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概论
3万+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5/09
开课时间2025/02/15 - 2025/06/13
课程周期17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地球概论》是高等师范院校地理专业的一门先行的基础课,学习这门 课程是可以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以及行星地球整体性的基础知识。这门课首先介绍一些基本概念(如:天体和天体系统、天球和天球坐标等)、获取天体信息的主要手段,以及天文学最古老的应用时间与历法;其次介绍天体的主体——恒星世界以及与地球有关的天体系统(如银河系、太阳系和地月系等);第三重点详细介绍日月地、日地关系以及近地环境对地球的影响,第四,讨论地球运动及其所产生的地理意义;最后介绍地球整体性知识、地球的演化以及数字地球及其应用。

课程特色和亮点:(1)与时俱进,不断更新;(2)交叉学科,跨界学习;(3)重视理论,结合实践;(4)大众科普,通俗实用;(5)思政教育,辩证思维;(6)国际视野,双语字幕。

课程大纲
天体及其研究方法和手段
1.1天体及天体系统
1.2获取天体信息的方法
1.3天球
1.4天球坐标
1.5星图和星表
1.6天文望远镜
1.7时间
1.8历法
恒星世界
2.1星座
2.2恒星的基本特性
2.3恒星的多样性
2.4恒星的能源及演化
银河系和河外星系
3.1银河系
3.2河外星系
3.3星系演化
3.4宇宙起源与宇宙简史
太阳系及近地环境
4.1地球在宇宙位置的认识
4.2太阳系天体组成及运动特征
4.3太阳系行星视运动
4.4太阳系大行星
4.5太阳系矮行星
4.6太阳系卫星
4.7太阳系小天体
4.8近地小天体对地球的影响
日月地系统
5.1地月系
5.2月相
5.3日月食
5.4天文潮汐
5.5太阳活动
5.6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地球运动及其所产生的地理意义
6.1地球自转证据与规律
6.2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6.3地球公转证明及规律
6.4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公式推导
6.5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6.6自转速率的变化及效应
6.7极移及影响
6.8进动及影响
地球的物理特征及演化
7.1地球的现状
7.2康德拉普拉斯星云学说
7.3戴文赛关于太阳系演化学说
7.4地球的形成和演化
7.5数字地球及应用
《地球概论》课程实验项目
1 天球仪操作和使用
2 天文台介绍
3 天文望远镜介绍
4 时间与历法换算
5 天文观测
6 天体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