下6个模块。
模块一:素描理论——专业理论
模块二:结构与空间表现——空间表现
模块三:光影与明暗表现——造型实践
模块四:材质与肌理表达——材料体验
模块五:表现性与抽象性素描——创意思维开发
模块六:设计速写与设计草图——设计创意表现
二、课程的目标
本课程是环境设计专业必修基础课,旨在提高学生“理论+实践+创意”的综合能力,学完本课程应具备以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能够解释设计素描基本理论,区分中西方素描本质差异;
2.具备设计素描造型知识,说出不同技法的表现效果;
3.能够阐述创意素描原理,描述创意作品内涵。
(二)能力目标
1.运用设计素描基本理论准确观察、分析、理解物象;
2.运用造型知识表现物象,处理画面构成与空间关系;
3.运用创意原理个性化手段表现创意素描作品。
(三)素质目标
1.发现中国传统造型艺术魅力,树立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心;
2.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心与工匠精神。
三、课程的特色
构建了由简单到复杂“递进式”的课程内容,强化了“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升华为创意,创意回归于设计”的教学理念
四、课程的创新点
1.内容创新:在线上理论中插入启发性图片、经典作品与优秀案例,推荐专业网站及前沿学科知识,提升理论深度。在理论指导下进行课堂实践,根据学生能力有序增加实践教学内容的难度。依据课程进度安排课外实践、素质拓展等教学内容,逐步提高创意思维教学内容的高度,开发学生的创意潜能。
2.教学手段创新:提升线上理论内容的趣味性与艺术性,加大理论成绩的比例,引导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主动完成线上学习任务;尊重学生兴趣选择,采取“开放式”课堂教学方法,分层实践个性化单独指导,结合教师示范、作业展示与互评等手段,解决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公布学习数据,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3.思政创新:遵循理论传授、技能培养和价值观塑造相统一的原则,将思政元素不断融入课程教学。如通过“仰观俯察”的思维方法,分析中国画“意象造型”的“意境表现和生命意义”,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与现代设计思维模式是一致的;通过对中国传统技艺“榫卯建造”原理的讲授,体现东方智慧与大国精神,树立学生的民族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