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夏】病理生理学(1)
【24夏】病理生理学(1)
5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5/25
开课时间2024/09/01 - 2024/09/20
课程周期3 周
开课状态已结课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为什么喝水过多也会中毒死亡?

什么是二氧化碳麻醉?

心力衰竭时为什么会出现呼吸困难?我们该如何治疗心力衰竭?

疾病发生时会导致机体器官、组织和细胞形态、结构、功能和代谢出现一系列的变化,在临床上会表现出相对应的体征、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的异常。疾病状态下机体功能代谢的变化就是病理生理学所要解决的问题。

病理生理学(Pathophysiology)是一门以患病机体为研究对象,研究疾病状态下机能、代谢变化及其机制,探索疾病发生发展规律与机制的科学,为疾病防治提供理论与实验依据。病理生理学是联系基础与临床的的桥梁学科,能够帮助学生尽快完成从基础医学向临床医学的过渡,为临床课程的学习和将来从事临床工作奠定坚实基础,是医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课程之一。

在这门课程中,老师将带着我们一步步揭开疾病病理过程的神秘面纱、探索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及机制,通过“正常机能代谢及平衡调节→病理过程概念→病因学→发病机制→异常功能与代谢变化→临床表现及防治基础”这一主线的教学,将复杂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将基础医学知识融合与集成,引导学生想临床医学过渡,培养临床分析思维。


课程大纲

病理生理学绪论

  • 1.1 病理生理学绪论

疾病概论

  • 2.1 健康与疾病的概念
  • 2.2 病因学
  • 2.3 发病学
  • 2.4 疾病过程及转归
  • 2.5 新冠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 3.1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概述
  • 3.2 脱水
  • 3.3 水中毒
  • 3.4 水肿
  • 3.5 钾代谢紊乱

酸碱平衡紊乱

  • 4.1 酸碱平衡紊乱的概念及常用指标
  • 4.2 酸碱平衡调节的机制
  • 4.3 代谢性酸中毒和呼吸性酸中毒
  • 4.4 代谢性碱中毒
  • 4.5 呼吸性碱中毒
  • 4.6 混合酸碱平衡紊乱及判定

肾功能衰竭

  • 5.1 肾功能概述
  • 5.2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原因与分类
  • 5.3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
  • 5.4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缺氧

  • 6.1 缺氧概述
  • 6.2 常用血氧检测指标
  • 6.3 低张性缺氧
  • 6.4 血液性缺氧
  • 6.5 循环性缺氧及组织性缺氧

呼吸功能衰竭

  • 7.1 呼吸衰竭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 7.2 阻塞性通气不足
  • 7.3 肺泡通气和血流比例失调
  • 7.4 呼吸衰竭对机体的影响及防治原则

休克

  • 8.1 休克概述
  • 8.2 休克发生的原因和分类
  • 8.3 休克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发病机制-缺血缺氧期
  • 8.4 休克的发生发展过程及机制-淤血缺氧期和微循环衰竭期
  • 8.5 休克时细胞代谢改变及器官功能变化及几种常见的休克
  • 8.6 休克的防治原则

心功能不全

  • 9.1 心功能不全的病因和诱因
  • 9.2 心力衰竭的分类
  • 9.3 心力衰竭时机体的代偿
  • 9.4 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
  • 9.5 心衰时机体的主要功能代谢变化

病理生理学实验

  • 10.1 实验性缺氧
  • 10.2 家兔急性失血性休克及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