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电路分析
工程电路分析
1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4/27
开课时间2025/02/22 - 2025/05/28
课程周期14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课程选课指导

1.本课程是电子和信息类专业专业基础课,对应于不同学校培养方案中《电路原理》或《电路分析基础》或《电路理论》或《电路》等核心课程,并包含实验。本课程是湖北大学和优课在线联合的2017第一批国家教育部产学研项目,2023年获批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课程线上资源于2018年3月在优课联盟平台上线,每半年一期,开放选课。课程设置有35个理论视频知识点、6个实验台实验视频知识点、6个仿真实验视频知识点,设有每章检测、扩展研读、综合研讨、课外研读等学习资源。学分建议3.5个以上。

2.本课程将电路分析的重要知识点凝练制作成47个理论和实验视频。注重理论方法的提炼和对工程问题的解决,实际学习中需要将实验与理论紧密结合,锻炼自己提炼方法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各视频彼此相对独立,每讲小结牵引视频之间的逻辑联系。同学们需要结合教材进一步挖掘细节知识,每章做出思维导图进行小结,按期完成每章检测。实验视频包括实验台实验和仿真实验两种,供选择应用。线上仿真实验提交实验结果和报告;线下现场实验根据各个学校的实验设备组织,远程学习的可以通过讨论区借鉴测量数据,完成实验思考题。

3.本课程目标是建成开放的、交互的精品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的学习模式,PC端在线学习和检测,移动端在线辅导和讨论交流,是本课程两大主体。按各个学校的实际教学安排,通过不同的交互平台适时补充发放任务包,组织面对面课堂研讨和汇报,引导工程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可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课程主要内容和特点

本课程以RLC等线性元件的特征方程及基尔霍夫定律两类约束为基础,介绍了选择变量建立方程以及运用电路定理等效变换得到电路电压、电流输入输出关系及负载功率的两种电路分析方法。在电路基本分析方法的支撑下,结合微分方程给出了LC动态元件构成的电路暂态分析特征,结合相量分析方法给出了正弦稳态电路的处理办法。课程在学习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前提下,通过实验将理论方法得以应用,并将电工实验操作和仿真工具使用融入到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原理、戴维南定理、最大功率传输、元件交流特性、暂态电路特征、交流频率特征、日光灯电路、功率因素改善、三相电压与电流等10个实验项目中,建立工程思维,凝练知识结构,提高应用能力,引导学生学习电工操作技能以及现代仿真工具的应用方法。本课程进一步的建设目标是结合工程实际与科研前沿给出实际应用范例,提升知识应用水平和吸引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资源

 教学大纲

 参考课件(含中文版、英文版课件)

 题库(含阶段测试题)

 电子元器件建模

 英文版经典电路

 电路仿真软件学习


课程大纲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电路模型与电路变量
理想电路元件
基尔霍夫定律
电路模型的建立
第一章检测
电路分析方法
元件串并联的等效变换
实际电源模型及其等效变换
受控源电路及电路的等效电阻
支路电流法
结点电压法
回路电流法
叠加原理
戴维南定理与诺顿定理
电路分析方法在受控源电路中的的应用
其他电路定理
电路分析与综合
第二章检测
电路的暂态分析
初始值的确定
RC电路的暂态响应
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
电路暂态分析法的应用
第三章检测
正弦稳态电路分析
正弦稳态分析研究的问题及工具
R、L、C元件的交流特性和阻抗的建立
相量图分析法
正弦稳态电路分析方法
R、L、C串联电路的功率分析
功率因素的提高
正弦稳态电路的频率分析
谐振电路分析及其应用
第四章检测
三相电路分析
三相电路相关概念
三相交流电路的分析方法
三相电路分析方法的应用
磁耦合电路
互感和去耦等效
含耦合电感的电路分析
理想变压器电路分析
磁耦合电路综合讨论
二端口网络
二端口网络及其参数
二端口网络参数的变换
二端口网络的建模与连接
二端口网络综合讨论
实验台实验
实验台概述
直流电路实验
双踪示波器的使用要点
电路暂态响应和交流稳态基本特性的研究
正弦稳态交流电路相量的研究和功率因素的改善
三相电路电压电流的测量
电路仿真实验
PSPICE基本绘图与仿真操作
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原理的仿真和验证
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的仿真和验证
一阶RC电路零输入、零状态以及全响应仿真和验证
正弦交流电路的仿真和频率响应分析
RLC谐振电路的仿真
研究性学习
电路元件串并联的识别方法研究
电路理论中对偶性的体现与应用价值
网孔和结点的电路分析与综合
外接电阻法求单口网络的等效电阻
巧用示波器测量信号的幅度和频率
电路基础开设设计性实验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