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财务会计
中级财务会计
2万+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5/01
开课时间2025/02/24 - 2025/07/15
课程周期21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作为会计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在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课程教学信息量大,实践性强、是带有明显职业特征的课程,最终需要转化为实践操作能力,但是没有丰富且扎实的理论基础,没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无法培养出真正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因此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是中级财务会计学人才培养的方向。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以报告受托责任履行情况和为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相关信息为目标,以企业的资金运动为研究对象,确认、计量和报告企业日常发生的交易或事项。教学内容涵盖会计基本理论、金融资产、货币资金、应收项目、存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与利润、财务报告等共13章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如下:

(1)运用会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进行职业判断的能力,熟练进行常见业务的会计处理和编制基本财务报表,并能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读上市公司的年报及其附注,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搜集、整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同时教学难度和深度基本达到会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的《中级会计实务》科目水平。

(2)为学生提供开放的、共享的学习环境,将学生转化为教学中心,真正做到“随时学,反复学,主动学”,拓展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切实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

  (3)引导学生拓宽思维定式,跳出“会计”学习“会计”,将微观现象与宏观政策结合起来,培养学生成为高级管理人才。

课程大纲
会计基本理论
1.1 概述
1.2 财务会计的目标
1.3 会计假设
1.4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1.5 会计要素
金融资产
2.1 金融资产的定义及分类
2.1.1 金融资产的定义与分类概述
2.1.2 金融资产的具体分类
2.2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2.3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2.3.1 其他债权工具投资
2.3.2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2.4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2.5 金融资产重分类
货币资金
3.1 库存现金的管理
3.2 银行存款的清查
应收项目
4.1 应收票据
4.2 应收账款
4.3 应收账款信用减值
4.4 预付账款及其他应收款
存货
5.1 存货的初始计量
5.1.1 存货的定义及外购存货的计量
5.1.2 委托加工存货的计量
5.1.3 自行生产存货及其他方式取得存货的计量
5.2 存货发出的核算
5.3 存货的期末计量
长期股权投资
6.1 长期股权投资概述
6.2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
6.3 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成本法
6.4 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权益法
6.4.1 权益法之初始投资成本的计量
6.4.2 权益法下投资损益的确认:调公允价值
6.4.3 权益法下投资收益的确认:未实现内部交易的抵消
6.4.4 权益法下被投资方发生亏损的会计处理
6.4.5 权益法之其他
6.5 长期股权投资方法转换
6.6 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与出售
固定资产
7.1 固定资产的定义及外购固定资产的核算
7.2 分期付款购买固定资产的核算
7.3 自行生产的固定资产及其他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
7.4 固定资产折旧
7.5 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
7.6 固定资产的减值与处置
无形资产
8.1 无形资产的确认与分类
8.2 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
8.3 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及处置
投资性房地产
9.1 投资性房地产的初始计量
9.2 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
9.3 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
9.4 投资性房地产的处置
负债
10.1 应付债券
10.2 借款费用资本化
所有者权益
11.1 所有者权益
收入、费用与利润
12.1 收入的内涵
12.2 收入的确认与计量
12.2.1 收入确认与计量的原则与步骤
12.2.2 识别与客户订立的合同
12.2.3 识别合同中的单项履约义务
12.2.4 确定交易价格
12.2.5 将交易价格分摊至各单项履约义务
12.2.6 履行每一单项履约义务时确认收入(1)
12.2.7 履行每一单项履约义务时确认收入(2)
12.3 具体收入的确认
12.3.1 具体收入的确认(1)
12.3.2 具体收入的确认(2)
12.4 费用
12.5 利润
财务报表
13.1 财务报表概述
13.2 资产负债表
13.2.1 资产负债表概述
13.2.2 资产负债表资产项目列示
13.2.3 资产负债表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列示
13.3 利润表
13.4 现金流量表
13.4.1 现金流量表概述
13.4.2 现金流量表之直接法
13.5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13.6 财务报表附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