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
9万+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5/19
开课时间2025/02/10 - 2025/06/27
课程周期20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在世界传统医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促进人类健康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中医学是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藏象经络为理论核心、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基础理论集中体现了中医学的基本学术思想和理论体系,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是中医学专业的第一门主干课程和专业基础课,不仅适合中医专业的同学学习,同样也适合于广大中医爱好者学习。

  为了使抽象的理论直观化、形象化,本课程将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内容进行了梳理和编排,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中医基础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中医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整体观念、辨证论治、阴阳五行);中医学对正常人体的认识(精气血津液、藏象、经络、体质);中医学对疾病的认识(发病、病因与病机);中医学认知、干预人体的基本方式与原理(养生与防治)。本课程通俗易懂、简明清晰,目的是使学习者通过学习能建立起基本的中医学思维方式,为继续学习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和临床各科打好基础。

课程大纲
中医基础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中医基础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中医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1 联系观及整体观念
2.2 联系观之阴阳学说
2.3 联系观之五行学说
2.4 恒动观及辨证论治
中医学对正常人体的基本认识(精气血津液)
3.1 气的内涵、来源、运动和功能
3.2 元气、宗气、营气、卫气
3.3 精和血
3.4 津液
中医学对正常人体的基本认识(藏象)
4.1 五脏-心
4.2 五脏-肺
4.3 五脏-脾
4.4 五脏-肝
4.5 五脏-肾
4.6 六腑和奇恒之腑
中医学对正常人体的基本认识(经络和体质)
5.1 十二经脉概述
5.2 奇经八脉
5.3 腧穴
5.4 体质
中医学对疾病的基本认识(发病、病因)
6.1发病原理
6.2 病因之六淫
6.3 病因之疠气
6.4 病因之七情内伤
6.5 病因之饮食劳逸
6.6 病因之痰饮瘀血
中医学对疾病的基本认识(病机)
7.1 基本病机之邪正盛衰
7.2 基本病机之阴阳失调
7.3 基本病机之气血津液失常
中医学认知、干预人体的基本方式与原理(原理与原则)
8.1诊断方法、原理与原则
8.2 治未病(预防)
8.3 治未病(养生的基本原则)
8.4 治病求本与扶正祛邪
8.5 调整阴阳与气血津液
中医学认知、干预人体的基本方式与原理(治法与手段)
9.1 治疗大法
9.2 常见的中医治疗手段(中药方剂)
9.3 常见的中医治疗手段(针灸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