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课程共有62个教学微视频,共6讲,课程习题260道,视频总时长达550分钟。
二、本课程共32个学时,2学分。
三、 本课程内容共分为6个模块,第一模块内容为《文化的力量》;第二模块内容为《企业文化的魔力》;第三模块内容为《企业文化的民族性与开放性》;第四模块内容为《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人性”》;第五模块内容为《现代企业文化中的价值观》;第六模块内容为《现代企业文化中的价值观》。配套线下教材为杨月坤主编《企业文化》,中国工信出版集团;
四、教学计划如下:
(1)教学内容+课时
教学内容 1:文化的力量 参考学时:4学时 学习目标: 了解过去,启迪未来。从日本的经济奇迹到美国的自我反省,从中国的计划经济到目前的市场经济,除了从制度层面解决企业碰到的问题,更需要从意识形态上唤起人们的主人翁意识,这是学生掌握的要点。企业价值观作为现代企业文化的内核,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企业文化有多种表现形式,只有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课程内容: 1、文化的故事 2、实例回放一:有序与无序 3、实例回放二:有为与无为 4、实例回放三:表象与本质 5、狼性文化 6、强势文化 7、安全文化 8、开放文化 9、狼羊虫定律 10、文化的较量 重点: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 难点:现代企业价值观的核心——以人为本 分析思考讨论题: 1、您认为小D的同事们如王师傅、计划科长的行为有什么问题? 2、假设您是小D,实习时遇到这些事时,会像小D一样主动探讨解决方法吗? 3、学校只给一天的课酬,可是老师却花费一周的时间备课,您觉得值吗? 4、何谓企业文化?一度受追捧的日本文化,近年来受到哪些挑战? 5、为什么说企业文化学说是企业管理理论的第四个里程碑? (2)教学内容+课时
教学内容 2:企业文化的魔力 参考学时:4学时 学习目标: 企业文化是一个完整的体系,由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形象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层次构成,以精神文化为核心形成了一个系统的同心圆结构,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在学习中要整体把握,不能割裂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是内核,企业形象和行为规范是外核,具象的外核容易表现,抽象的内核不易塑造。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中,往往是从制度文化入手,推动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的进步和升华。 课程内容: 1、企业文化的故事(上) 2、企业文化的故事(下) 3、何谓企业文化 4、阿里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 5、企业文化的四个层次 6、企业文化的形象魔力 7、企业文化的制度魔力 8、企业文化的行为魔力 9、企业文化的精神魔力 10、企业文化的领导魔力 重点:通过问题的设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积极性。 难点:领导人的哲学决定企业的价值观 分析思考讨论题: 1、“力出一孔、利出一孔”、“胜则举杯同庆、败则拚命相救”的口号体现了华为什么样的企业文化? 2、华为、联想同为优秀的中国企业,同为中国企业国际化的代表,为什么华为能逆习而上,走出一条不同的品牌发展之路? 3、同样是企业,为什么有的能长命百岁,而有的只能是白驹过隙?影响企业寿命的主要内部因素究竟是什么? 4、你所认为的企业文化应该是怎么样的? (3)教学内容+课时
教学内容 3:企业文化的民族性与开放性 参考学时:4学时 学习目标: 企业文化发展的总体特征既与一国经济发展水平有关,更与该国的民族文化传统密切相联。民族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摇篮,不同的民族文化,对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产生不同的深刻的影响,进而影响现代企业的管理方式及企业文化。 本讲对日本和美国的企业文化特点进行了剖析,比较两者的文化差异,借鉴经验,吸取精华,促进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同时也是适应现代企业文化的国际化趋势,促进跨文化的管理。 在全球化浪潮下,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或国外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如何妥善处理“本土化与国际化”这一对矛盾,即民族性与开放性的问题,这是本章学习的重点。 课程内容: 1、“水土不服”的故事(上) 2、“水土不服”的故事(下) 3、日本企业文化的传统与特质 4、传承与创新的经典(1) 5、传承与创新的经典(2) 6、美国企业文化基因的由来 7、美国企业文化特质 8、美日企业文化差异 9、中西文化差异比较 10、中西文化差异案例 重点:连卡佛在中国市场数度进出说明了什么? 难点:“综合即创新”的经营哲学 分析思考讨论题: 1、贝纳通在进行跨文化整合时,应如何处理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不同文化的溶合与创新之间的矛盾? 2、中国服装企业要走出国门,如何进行“本土化思考、国际化定位”?请举例说明。 3、美国与日本的企业文化特征差异较大,为什么两者相对都较为成功?请分析原因。 (4)教学内容+课时
