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传播与普及
心理健康传播与普及
5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5/14
开课时间2025/02/25 - 2025/06/16
课程周期16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提升心理健康工作质量和水平的关键环节就是心理健康传播与科学普及,具体来说,就是在数智化背景下传播与普及心理健康科学知识,倡导心理疏导科学方法,传播心理健康理念,弘扬心理健康文化。以此增强大家的心理健康意识,提升大家的心理健康素质,让全民普遍具备心理健康素质和自我提升的能力。

    “心理健康传播与普及”是国内首门融心理健康教育、传播学、教育学、健康教育与促进为一体的跨学科课程,是四川省一流线上课程,入驻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四川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课程依托西南交大国家级应用心理学一流专业建设点,面向所有愿意助人、自助的心理学爱好者、志愿者、心理委员、心理健康寻求者以及有志于从事心理健康服务行业的心理学专业、社工专业、公共事务管理专业、传播学专业等学生群体,在自我成长的同时,助人自助。

    在这门课程,你会学习和了解当前心理健康服务行业的数智化发展趋势,心理健康科学传播与普及的心理机制、实施与管理、项目的设计与开发等基本问题。这门课程还直观呈现心理健康传播与普及工作的实际操作环节,不仅研讨心理健康课程设计与教学、科普讲座、心理沙龙等活动的方案设计,还介绍在数字化建设背景下网站、图书、广告、网络游戏、微视频、微信公众号、微博、动漫等传播与普及途径的工作方法、设计建议。此外,还介绍一些典型的工作案例和相关的国家法律、政策。让你具备胜任心理健康服务岗位的知识和能力。

    这门课程最大的特色就是聚焦心理健康,在数字化建设背景下突出开展心理健康科普的关键知识和技能,体现中国特色的心理健康服务和社会心理服务工作的特点,展现中国风格的心理健康服务模式,引导你开发适合中国民众的心理健康科学传播与普及的理念、机制、途径。

课程大纲
心理健康科学传播与普及的重要性
1.1科学传播与普及心理健康的时代背景
1.2心理健康传播与普及的时代使命
1.3学习“心理健康传播与普及”的必要性与意义
1.4心理健康传播与普及课程的内容概要
心理健康传播与普及的影响机制
2.1心理健康传播与普及的心理机制
2.2心理健康传播与普及的价值引领
2.3心理健康传播与普及的基本问题
2.4心理健康传播与普及工作中的心理效应
心理健康传播与普及工作的实施与管理
3.1心理健康传播与普及工作的主渠道
3.2心理健康传播与普及工作的其他途径
3.3心理健康传播与普及工作者角色
3.4心理健康传播与普及工作受众的角色
3.5心理健康传播与普及的工作内容
3.6心理健康传播与普及的学习支持平台
3.7实施心理健康传播与普及工作的基本原则
心理健康传播与普及工作的设计与开发
4.1心理健康传播与普及工作的理论基础
4.2新时代心理健康传播与普及工作的特点
4.3心理健康传播与普及工作设计与开发的基本原则
4.4心理健康传播与普及工作的方案设计
4.5心理健康传播与普及工作的具体途径
4.6心理健康传播与普及工作的具体内容
4.7心理健康传播与普及工作的质量评估
心理健康传播与普及工作实务(上)
5.1心理健康学与教的心理规律
5.2以受众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5.3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设计
5.4心理健康公益讲座的教学设计
心理健康传播与普及工作实务(下)
6.1心理健康科普网站设计
6.2心理健康科普网络游戏的设计
6.3心理健康科普图书的设计
6.4心理健康科普微视频的设计
6.5心理健康科普微信公众号的设计
6.6心理健康科普微博的设计
6.7心理健康科普广告的设计
6.8心理健康科普动漫的设计
心理健康传播与普及的典型案例
7.1心理健康文化的营造与建设案例
7.2心理健康传播与普及项目的建设案例
7.3心理健康传播与普及工作的服务机构
心理健康传播与普及的国家法律、政策
8.1心理健康科普的国家政策
8.2心理健康服务的国家政策
8.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国家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