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弹奏与歌曲伴奏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需掌握的艺术技能,在实现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中起着重要作用。根据课程大纲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职前与职后培训需求,我们开设了这门课程。希望通过学习,尤其是E-学习,使学生掌握科学、正确的钢琴弹奏及歌曲伴奏方法,增强音乐表演的兴趣,并能够运用键盘乐器进行艺术表现,为其今后较快地适应幼儿教师工作岗位需求打下良好的基础。
鉴于大部分学生音乐技能薄弱、音乐理论知识欠缺,本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将钢琴弹奏的技能训练、音乐理论和音乐欣赏学习融为一体,以强化学习效果。本课程侧重讲授钢琴弹奏的基本方法和儿童歌曲伴奏编配技能,并在实践中让学生掌握调式、音程、和弦等音乐理论知识,以及曲式分析的基本方法。选用的幼儿歌曲来自全国各地区的幼儿园教材,力求凸现学前教育特色。选用的练习曲、乐曲以经典曲目为主。这些经过时间考验的乐曲在弹奏方法的训练、弹奏表现力的培养上有其公认的价值。每一首曲目都附有练习提示及示范视频,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并加深对作品表现内涵的理解。
本课程强调基础学习。钢琴弹奏是眼、耳、手、脚等身体各部位在某一单位时间内同时协调地运动的过程。成人学琴初期,最大的难点是无法做到“同时”。此外,对键盘的掌控也是难点之一。针对这些情况,本课程在开始部分采用了难度分解的方法,以便学生尽快地、较为轻松地熟悉键盘,并避免因教学进度过快而造成弹奏时的心理紧张,以及由此引发的手臂(躯体)肌肉僵硬。在学习时,学生也要重视拓展练习部分。该部分强化训练了手指的力度、灵活度和快速跑动能力,是实现良好的音乐表现的基础。
即便是最简单的曲目在弹奏前也要仔细揣摩,先唱再弹,将曲中的“情”弹出来。古人云“音由心生”。音乐的美、音乐之所以感人,不在于音符的组合,而在于通过音符所传达出来的人的情感世界。钢琴弹奏不是机械的手指运动,是弹奏者将整个身心与音乐作品融为一体的过程。恰如德国哲学家卡西尔所认为的:美感就是对各种形式的动态生命力的敏感性,而这种生命力只有靠我们自身中的一种相应的动态过程才可能把握。
本课程开设两个学期。第一学期完成第1至6章的学习,第二学期完成第7至11章的学习。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可以在每一章有选择性地弹奏部分练习曲与乐曲。但歌曲伴奏部分应该全部完成。虽然本课程按知识点、技能点来组织学习内容,但仍然遵循技能学习由易至难的规律,前一讲的内容是后一讲学习的基础。因此,学习者应该按照各讲顺序进行学习。学习过程中不能求快(多学曲)求大(大型曲目)。“正确地重复”是掌握技能的法则。要能够非常熟练地正确弹奏所学曲目,这样才能有扎实的基本功,从而构建进一步提升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