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学
5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5/22
开课时间2024/09/02 - 2025/07/31
课程周期48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环境学”是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的学科核心基础课程之一,其核心使命在于建立和阐述环境科学核心基础理论,揭示人与环境相互作用中的基本规律。作为本学科的入门课程和学科核心基础课程,面向高中起点的大学新生,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领域、特点与问题,掌握水环境、大气环境、物理环境、土壤环境等环境要素的正常组成、结构与功能,掌握水污染、空气污染、噪声及振动污染、热污染、辐射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物的特征与衡量指标,初步了解水、气、声、渣等污染控制一般手段与控制措施,初步了解我国的环境管理体制与制度;掌握环境学核心理论体系,掌握环境科学研究的方法论,能够运用环境学原理认识、分析环境现象和环境问题,分析判断解决环境问题措施的合理性与有效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观,全面理解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深刻认识到环境对人类有着不可取代的价值,人类要存在、要发展,就必须协调好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坚定、自觉的环境保护意识和专业思想。

    本课程建设基础好,前期已先后获评为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精品教材,并进行了18年的教学实践,授课指导教师左玉辉教授作为环境学理论的创始人,获评为国家教学名师,团队骨干教师伴随着环境学理论的建立和课堂教学、课程建设的全过程,也是环境科学国家级教学团队成员。本课程提出环境学“两定四原理”核心知识体系,建立五律解析和五律协同两个方法论,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运用环境学原理认识、分析环境现象和环境问题,分析判断解决环境问题措施的合理性与有效性。本课程重视培养学生多学科的创新思维方式,促进学科交叉和知识迁移。

课程大纲
环境学课程简介
1.1 什么是环境
1.2 环境学的定位
水环境与水污染
2.1 水资源与水环境
2.2 水环境污染
2.3 水环境质量标准
2.4 水污染控制1-末端治理
2.5 水污染控制2-综合治理
大气环境与大气污染
3.1 大气的成分
3.2 大气的分层
3.3 大气环境污染及影响因素
3.4 大气污染类型
3.5 大气污染物及健康效应
3.6 典型大气污染物危害
3.7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3.8大气污染控制
3.9 全球大气环境变化
固体废物污染
4.1 固体废物的定义和分类
4.2 固体废物污染特征及管理
4.3 固体废物处理和处置
4.4 固体废物资源化与综合利用
土壤环境污染
5.1 土壤的形成
5.2 土壤的组成
5.3 土壤的结构
5.4 土壤环境
5.5 土壤污染概述
5.6 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
5.7 土壤环境标准
5.8 土壤污染防治
物理环境
6.1 噪声与振动
6.2 放射性污染
6.3 电磁辐射
6.4 光污染
6.5 热污染
污染物生物效应
染物进入生物体的途径、迁移转化、影响因素、联合作用
环境规律与环境科学
8.1 五类现象 五类规律
8.2 多样性原理、人与环境和谐原理
8.3 规律规则原理
8.4 五律协同原理
8.5 环境规律与环境科学
讨论:关于气候变化及COP28气候峰会达成的“阿联酋共识”
9.1 2023全球碳中和年度进展
9.2 “阿联酋共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