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与社会治理
新媒体与社会治理
1万+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5/05
开课时间2025/02/17 - 2025/06/30
课程周期19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新媒体的出现不仅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更改变着我们的思维方式。过去我们所强调的社会管理更多的是在一个传统媒介环境之下进行的,虽然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很发达,但仍然是一个可控的环境,而社会治理现在所面临的是一个新媒体日益发达的时代,新媒体“人人都是麦克风”、“所有人对所有人传播”的特点深刻改变了人类生活,同时也为社会治理带来了许多不确定因素,深刻改变着社会治理方式。当代大学生如何理性面对新媒体,深刻了解新媒体环境带来的社会治理机遇和挑战,是值得必须关注和思考的重要命题。本课程的开设结合我国互联网发展和管理的实际,并且加入了网络反腐、新媒体具体事件的分析等,在提高学生对其课程认知的同时,也转变观念和思维方式,学会运用“ 互联网思维”、“大数据思维”等为社会治理助力。

课程大纲
绪论
1.1什么是新媒体
1.2新媒体的发展历程
新媒体如何影响社会治理
2.1新媒体的社会治理功能
2.2新媒体的负面影响
2.3新媒体在社会管理中的主体角色和功能
新媒体的时代社会环境
3.1新媒体与人的延伸
3.2新媒体与社会空间秩序的改变
3.3新媒体与社会组织结构的改变
新媒体社会中的个人与群体
4.1新媒体时代的个人身份(上)
4.2新媒体时代的个人身份(下)
4.3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变化
4.4新媒体社会中的群体类型与结构
新媒体时代的社会化进程
5.1新媒体与网民的双向社会化
5.2新媒体与社会互动
5.3媒体对构建社会价值观的作用
5.4新媒体与媒介话语权、控制权的转移
5.5新媒体与不平等效应
新媒体时代的媒介素养
6.1媒介化社会的公民素养
6.2媒介素养:概念缘起和演变
6.3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历程
6.4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与培养
新媒体治理的体系和实践
7.1从新媒体角度看“社会治理”
7.2几类负面问题的反思
7.3新媒体治理的体系和实践
7.4北京微博实名制案例解读
新媒体事件及其特征
8.1新媒体事件在转型期中国社会保持频发态势
8.2新媒体事件集中体现当代中国的社会问题
8.3媒体事件的概念
8.4新媒体事件的特征
8.5新媒体事件的类型
8.6我国新媒体事件发生的原因探讨——社会背景
8.7我国新媒体事件发生的原因探讨
运用新媒体创新问政机制
9.1网络问政的积极意义
9.2网络问政存在的问题
9.3网络新闻发言人
9.4问政机制持续创新:重庆江北区微博悬奖问计
9.5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
运用新媒体应对社会风险
10.1社会风险的形成与应对
10.2新媒体时代舆情的新特点
10.3如何洞悉舆情
10.4谣言的产生条件
10.5如何运用新媒体应对网络谣言
10.6透过PX事件看新媒体的作用
10.7利用新媒体防范和应对此类危机的几个认识
运用新媒体优化服务方式
11.1新媒体对社会治理主体优化服务的促进
11.1“平安北京”服务平台案例分析
11.2政务微博群开创政务服务新模式
运用新媒体实施社会监督
12.1网络舆论监督概述(上)
12.2网络舆论监督概述(下)
12.3网络反腐(上)
12.3网络反腐(下)
12.4网络舆论监督案例分析
新媒体发展与社会未来
13.1新媒体时代的社会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