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伦理
2万+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5/16
开课平台学堂在线
开课高校清华大学
开课教师王蒲生王晓浩李平倪士光赵自强
学科专业教育学教育学类
开课时间2025/01/15 - 2025/07/22
课程周期27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职业伦理》课程由清华大学王蒲生教授、王晓浩教授、李平副教授、倪士光副教授等共同讲授。本课程重点讲授职业伦理的基本理论、原则和分析框架,结合职业情境实践开展专业性案例分析,邀请资深专家对专业伦理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引导同学展开讨论。

    课程包含职业伦理的基本概念与理论、伦理学基本原则与方法、科研伦理、科技伦理、工程伦理规范与实践、职业伦理中的心理学问题(多重关系与职业胜任)以及重拾交谈(Reclaiming conversation)七讲,涵盖了职业发展与学术研究道路上诸多情境。

    课程旨在培养学习者的职业伦理意识,了解并思考特定职业中可能面临的伦理问题,增强对职业行为规范的认识,掌握解决道德难题的方法,提升面对复杂问题的伦理思辨能力,对学习者确立正确价值观、提升职业与学术素养和发展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作用。

课程大纲
第一章 职业伦理的基本概念与理论
1.1 概念辨析
1.2伦理学的学科特征
1.3 常识性道德的局限
1.4 道德理论
第二章 伦理学基本原则与方法
2.1 思想实验
2.2 伦理原则之一
2.3 伦理原则之二
2.4 伦理原则之三
2.5 伦理原则之四
2.6 伦理原则之五
第三章 科研诚信与规范
3.1 科研不端行为的起因与危害
3.2 科研不端行为的类别
第四章 科技伦理
4.1 科技的概念、科技的两面性、科技角色的转换
4.2 科技伦理的概念及案例
4.3 相关研究的困境(以无人驾驶的伦理问题为例)
4.4 人工智能:机器人伦理
4.5 生物科技与生命伦理
4.6 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技术被滥用的案例
第五章 工程伦理:规范与实践
5.1 工程伦理基本概念
5.2 应对伦理问题的基本框架
5.3 工程风险与伦理敏感性
5.4 工程的规范与原则
5.5 伦理情境中的方法
第六章 职业伦理学中的心理学问题
6.1 导引
6.2 多重关系举例之一
6.3 多重关系举例之二
6.4 多重关系举例之三
6.5 多重关系的界定与评估、界限侵犯与界限跨越
6.6 胜任力和专业责任感
第七章 重拾对话——线下对话的温情力量(Reclaiming Conversation)
7.1 社会固化与不平等:网络反馈与贫困陷阱(Immobility and Inequality: Network Feedback and Poverty Traps)
7.2 连接,但是群体性孤独(Connected, but Alone Together)
7.3 福格行为模型(Hooked: Fogg's Behavior Model)
7.4 数字时代的对话力量(The Power of talk in a Digital Age)
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