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应用技术与工程实践
网络安全-应用技术与工程实践
5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4/04
开课平台学堂在线
开课高校北京理工大学
开课教师闫怀志胡昌振危胜军戴银涛
学科专业工学计算机类
开课时间2025/01/15 - 2025/07/22
课程周期27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这是一门好懂、好学又好用的网络安全技术课程。本课程为教育部高等学校网络空间安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遴选推荐的“积极稳妥建设、教指委严格把关质量的优质在线课程“、国家级特色专业课程建设项目、教育部教指委教改立项项目和北京理工大学“精品课程”。北京理工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原“985”、“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学校构建了从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体系,具有丰富的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和课程教学经验。本课程面向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信息对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电子信息类等专业,以及网络空间安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等相关学科。课程既适合相关专业学生,也适用于零基础和社会人士学习


主要内容包括:网络安全应用技术与工程实践基础、网络安全技术体系框架、网络基础架构安全体系、网络安全被动防御技术体系、网络安全主动防御技术体系、网络安全智能分析与反制技术、网络安全度量分析与测评技术、信息系统新形态新应用安全问题等。从传统的加密认证、防火墙、入侵检测,到新兴的量子密码、区块链技术,课程有基础理论、有应用技术、有工程实践,重点勾勒网络空间安全技术体系框架,引导学生从原理、技术与工程三个维度理解和掌握网络安全知识,特别注重实用技术的掌握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形成网络空间安全系统思维和体系创新能力。并对我国现行网络安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以及网络安全成就给予特别关注。


课程主讲及辅助教材为高等教育网络空间安全专业规划教材和北京理工大学重点规划教材。有任何问题,请联系主讲教师微信:13910599235 


课程大纲
第1章 网络安全应用技术与工程实践基础
1.1 走进网络空间安全
1.2 信息、信息系统与网络空间
1.3 网络空间视角下的信息安全
1.4 信息安全属性及信息安全定义
1.5 有关网络空间安全的若干基本观点
第2章 网络安全技术体系
2.1 网络安全技术体系概述
2.2 网络安全风险及其技术防范
2.3 网络安全系统科学思想与系统工程方法
2.4 网络安全防御体系能力的形成
2.5 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
第3章 网络基础架构安全技术
3.1 基础架构安全概述
3.2 物理与环境安全
3.3 网络与主机安全
3.4 加密与认证技术(3.4.1 密码学基础知识)
3.4 加密与认证技术(3.4.2 对称密码与非对称密码技术)
3.4 加密与认证技术(3.4.3 摘要算法与加密算法的认证应用)
3.4 加密与认证技术(3.4.4 密码学领域的中国智慧和中国贡献)
3.5 安全协议与协议安全
3.6 应用软件(系统)安全实现
3.7 备份与灾难恢复技术
第4章 网络安全被动防御技术体系
4.1 被动防御的概念及技术体系
4.2 防火墙技术
4.3 脆弱性与漏洞检测及防范技术
4.4 恶意代码检测及防范技术
4.5 入侵检测技术
第5章 网络安全主动防御技术体系
5.1 主动防御的概念及技术体系
5.2 入侵防御与入侵容忍技术
5.3 蜜罐与蜜网技术
5.4 沙箱技术
5.5 可信计算与可信平台
5.6 移动目标防御和拟态防御技术
第6章 网络安全智能分析与反制技术
6.1 网络安全智能分析的概念与技术体系
6.2 网络安全风险评估技术
6.3 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技术
6.4 网络安全威胁情报技术
6.5 网络安全攻击反制技术
第7章 网络安全度量、分析与测评技术
7.1 网络安全度量、分析与测评概述
7.2 网络安全指标体系
7.3 网络安全度量技术
7.4 网络安全分析技术
7.5 网络安全测评技术
第8章 信息系统新形态新应用安全技术
8.1 云计算安全技术
8.2 移动互联安全技术
8.3 物联网安全技术
8.4 工业控制系统及工业互联网安全技术
8.5 大数据安全技术
8.6 人工智能与网络安全
8.7 量子通信安全技术
8.8 区块链安全技术
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