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5万+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4/26
开课时间2025/02/24 - 2025/06/30
课程周期18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Economy“一词源于古希腊语,意为“家政术”。在中国“经济”一词最早出现在东晋时期,是“经世济民”的意思。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奠定了现代经济学的基础。由千千万万的家庭和厂商构成的微观经济主体在追逐私利的本性驱使下,通过市场进行生产和消费,从而实现经济资源最有效的配置。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个体的逐利行为也实现了社会福利的最大化。然而,现实经济中也出现了垄断、污染等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不能自行纠正的问题,即“市场失灵”现象,因此经济学又发展出了用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管理经济的理论。

对外经贸大学微观教学团队的多位一线教学名师将跟您一起了解商品价格的决定机制、消费和生产的行为,并探讨经济与政府之间的关系。让我们一起走进《微观经济学》在线课程,一同感受经济学的理性之光。

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供给、需求、市场机制和均衡的决定;消费者行为与效用最大化理论;生产者行为与成本理论;竞争市场和非竞争市场产量和价格的决定;要素市场和要素价格的决定;市场效率、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市场机制如何通过供求和价格的相互作用实现对社会资源的配置;经济行为者如何为自身利益最大化而进行消费和生产决策;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局限性以及政府政策措施如何影响市场。

课程大纲

第一章 绪论

1.1 微观经济学发展简史

1.2 效率优先

1.3 微观经济学的框架

第一章单元测试

第二章 供给和需求的基本原理

2.1 需求

2.2 供给

2.3 市场均衡

2.4 供求定理

2.5 各种弹性——需求价格弹性

2.6 各种弹性——其他弹性

第二章单元测试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

3.1 消费者选择的客观约束

3.2 消费者选择的主观约束

3.3 消费者选择原则

3.4 显示性偏好

第三章单元测试

第四章 个人需求和市场需求

4.1 个人需求曲线的形成

4.2 价格变动的影响

4.3 市场需求曲线的形成

第四章单元测试

第五章 生产

5.1 厂商及其生产决策

5.2 一种可变投入(劳动)下的生产(一)

5.3 一种可变投入(劳动)下的生产(二)

5.4 两种可变投入下的生产

5.5 规模报酬

第五章单元测试

第六章 生产成本

6.1 成本的衡量

6.2 一个企业的成本曲线

6.3 长期成本

6.4 长期与短期成本曲线

6.5 两种产品的生产——范围经济

第六章单元测试

第七章 利润最大化与竞争性供给

7.1 利润最大化

7.2 完全竞争性厂商的短期均衡

7.3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的再理解

7.4 长期产量选择

7.5 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7.6 征税对竞争性企业的影响

第七章单元测试

第八章 竞争性市场分析

8.1 竞争性市场分析(一)

8.2 竞争性市场分析(二)

8.3 进口配额和关税

8.4 征税和补贴

第八章单元测试

第九章 市场势力:垄断和买方垄断

9.1 完全垄断市场均衡

9.2 垄断势力企业

9.3 垄断的公共政策

第九章单元测试

第十章 有市场势力的定价

10.1 有市场势力

10.2 一级价格歧视

10.3 二级价格歧视

10.4 三级价格歧视

10.5 三级价格歧视图示及应用

10.6 时期价格歧视和高峰价格

第十章单元测试

第十一章 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

11.1.1 垄断竞争市场

11.1.2 寡头垄断

11.2.1 寡头垄断的古诺均衡

11.2.2 产量竞争的古诺模型

11.2.3 斯塔克伯格模型

11.3.1 价格竞争的博特兰模型

11.3.2 差别产品的价格竞争模型

11.4.1 囚徒困境和寡头定价

11.4.2 寡头市场的价格刚性现象

11.5.1 寡头市场的价格领导

11.5.2 卡特尔

第十一章单元测试

第十二章 投入要素市场

12.1 竞争性企业要素需求曲线

12.2 劳动供给曲线

12.3 买方垄断

12.4 有垄断势力的要素市场

第十二章单元测试

第十三章 市场效率和微观政策

13.1 市场均衡的含义

13.2 市场效率的标准与实现

13.3 市场失灵及影响

第十三章单元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