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重点解决课程内容丰富与教学课时相对不足的问题。课程以充分体现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为统领,重头梳理更新教学大纲及其对应的教学重点,在整体性教学框架的统摄一下,挑选理论重点、现实热点、学生兴趣的进行系列专题设计,合理规划教学时间与任务。
二是着力解决持续增强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的问题。本课程的教学内容高度抽象,这是其最显著的品质特点,因此教学也最容易陷入“假、大、空”式的说教。要持续增强教学内容的思想价值与学生认可度,首要的就是要努力让课程教师努力做到“真学、真懂、真信和真用”,真正拥有“真本事”、讲出“真道理”。
三是解决课程教学活动单一的问题。着力解决从满堂灌的“单声道”到互动式的“双声道”转变,同时还要促进由“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的转变,从过去注重教师“我教了什么”到更加注重学生“我学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探究式与个性化学习,从单纯的知识传递向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培养转变,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深入实践,知行合一。