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导读
《资治通鉴》导读
50万+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5/01
开课平台学堂在线
开课高校清华大学
开课教师张国刚
学科专业文学中国语言文学类
开课时间2025/01/15 - 2025/07/22
课程周期27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著名编年体史书、传统史籍“通鉴体”门类的开山之作。该书以政治、军事为记述主线,上起公元前403年,下迄公元959年,以294卷、300多万字的篇幅,系统展现一千三百多年间华夏大地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该书问世以来,不但以其不可替代的史料价值为历代学者所重视,更以其资政育人、总结历代治乱兴衰之道的根本动机与高卓史识为后世所称道,呈现出超越时空的巨大生命力。然而《资治通鉴》篇幅浩瀚、内容复杂,加以历史文献自身的时代特点,非文史专业出身的广大青年学生难以通读并领会其要旨。“《资治通鉴》导读”课程作为一门人文通识课程,目的即在于消除专业壁垒,引导同学直接感受这部中国伟大史学著作的魅力。课程主讲张国刚教授潜心研读《资治通鉴》数十年,通过精心选取其中的经典人物言行与历史场景,钩沉发覆、条分缕析,以现代思维总结文化精髓,以生动语言阐发历史智慧,尤其侧重其中修身、齐家、治国的现实意义。通过“《资治通鉴》导读”课程的学习,同学们不但可对战国至五代之间中国历史发展演化的基本脉络产生较为全面的把握,还可领悟到如何从传统文化汲取现实营养的基本方法,为终身学习国学经典开辟道路。

课程大纲
第一课 导论与三家分晋
导论
智伯的覆亡
智伯悲剧的反思
参考资料
第二课 战国前期的政治
魏文侯治国
吴起的悲剧
魏文侯治国讨论
吴起的悲剧讨论
参考资料-战国诸侯形势图
参考资料-《资治通鉴》原文
第三课 商鞅变法
背景
过程
商鞅之死
评论与比较
商鞅变法讨论
参考资料
第四课 秦国的外交
南取巴蜀
远交近攻
逐客风波
破坏人才
秦国的外交讨论
第五课 千古一帝
奇货可居(上)
奇货可居(下)
茅焦之谏
始皇功过
讨论:吕不韦
讨论:李斯
讨论:赢政
第六课 楚汉之争(上)
第六课 01楚汉争雄(上):高祖起兵
第六课 02楚汉争雄(上):先入关中
第六课 03楚汉争雄(上):鸿门宴
第六课 楚汉争雄(上)三人行
第七课 楚汉之争(下)
第七课01 楚汉之争(下):汉王拜将
第七课02 楚汉之争(下):陈平献计
第七课03 楚汉之争(下):韩信将兵
第七课04 楚汉之争(下):垓下之围
第八课 汉高祖的家国传承
第八课 01 汉高祖的家国传承:汉承秦制
第八课 02 汉高祖的家国传承:兔死狗烹
第八课 03 汉高祖的家国传承:鸟尽弓藏
第八课 04 汉高祖的家国传承:诸吕之乱
第八课 05 汉高祖的家国传承:文景之治
第八课 汉高祖的家国传承:三人行
第八课参考资料
第九课 汉武大帝
第九课 01汉武大帝:金屋藏娇
第九课 02汉武大帝:汉家故事
第九课 03汉武大帝:武帝功过
第九课 04汉武大帝:巫蛊之祸
第九课 05汉武大帝:三人行
第十课 昭宣中兴
第十课 01昭宣中兴:霍光辅政
第十课 02昭宣中兴:宣帝即位
第十课 03昭宣中兴:霍光之死
第十课 04昭宣中兴:祸萌骖乘
第十课 昭宣中兴:三人行
第十课参考资料
第十一课 王莽始末
第十一课 01王莽始末:纯儒起家
第十一课 02王莽始末:万人拥戴
第十一课 03王莽始末:新莽建国
第十一课 04王莽始末:王莽末路
第十一课 05王莽始末:三人行
第十二课 光武中兴
第十二课 01光武中兴:少年大志
第十二课 02光武中兴:榻中之对
第十二课 03光武中兴:争雄天下
第十二课 04光武中兴:刘秀治国
第十二课 05光武中兴:光武之道
第十二课 06光武中兴:三人行
第十三课 曹魏国运
第十三课 01曹魏国运:曹丕为帝
第十三课 02曹魏国运:格局有别
第十三课 03曹魏国运:曹魏之弊
第十三课 04曹魏国运:明帝托孤
第十三课 05曹魏国运:司马篡权
第十三课 06曹魏国运:三人行
第十四课 西晋风云
第十四课 01西晋风云:三分归晋
第十四课 02西晋风云:继位风波
第十四课 03西晋风云:八王之乱
第十四课 三人行
第十五课 隋唐霸业
第十五课 01隋唐霸业:北朝政局
第十五课 02隋唐霸业:杨隋代周
第十五课 03隋唐霸业:罢黜高熲
第十五课 04隋唐霸业:废勇立广
第十五课 05隋唐霸业:二李得失
第十五课 06隋唐霸业:天下归唐
第十五课 隋唐霸业:三人行
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