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化学是农林、医学和材料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在培养学生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等方面占有重要地位。重在培养学生扎实的无机、有机和分析化学知识和创新思维与意识,为后续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主要讲授农科、医学等各专业有关的化学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及基本实验技能,了解这些知识、理论和技能在农业上的应用,培养分析和解决涉及化学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一定的化学基础。第一部分以化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为中心,以误差及四大平衡反应为主线,学习酸碱、沉淀、氧化还原、配位平衡和滴定分析及初步仪器分析的内容。第二部分以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命名,学习各类有机化合物的重要反应和基本反应规律。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可掌握无机与分析化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操作技能,建立准确的量的概念;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反应的基本规律、重要的有机反应及反应机理。在学习知识中养成科学的思维方法,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利用化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知识的学习,提升自学的学习能力,促进自主学习。 本课程是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和《有机化学》的基础上,重新凝练了知识点,重构了知识体系,有利于学生建构化学知识构架;本课程的主讲教师是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主持人和主讲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深入浅出,妙趣横生,带领你进入一个美妙的化学世界!
第一讲 绪论和分散体系
第一节 预备知识(气体和有效数字)
第二节 分散体系和溶液量的表示
第三节 稀溶液的依数性
第四节 吸附与胶体
第二讲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
第二节 化学平衡
第二讲 单元测验
第三讲 物质结构基础
第一节 原子结构的近代理论
第二节 核外电子运动状态描述
第三节 元素周期系
第四节 离子键
第五节 现代价键理论
第六节 杂化轨道理论和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第七节 分子间相互作用
第四讲 化学分析
第一节 定量分析中的误差
第二节 滴定分析概论
第五讲 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
第一节 酸碱质子理论
第二节 酸碱平衡移动
第三节 弱酸(碱)溶液pH值计算
第四节 缓冲溶液
第五节 酸碱滴定的基本原理—— 一元酸碱的滴定
第六节 酸碱滴定的基本原理—— 多元酸碱的滴定
第七节 二氧化碳对滴定的影响及混合碱的滴定
第五讲 单元测验
第六讲 沉淀溶解平衡
第一节 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
第二节 沉淀生成和溶解
第六讲 单元测验
第七讲 配位平衡和配位滴定法
第一节 配位平衡
第二节 配位滴定
第七讲 单元测验
第八讲 氧化还原平衡和氧化还原滴定法
第一节 原电池与能斯特方程
第二节 电极电势应用
第三节 氧化还原滴定
第四节 电势分析法简介
第八讲 单元测验
第九讲 吸光光度法
第一节 吸光光度法原理
第二节 显色反应和显色条件的选择
第三节 吸光光度法的应用
第九讲 单元测验
第十周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及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第一节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
第二节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单元测试
第十一周 有机化合物分子的立体异构及烃与芳烃的重要性质
第一节 有机化合物分子的立体异构
第二节 烃类及芳烃重要性质
单元测试
第十二周 卤代烃、醇酚醚和醛酮的重要性质
第一节 卤代烃的重要性质
第二节 醇酚醚的重要性质
第三节 醛酮的重要性质
单元测试
第十三周 羧酸与胺类物质的重要性质
第一节 羧酸的重要性质
第二节 胺类物质的重要性质
单元测试
第十四周 杂环化合物、糖及氨基酸的重要性质
第一节 杂环化合物的重要性质
第二节 糖类化合物的重要性质
第三节 氨基酸的重要性质
单元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