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走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0万+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5/23
开课平台学堂在线
开课高校南京大学
开课教师张亮胡星铭邵佳德
学科专业法学民族学类
开课时间2025/01/15 - 2025/07/22
课程周期27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绵延五千年而未曾断绝,至今仍然焕发着蓬勃的生命力和独特的魅力。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中国传统文化虽然与马克思主义、西方主流思想等不断发生摩擦、碰撞和融合,但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始终流淌在我们的民族血液中,经久不衰,历久弥新。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根基,特别是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和现代化浪潮冲击下的当今社会,构建先进文化,重铸中华文明,亟需我们从中国传统文化中,从古代圣贤那里汲取营养。本课程将带领大家以真实不妄的态度“走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先贤与原典的指引下领略传统文化的真正精华,在历史与现实的思考中体会传统文化的优秀理念。

本课程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概论性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位、历史发展、主要特征、基本精神和核心理念,并结合当下理论与现实的需要阐明了如何正确认识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下篇具体阐释了精忠报国、以民为本、天下大同、勤俭廉政、舍生取义、仁爱孝悌、和而不同、敬业乐群、诚实守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尊师重道等十二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核心理念,以经典文本为据,以古今案例为辅,深入浅出,结合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的实际辨析传统文化的独特内涵与当代价值,切实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到今的精神内核,捍卫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理念,筑就每一个中国人挺立的精神人格。 

课程大纲
上篇 基本理论 第一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历史地位
1.1 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历史地位(上)
1.2 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历史地位(下)
第二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萌芽奠基期)
2.1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萌芽奠基期)(上)
2.2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萌芽奠基期)(下)
第三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发展定型期)
3.1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发展定型期)(上)
3.2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发展定型期)(下)
第四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发展定型期)
4.1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发展定型期)(上)
4.2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发展定型期)(下)
第五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
5.1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人论传统文化
6.1中国共产党人论传统文化(上)
6.2中国共产党人论传统文化(下)
第七章 必须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7.1必须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第八章 学习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8.1学习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上)
8.2学习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下)
第九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9.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第十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
10.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
下篇 核心理念 第十一章 精忠报国
11.1精忠报国(上)
11.2精忠报国(下)
第十二章 以民为本
12.1以民为本(上)
12.2以民为本(下)
第十三章 天下大同
13.1天下大同(上)
13.2天下大同(下)
第十四章 勤俭廉政
14.1勤俭廉政(上)
14.2勤俭廉政(下)
第十五章 舍生取义
15.1舍生取义(上)
15.2舍生取义(下)
第十六章 仁爱孝悌
16.1仁爱孝悌
第十七章 和而不同
17.1和而不同
第十八章 敬业乐群
18.1敬业乐群
第十九章 诚实守信
19.1诚实守信
第二十章 自强不息
20.1自强不息
第二十一章 厚德载物
21.1厚德载物
第二十二章 尊师重道
22.1尊师重道
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