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道人歌曲》所存词乐,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带有唱辞的古乐谱,又与宋词这一经典文学体裁相互依存,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非物质文化遗产。自五十年代杨荫浏、丘琼荪等学者率先对《白石道人歌曲》中的词乐进行研究以来,对《白石道人歌曲》等词乐古谱的把握已趋于完备。然而,外界对上述研究成果的接受严重滞后,多停留于60年前。
相关古乐谱的音频录制工作又长期滞后于理论研究,在本课程负责人组织录制这组宋词古谱音频之前,尚未有过一套系统且忠实于古谱原貌的成果。既有少数录音成果多据杨荫浏译谱制作,未吸收数十年来的研究进展,且存在零散不系统、未配词歌唱、过度润色、破坏性加工等诸多问题。
宋词这一文学形式本身具有经典地位,姜夔则是宋代词人中的佼佼者,而《白石道人歌曲》所存17首词乐中不乏《扬州慢》《暗香》《长亭怨慢》等思想性艺术性很强的宋词名篇。相信广大文学、音乐爱好者,对宋词古乐谱普遍存有向往渴慕与好奇心态,但却无从系统了解与听赏。
课程负责人当年正是怀着同样的心情,最终走上宋词古乐谱研究的道路。现将全套宋词古乐谱的复原成果与十余年来学习、研究的心得,化繁为简呈现给大家。希望通过本课程的讲授,变无人问津的冷门绝学为通识。
本课程兼涉中国古代文学与音乐学两个学科,亦略及音韵学。适合所有对古诗词、古代音乐有兴趣的人群选修(建议高中阶段以上),无论是高中生、本科生、研究生乃至大众,选听本课程都会有所收获,致力于古曲歌唱、诗词吟诵、古诗词配乐、词学研究等领域的专业人士亦不妨参考。
课程有高度的专业性与前沿性,但在设计建设时也兼顾各类人群做了适当的精简,既是面向大众的公共通识课程,亦可作为相关专业课学习。目前各大平台尚无同类在线课程,各大音乐院校也无相关线下课程开设。
课程以20首宋代词乐为核心内容与基本结构单元展开,在此之前也安排了一定课时的理论课,对唐宋乐律学与宋词格律等相关常识作简明的介绍。其中,宋词文本赏析与古曲音乐欣赏为两大核心内容,其余扩展知识听众可根据自身兴趣与知识结构选学。
本课程已入选浙江省线上一流课程。
(一)导论
1.1 导论
(二)存见宋词古乐谱介绍(理论课)
2.1 我国现存古乐谱与宋词古乐谱
2.2 艺术全才姜白石
2.3 姜夔的生平与行迹
2.4 白石词乐概说
分享一下既有的古乐谱录音成果
存见宋词古乐谱介绍单元测试
(三)唐宋乐律学基本常识(理论课)
3.1 十二律、七声音阶与三分损益法
3.2 唐宋双层次宫调体系
3.3 唐宋二十八调
3.4 唐宋乐律学与数哲天文观念
唐宋乐律学基本常识单元测试
(四)诗词格律常识与古音拟读(理论课)
4.1 近体诗格律常识
4.2 宋词格律常识
4.3 音韵学常识
4.4 诗词唱诵中古今异读字的识别与处理
诗词格律常识与古音拟读单元测试
(五)《鬲溪梅令》(赏析课)
5.1 《鬲溪梅令》创作背景与词作赏析
5.2 对宋代词乐的常见误解
5.3 《鬲溪梅令》古曲赏析
(六)《杏花天影》(赏析课)
6.1 《杏花天影》创作背景与词作赏析
6.2 “影”——宋人依旧曲改编新曲的方式
6.3 《杏花天影》古曲赏析
(七)《醉吟商小品》(赏析课)
7.1 《醉吟商小品》创作背景与词作赏析
7.2 姜白石的合肥情缘
7.3 《醉吟商小品》古曲赏析
(八)《玉梅令》(赏析课)
8.1 《玉梅令》创作背景与词作赏析
8.2 宋词的常见两段式曲式结构
8.3 《玉梅令》古曲赏析
(九)《霓裳中序第一》(赏析课)
9.1 《霓裳中序第一》创作背景与词作赏析
9.2 《霓裳羽衣曲》的产生与流变
9.3 《霓裳中序第一》古曲赏析
(十)《扬州慢》(赏析课)
10.1 《扬州慢》创作背景与词作赏析
10.2 慢词的八乐句常规结构
10.3 《扬州慢》古曲赏析
(十一)《长亭怨慢》(赏析课)
11.1 《长亭怨慢》创作背景与词作欣赏
11.2 白石词乐四字短句的特殊歌法
11.3 《长亭怨慢》古曲赏析
(十二)《淡黄柳》(赏析课)
12.1 《淡黄柳》创作背景与词作赏析
12.2 白石词都是“前后阕多不同”吗?
