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主要讲授有关计算机及其应用的基本概念和知识,训练学生操作计算机进行日常生活、学习及办公的能力。其主要内容包括两大组成部分,分别是信息素养和计算机操作实践。
1.计算机信息素养。包括计算机的概念、发展、类型及其应用领域,计算机与信息的表示、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网络基础和信息安全、虚拟现实。通过讲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中的基础知识,使学生能够达到以下要求:
(1)了解计算思维的概念和计算机科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及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2)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3)了解Internet应用及有关多媒体技术和信息安全等相关常识。
2.计算机操作实践。主要包括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和演示文稿软件以及常用工具软件的操作方法及技能。通过线上视频学习和项目实践案例的实际操作练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以下要求:
(1)了解常用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熟练掌握文档编辑和排版的方法,掌握长文档的排版技巧;
(2)了解常用电子表格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熟练掌握数据处理、管理与分析的基本方法,掌握图表的设计方法;
(3)了解常用演示文稿软件的基本功能,熟练掌握演示文稿的基本编辑和设计方法及其高级排版功能。
(4)熟悉常用工具软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