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程?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立足中国、面向全球”是每位中国人必须坚持的立场和观点。无论你从事哪个行业,都需要具有全球视野和本土情怀,具备全球管理能力。通过本课程学习,你将提高对企业全球化相关战略和组织相关理论与实践的认识,并借此提高实际管理问题的解决能力。
2、课程主题:本课程将带您认识全球经营概况、UNCTAD发布的各项统计报告、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历程和现状、中国企业境外投资监管机构、企业国际化的动因、方式和意识、文化差异与跨文化分析模型、企业国际化的区位选择、进入模式和演化路径、企业国际化的战略选择和组织设计、国际化的人力资源管理、跨文化领导力、跨国公司管理者业务以及企业国际化案例实践等。
3、通过本课程学习,同学们将认识上述课程主题,了解国际化相关理论,认识国际化管理实践,为以后从事国际化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4、课程特点:
第一,坚持中国实践问题导向。本书所讨论观点和所阐述知识均面向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企业国际化所面临实践问题。立足于全球FDI发展历史、现状和前景(详见《2020年世界投资报告》,UNCTAD出版,2020年6月),以及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发展历程、当前实务和经典案例(例如,华为技术和字节跳动的国际化实践),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等层面把握中国企业国际化所面临实践问题。
第二,把握学科理论研究前沿。在坚持实践问题导向基础上,密切关注学科理论研究前沿,将学科理论前沿融合于管理实践当中。本书提出了劳动实践分析的VDI模型和VLSS模型。面对五彩斑斓的国际化实践,需要以VDI模型为基础,把握其视域属性、动态属性和本质属性;需要以VLSS模型为基础,把握其价值主张、法理遵循、社会参与和情感表达。中国企业在国际化实践中,需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指导思想,积极倡导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遵循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理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始终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需要适应新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潮流,在5G、人工智能、区块链、高端芯片等高科技领域实现自主创新,跨入基础研究世界前沿行列;需要在组织管理体系和组织制度规范上下足功夫,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让组织管理更好服务于科技发展,更好服务于社会发展;需要积极探索科学与艺术的跨界融合,给科学技术插上人文情怀,让科学技术更具人文情怀,而不是冷酷无情。我们需要积极探索哲学、科学与艺术的融合发展,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世界人民谋大同”的发展初心,融入于科技发展和艺术追求的实践当中,让科技发展遵循正确的价值导向,满足人类的幸福追求。
第三,坚持过程视角而非职能视角。本书不是对具体管理职能进行简单国际化拓展,例如从战略管理发展到国际战略管理、从营销管理发展到国际营销管理或者从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到国际人力资源管理,而是基于国际化过程视角,探讨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所面临独特情景从而独特的问题、概念、理论和框架,比如国际化动因考察、投资区位选择、国际化路径选择、进入模式选择、外来者劣势与组织合法性、国家政治干预与国际化实践、海外反腐败法以及海外企业投资权限等。本书拟对这些国际化问题进行专题分析,并基于VDI-VLSS模型,从哲学、科技和艺术相结合视角阐述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如何克服各种经营困难,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
第四,服务精品课程建设。本书紧紧围绕中国MOOC《国际企业管理》精品课程,对照课程大纲和具体章节进行撰写,更好满足课程教学需要。课程已经录制完成40节内容讲解视频,以及相关的案例教学视频,完成了配套的课堂授课PPT、课程讲义(见附件)、复习试题、模拟试卷和案例分析等相关学习资料。本教材将结合课程体系,进行深入的前沿理论追踪和案例实践分析,使本书更加符合课程内容教学和研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