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2万+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4/26
开课时间2025/02/23 - 2025/07/11
课程周期20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修课程,面向高校本、专科全体学生开课。

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集中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精神实质、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充分反映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


开设这门课的目的,是为了使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有更加准确的把握;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历史变革、历史成就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对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坚持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有更加透彻的理解;对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有更加切实的帮助。引导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课程大纲

前言

  • 1.1 课程介绍
  • 1.2 0.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由来
  • 1.3 0.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 1.4 0.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 1.5 课件
  • 1.6 课后习题
  • 1.7 悦读经典
  • 1.8 理论前沿

第一章 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 2.1 1.1毛泽东思想的概念
  • 2.2 1.2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条件
  • 2.3 1.3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过程
  • 2.4 1.4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 2.5 1.5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 2.6 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 2.7 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
  • 2.8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
  • 2.9 课件
  • 2.10 悦读经典
  • 2.11 理论前沿
  • 2.12 课后习题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 3.1 2.1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
  • 3.2 2.2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理论的实践基础
  • 3.3 2.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 3.4 2.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 3.5 2.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 3.6 2.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1
  • 3.7 2.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2
  • 3.8 课件
  • 3.9 悦读经典
  • 3.10 理论前沿
  • 3.11 课后习题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 4.1 课程学习要点与重难点问题
  • 4.2 3.1一个过渡性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
  • 4.3 3.2边建设边改造——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
  • 4.4 3.3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必然
  • 4.5 3.4 消灭私有制——中国社会主义改造
  • 4.6 3.5 经验与不足——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改造
  • 4.7 课件
  • 4.8 悦读经典
  • 4.9 理论前沿
  • 4.10 课后习题
  • 4.11 课后延伸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 5.1 4.1进行“第二次结合”
  • 5.2 4.2 探索成果1
  • 5.3 4.3探索成果2
  • 5.4 4.4探索经验与教训
  • 5.5 课件
  • 5.6 课后习题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

  • 6.1 课件
  • 6.2 课后习题
  • 6.3 新建目录

第六章 邓小平理论

  • 7.1 6.1邓小平理论概述
  • 7.2 6.2社会主义本质
  • 7.3 6.3改革开放理论
  • 7.4 6.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 7.5 课件
  • 7.6 悦读经典
  • 7.7 课后习题

第七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8.1 7.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
  • 8.2 7.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
  • 8.3 7.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 8.4 课件
  • 8.5 课后习题

第八章 科学发展观

  • 9.1 8.1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 9.2 8.2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 9.3 8.3 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和意义
  • 9.4 课件
  • 9.5 课后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