12.3 《淡黄柳》古曲赏析
(十三)《石湖仙》(赏析课)
13.1 《石湖仙》创作背景与词作赏析
13.2 姜夔与范成大的交游
13.3 《石湖仙》古曲欣赏
(十四)《暗香》(赏析课)
14.1 《暗香》创作背景与词作赏析
14.2 换头暗韵、“鱼咬尾”与“叠顿声”
14.3 《暗香》古曲赏析
(十五) 《疏影》(赏析课)
15.1 《疏影》创作背景与词作赏析
15.2 宋词行腔的奥秘
15.3 《疏影》古曲赏析
(十六)《惜红衣》(赏析课)
16.1 《惜红衣》创作背景与词作赏析
16.2 白石词乐地理系年
16.3 《惜红衣》古曲赏析
(十七)《角招》(赏析课)
17.1 《角招》创作背景与词作赏析
17.2 二十八调为何“以闰为角”
17.3 《角招》古曲赏析
(十八)《徵招》(赏析课)
18.1 《徵招》创作背景与词作赏析
18.2 大晟府补制徵调曲与正宫《齐天乐》
18.3 《徵招》古曲赏析
(十九)《秋宵吟》(赏析课)
19.1 《秋宵吟》创作背景与词作赏析
19.2 “双曳头”——三叠慢词的一种特殊结构
19.3 《秋宵吟》古曲赏析
(二十)《凄凉犯》(赏析课)
20.1 《凄凉犯》创作背景与词作赏析
20.2 “犯调”的音乐内涵
20.3 《凄凉犯》古曲赏析
(二十一)《翠楼吟》(赏析课)
21.1 《翠楼吟》创作背景与词作赏析
21.2 诗词中的“南楼”
21.3 《翠楼吟》古曲赏析
(二十二)《愿成双令》(赏析课)
22.1 《愿成双令》创作背景与词作赏析
22.2 唐宋古乐谱的重复记谱法
22.3 《愿成双令》古曲赏析
(二十三)《林钟商小品》(赏析课)
23.2 小品谱之一古曲赏析
23.3 宋人戴花之习俗
23.4 戴花与宫廷饮宴
23.5 “戴花刘使”的音乐人生
23.6 小品谱之二古曲赏析
23.1 《混成集》娋声谱、小品谱综述
(二十四)《开指黄莺吟》(赏析课)
24.1 《开指黄莺吟》古曲赏析与古琴减字谱常识
24.2 《词源·讴曲旨要》导读
(二十五)声乐MV汇总
22宋词古曲补遗
1鬲溪梅令(声乐)
2杏花天影(声乐)
3醉吟商小品(声乐)
4玉梅令(声乐)
5霓裳中序第一(声乐)
6扬州慢(声乐)
7长亭怨慢(声乐)
8淡黄柳(声乐)
9石湖仙(声乐)
10暗香(声乐)
11疏影(声乐)
12惜红衣(声乐)
13角招(声乐)
14徵招(声乐)
15秋宵吟(声乐)
16凄凉犯(声乐)
17翠楼吟(声乐)
18愿成双令(声乐)
19林钟商小品之一(声乐)
20林钟商小品之二(声乐)
21开指黄莺吟(声乐)
评选你最喜欢的乐曲或乐句片段。
(二十六)器乐MV汇总
1鬲溪梅令(器乐)
2杏花天影(器乐)
3醉吟商小品(器乐)
4玉梅令(器乐)
5霓裳中序第一(器乐)
6扬州慢(器乐)
7长亭怨慢(器乐)
8淡黄柳(器乐)
9石湖仙(器乐)
10暗香(器乐)
11疏影(器乐)
12惜红衣(器乐)
13角招(器乐)
14徵招(器乐)
15秋宵吟(器乐)
16凄凉犯(器乐)
17翠楼吟(器乐)
18愿成双令(器乐)
19林钟商小品之一(器乐)
20林钟商小品之二(器乐)
21娋声谱(器乐)
学习体会本课程相关古乐谱,分享你的歌声、演奏或诵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