教学内容 4: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人性” 参考学时:4学时 学习目标: 本讲从人性的角度来阐述人的不同表现形式。我们没必要非要讨论人性本善还是本恶,合理的组织制度必然是授权与监督同时存在。用制度激发人性中天使的一面,还要用制度来威慑人性中恶魔的一面。如果只有前者,再好的制度也将毁于一旦,因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是人的天性,否则商品经济无法持续;如果只有后者,那就是暴政,也不能长久,因为人性中崇尚自由与平等的信念必然喷发。只有两者的结合,阴阳相济,才会保证组织制度的健康良性发展。 课程内容: 1、人性理论 2、制度环境与人性倾向(1) 3、制度环境与人性倾向(2) 4、心魔透视:归功于内 5、心魔透视:归错于外 6、归错于外的表现形式 7、治理心魔绝招 8、角色与人性 9、“超我”动力文化 10、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人才观” 重点:好的制度能让坏人干不了坏事,不好的制度能让好人变坏。 难点:心魔擒拿术 分析思考讨论题: 1、你从“好制度将坏人变成好人的案例”中得到什么启示? 2、小甘罗式和蔺相如式的成功说明了什么?他们成功背后的机理又是什么? 3、你有过“归功于内、归错于外”的行为吗?如何克服这种心智模式? (5)教学内容+课时
教学内容 5:现代企业文化中的价值观 参考学时:4学时 学习目标: 企业是一个生命体,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命的基因。企业的价值观是企业成功的动力源泉,它的排序决定着企业会成为或应成为什么样的企业。现代企业文化学说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文化人,以文兴企,创造和谐。 那么,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如何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主人翁精神,使得员工的个人价值观与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同步,这是本讲的重点。同时要掌握现代企业文化价值观的凝练,让所学知识走向应用。 课程内容: 1、企业价值故事(上) 2、企业价值故事(下) 3、企业伪文化 4、何谓企业价值观 5、价值观重要性的排序 6、海尔的价值观 7、员工与企业价值观 8、员工积极性探秘 9、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什么有关 10、现代企业文化价值观的凝练 重点:现代企业价值观的排序 难点:在历史中提炼,在未来中设计,分系统运作 分析思考讨论题: 1、安达信在对安然公司的审计业务中违背了什么价值原则? 2、当你的价值目标与企业的价值目标相背时,你应怎么办? 3、请举一个案例,阐述你对价值观排序重要性的认识。 (6)教学内容+课时
教学内容 6:现代企业识别系统与设计文案展示 参考学时:4学时 学习目标: 现代企业识别系统CI包括理念识别、行为识别和视觉识别,它是企业文化的表现手段;CS也是现代企业文化的一种表现,但两者所发挥的作用不同。在实践中CS也不能替代CI,建议应把CS与CI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 品牌的一半是文化,品牌既是体现、传播企业文化的载体,也是创造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企业文化的有效方法。企业文化与品牌形影相随,不可分离。企业文化的至高境界是品牌,品牌的至高境界是文化。如何让企业文化具象化、品牌文化高度化,本讲向同学们展示了以往学生的优秀设计文案,通过对这些文案的学习研讨,总结和运用所学知识,以创新创业为基点,设计制作一本现代企业文化宣传手册。 课程内容: 1、企业文化的CI表现 2、企业文化的CS 表现 3、品牌与文化 4、文案展示一:一三 5、文案展示二:灵猫包袋 6、文案展示三:D P X 7、文案展示四:OCEAN 8、文案展示五:NEXT INNOVATION 9、文案展示六:宠爱一身 10、文案展示七:TYAKASHA 11、文案展示八: +-×÷ 12、文案展示九:一针一线 重点:VI设计展示 难点:企业的品牌文化如何在作品中体现 分析思考讨论题: 1、如何看待网联科技的改进措施?人性化管理是否适合所有的企业,为什么? 2、为什么说制度是文化的保证? 3、怎样理解“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由企业与市场内外力量相互推动、共同铸就的”? 4、全景案例中哪几句话对你最有感触,为什么? 5、布置全景案例小组研讨交流作业 (7)教学内容+课时
教学内容 7:服饰品牌现代企业文化实证考察 参考学时:4学时 实践目标: 通过对服饰品牌企业的实证考察,了解该企业的品牌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结合点,是否存在伪文化,如何纠正;掌握市场调研的几种方式,如何搜集资料、现场考察、深度访谈、问卷调研等,将实证考察的素材应用到企业文化宣传手册的设计中。 教学内容 8:主题研讨与设计方案 参考学时:4学时 学习目标: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现代企业文化的知识和企业调研的实践,联结专业学习背景,提高企业文化宣传手册的设计和策划能力,为走向就业和自主创业打下基础。 课程内容: 1、通过文本设计,应用所学知识。 2、随机抽取10人进行展示发言。 3、围绕企业文化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联系专业与实践、设计表达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开展学生间互动讨论。 4、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谈自己的看法与学生互动,并进行给分。 五、授课方式介绍
授课方式以三个结合为主线:即线上学习与线下讨论相结合、自主学习与集中教学相结合、课外学习与课内互动相结合。线上自主学习:通过阅读电子教材,浏览课程PPT,观摩指定视频,了解各个知识点的内容,建立对相关知识的初步认知。通过预习自测检查学生的预习深入程度。通过课堂互动讨论,触类旁通,能深入理解相关知识和实践经验。 六、成绩评价:线上和线下融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课程评价体系;
线上成绩是以“视频观看时长、完成测试、考试、作业情况及论坛发帖”之成绩为计算依据,各项目占比如下:
(1)视频观看占30%;
(2)作业成绩占10%;
(3)测验成绩占20%;
(4)考试成绩占20%;
(5)发帖讨论成绩占10%;
(7)线下成绩占10%;
本课程最终成绩 = 线上成绩*权重值+线下成绩*权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