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原理(宏观篇)
西方经济学原理(宏观篇)
1万+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5/13
开课时间2025/02/22 - 2025/06/20
课程周期17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宏观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两个组成部分之一,是经济管理类专业重要的学科基础课程。主要介绍宏观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以及政府如何运用宏观经济政策调节经济运行。学习本课程,有助于学生了解主要的宏观经济指标,理解政府宏观调控的政策、手段、积极效果和负面效应,掌握宏观经济的基本原理与主要内容,为后续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课程大纲

第一章 宏观经济的衡量 第1讲 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

1.0 引言

1.1 GDP含义之要点1-生产总值

1.2 GDP含义之要点2-一定时期

1.3 GDP含义之要点3-最终产品

1.4 GDP含义之要点4-市场价值

1.5 GDP含义之要点5-国内

第一章单元作业

第2讲 国民收入的核算

2.1 GDP的核算方法-支出法

2.2 GDP的核算方法-收入法和部门法

2.3 国民收入核算的五个基本总量

第3讲 宏观均衡

3.1 宏观均衡的概念

3.2 全封闭状态下的两部门经济均衡

3.3 存在漏出状态下的两部门经济均衡

3.4 三部门经济均衡

3.5 四部门经济均衡

第一章单元测试

第二章 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收入-支出模型 第4讲 消费理论

4.1 宏观经济学体系架构

4.2 收入-支出模型的两点基本假设

4.3 凯恩斯的消费函数

4.4 凯恩斯的储蓄函数

第二章单元作业

第5讲 两部门经济国民收入决定

5.1 消费函数分析两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决定

5.2 储蓄函数分析两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决定

5.3 投资乘数

第6讲 三部门和四部门经济国民收入决定

6.1 三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决定

6.2 三部门经济中的乘数

6.3 四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决定

第二章单元测验

第三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IS-LM模型 第7讲 IS曲线

7.0 投资理论和IS-LM模型的引出

7.1 IS曲线的导出

7.2 IS曲线的含义

7.3 IS曲线的斜率

7.4 IS曲线的变动

第三章单元作业

第8讲 LM曲线

8.1 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

8.2 货币需求的三大动机

8.3 货币需求曲线

8.4 LM曲线的导出

8.5 LM曲线的含义

8.6 LM曲线的斜率

8.7 LM曲线的变动

第9讲 IS-LM分析

9.1 均衡的决定

9.2 失衡及自动调节

9.3 均衡的变动

第三章单元测验

第四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第10讲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10.1.总需求曲线

10.2 总供给曲线

10.3 AD-AS模型

第四章单元测验

第五章 失业和通货膨胀理论 第11讲 就业理论

11.1 失业的含义与衡量

11.2 失业的类型

11.3 充分就业

第12讲 通货膨胀理论

12.1 通货膨胀的含义与衡量

12.2 通货膨胀的类型

12.3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

第五章单元测验

第六章 宏观经济政策 第13讲 财政政策

13.1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13.2 财政政策的内容和运用

13.3 自动型财政政策

13.4 补偿性财政政策

13.5 LM曲线斜率与财政政策效果

13.6 IS曲线斜率与财政政策效果

第六章单元作业

第14讲 货币政策

14.1 货币政策基础知识

14.2 货币的创造

14.3 公开市场业务

14.4 再贴现政策

14.5 法定准备率政策

14.6 货币政策的效果分析

第15讲 财政货币政策的困难与协调

15.1 财政政策的时滞

15.2 财政政策的局限性

15.3 货币政策的时滞

15.4 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15.5 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