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微课程教学法
1.1 微课程教学法的定义
1.2 课程四大范畴与课程的微观组织
1.3 课程原理简介
1.4 对翻转课堂的研究与创新
微课程教学法教学模型及其运作
2.1 微课程教学法教学模型的结构
2.2 重新认识学习主体
2.3 重新认识教师职能
2.4 微课程教学法教学模型的运作
2.5 “微课程”辨析
微课程教学法系统设计
3.1 微课程教学法系统设计的定义
3.2 微课程教学法系统设计的基本模块及其与“教学模型” 的关系
3.3 微课程教学法系统设计的任务
3.4 微课程教学法系统设计的流程
3.5 微课程教学法系统设计的特征
如何把新课标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动
4.1 把新课标转为为教师的教学行为的两个抓手
4.2 微课程教学法与新颁《课程方案》的联系
4.3 把新颁《课程标准》转化为教学行动的策略
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设计(上:达成目标及其提炼方法)
5.1 自主学习任务单的两个定义
5.2 自主学习任务单的结构
5.3 达成目标定义及其作用
5.4 具体精准提炼达成目标的方法
5.5 小学达成目标案例分析
5.6 中学达成目标案例分析
5.7 问题达成目标的案例评析
5.8 完成提炼达成目标的作业
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设计(中:学习任务的设计方法)
6.1 学习任务的作用及其与达成目标的关系
6.2 学习任务设计的方法
6.3 达成目标和学习任务的案例串讲
6.4 完成设计“学习任务”的作业
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设计(下:学习方法建议与课堂学习形式预告的设计)
7.1 学习方法的功能定位
7.2 学习方法对学生终身发展的意义
7.3 “学习方法建议”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7.4 “课堂学习形式预告”的功能定位
7.5 “课堂学习形式预告”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7.6 完成“学习方法建议”设计的作业
生成性人工智能(GAI)在“任务单”设计中的使用方法
8.1 生成式人工智能(GAI)的工作特点
8.2 生成式人工智能(GAI)的优势与缺陷
8.3 生成式人工智能(GAI)助力“学习任务”设计的策略与方法
8.4 完成用生成式人工智能(GAI)助力“任务单”设计的作业
配套学习视频在微课程教学法中的地位和作用
9.1 配套学习资源在微课程教学法中的地位和作用
9.2 配套学习资源的开发方法
9.3 配套学习视频开发的注意点
9.4 用生成性人工智能(GAI)替代视频开发的方法
录制视频的方法
10.1 “录屏软件+PPT”录制视频的方法
10.2 手机录制视频的方法
10.3 “数位板+录屏软件”录制视频的方法
10.4 《万彩动画大师》录制视频的方法
10.5 直接用PPT录制视频的方法
课堂学习任务单的设计(上:达成目标的设计方法)
11.1 课堂学习任务单的结构与作用
11.2 课堂学习的任务和性质;
11.3 课堂学习任务单的达成目标的设计方法
11.4 完成课堂学习任务单的达成目标设计的作业
课堂学习任务单的设计(中:“检测”“进阶”任务的设计)
12.1 课堂学习任务设计与课前学习任务设计的区别和联系;
12.2 确定“检测”的范围和难度的方法
12.3 “检测”的性质、形式和作用
12.4 设计“检测”任务的原则
12.5 “进阶”的性质和形式
12.6 “进阶”设计的原则和策略
12.7 完成“检测”“进阶”两项学习任务的作业
课堂学习任务单的设计(下:如何创意微项目学习)
13.1 微项目学习的功能和定义
13.2 “微项目学习”与项目学习的渊源及其与践行新课标、发展核心素养的关系
13.3 微项目学习的两种形式
13.4 创意微项目学习的方法
13.5 用生成性人工智能(GAI)创意微项目学习的方法
13.6 微项目学习设计例说
13.7 课堂学习任务单设计的案例
13.8 完成创意微项目学习的作业
微课程教学法实验的教学质量管理
14.1 系统设计中目标管理与教学质量的关系
14.2 课程实施中的评价管理
14.3 TMMC基本信念对学习质量的影响
微课程教学法实验的组织
15.1 课前自主学习的组织
15.2 课堂检测活动的组织
15.3 课堂进阶活动的组织
15.4 课堂微项目学习的组织
考试
16.1 按时完成
16.2 按时上传
阅卷
17.1 阅卷
17.2 结分
公布成绩
18.1 上传审核
18.2 成绩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