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基础”是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入门课程,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知识、素质和应用能力方面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的重要作用。
本课程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计算机理论教学,另一部分是计算机的应用能力的培养。
计算机理论教学主要介绍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具体的软件使用在实验部分讲解。针对学生计算机水平起点提高的现状,结合当今最新计算机技术,对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内容和知识体系进行整合、调整、修改和补充。同时注重展现计算思维,从计算思维的角度来阐述知识,培养大学生用计算机解决和处理问题的思维和能力,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强化创新实践。
“大学计算机基础”共分为6章,主要内容包括:第1章介绍计算机的基本知识、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形式和编码;第2章介绍计算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第3章介绍操作系统基础知识;第4章介绍算法与程序设计基础知识;第5章介绍多媒体的概念、图形图像、声音的数字化文件;第6章介绍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Internet基础知识与应用等;
计算机的应用能力的培养力求全面而不肤浅地、精致而不啰嗦地将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以一系列有目的的实验为载体,快捷有效地提供给大学计算机基础的学习者。所有实验在内容上注重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共分为13个实验。主要内容为:Windows的基本操作;Office 2010中的Word、PowerPoint、Excel的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多媒体的基础实验;另外还有2个能充分展示学习者计算机操作能力的综合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