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选讲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选讲
1万+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4/27
开课时间2025/02/24 - 2025/06/15
课程周期16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本课程针对本科高校文科专业学生设计,可作为专业必修课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选读内容的学习,用于汉语言文学、秘书学等专业学生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提升性学习,也适用于高校人文通识课程教学及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考研辅导。

本课程紧扣立德树人根本宗旨,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开启学生的内在潜力和学习动力,一方面通过深入细读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引导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百年中国文学多样化的创作面貌,提高学生专业知识水平,扩展学术胸襟和眼界,另一方面注重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使学生能够深入体会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艺术魅力,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与思想启发,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思想道德修养和精神文化素养,提升中华文化认同感,增强中华文化自信。

本课程的授课内容涵盖时间长达百年,百年文学史可谓光辉灿烂,文学思潮流派迭出,一批批作家、诗人用他们厚重的作品让流逝的岁月镀上了金。本课程既重视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相关知识的稳定性、整体性与统一性,也力求充分挖掘作品中的思政要素;注重吸收国内外权威研究成果,既有对百年中国文学基本知识的梳理,也有对作品主题、人物形象、思想文化内蕴、艺术风格等的独到阐释,启发学生开展学术问题研究。

        47个授课视频均在专业演播室录制,画面清晰,音效质量高;微电影、动画、图片、音乐等元素与授课内容水乳交融、相得益彰,能有效帮助学习者理解授课内容,获得愉悦的学习体验。除授课视频外,还提供了课件、参考书目、同类优质课程资源链接等线上资源。

课程大纲

绪论:一场百年中国文学之约

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脉络和重要作家作品;了解本课程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方法。

请列举五部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作简要分析。

第一个十年(1917年-1927年)的文学

2.1启蒙与质疑启蒙——从“小序”看鲁迅小说《狂人日记》

2.2“五四”精神与时代颂歌——谈郭沫若诗歌《女神》

2.3“我总想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从“绪言”谈瞿秋白《饿乡纪程》

2.4“秦淮河之夜”的景与情——谈朱自清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2.5反抗绝望:我走故我在——谈 鲁迅《过客》的精神寓意

第一个十年文学的特点

“第一个十年的文学”教学重点考查

50-70年代的文学

5.1 《茶馆》里的人生与时代——谈老舍戏剧《茶馆》

5.2 规训·成长·困惑——谈王蒙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5.3 女性· 知识分子· 革命——谈杨沫小说《青春之歌》

5.4 《创业史》与革命新人梁生宝——谈 柳青小说《创业史》

5.5 余光中的“乡愁”与故土情结——谈余光中诗歌《乡愁》

“50-70年代的文学”教学重点单元测试

“50-70年代的文学”教学重点知识考查

第二个十年(1928年-1937年6月)的文学

3.1莎菲的恋爱困境——谈丁玲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

3.2《死水》的格律——谈闻一多诗歌《死水》

3.4 从《家》里走出的觉新——谈巴金小说《家》

3.5 一次疗愈之旅——谈郁达夫小说《迟桂花》

3.6 “太上感应篇”与上海小汽车——谈茅盾小说《子夜》

3.7 人类古老替罪羊模式的现代演绎——谈曹禺戏剧《雷雨》

3.8 长不大的翠翠与回不去的边城——谈沈从文小说《边城》

4.0“男人婆”虎妞的魅力——谈老舍小说《骆驼祥子》

3.3大时代知识者的彷徨与迷惘——谈柔石《二月》

3.9贴着生活的社会言情小说——谈张恨水小说《金粉世家》

“第二个十年”重点知识考查

“第二个十年”相关内容考查,简述题(三选一)

第三个十年(1937年7月-1949年9月)的文学

4.3 《金锁记》中的月亮意象叙事——谈张爱玲小说《金锁记》

4.5 《围城》的“西游”色彩——谈钱钟书小说《 围城》

4.4革命的浪漫抒情——谈孙犁小说《荷花淀》

4.1 为抗战发出怒吼的民族乐章——谈光未然诗歌《黄河大合唱》

4.2 不仅仅是结婚的问题——谈赵树理小说《小二黑结婚》

第三个十年单元测试

第三个十年单元作业

80-90年代以来的文学

6.3抒情的风味——谈汪曾祺小说《大淖记事》

6.4人生道路的选择与思考——谈路遥小说《人生》

6.6在乡村获得应对苦难的精神——谈史铁生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6.7善是文学永恒的底色——谈铁凝小说《没有纽扣的红衬衫》

6.8寻根的向度——谈韩少功小说《爸爸爸》

7.0如何处理“苦难”——谈余华小说《活着》

6.1新时期的女性“独立宣言”——谈舒婷诗歌《致橡树》

6.2社会转型时期的农村新人——谈高晓声小说《陈奂生上城》

6.5野味商洛里的“寻根”——谈贾平凹小说《商州初录》

6.9寻根文学的终结——谈莫言小说《红高粱》

7.1女性命运的诗性书写——谈苏童小说《妻妾成群》

7.2神秘中透视人性的深邃——谈陈忠实小说《白鹿原》的叙事

7.3独特的上海意象——谈王安忆小说《长恨歌》

7.4爱与尊严——谈毕飞宇小说《推拿》

80-90年代以来的文学单元测试

80-90年代以来的文学单元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